• 在线读报

宁化:乡村老师的住房梦

2018-07-20 10:00:49赖全平来源:三明日报责任编辑:林张清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宁化县禾坑尾限价房小区一角

赖全平文/图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从繁华的省城福州回到了闭塞的家乡小镇,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宁化安远中学地处偏远山区,师生住房一向紧张。老师们往往三五成群地挤住一室。学生宿舍挤不下,许多男生竟被安排到教室里睡觉,晚自习后课桌一拼,也便成了他们简易的床。白天,教室后面堆满学生的被褥,花花绿绿的。我与四名新老师共同挤住在一间老教室内。起初我觉得大家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挺开心,时间一长,难免磕磕碰碰,加上缺少私人空间,烦恼事也多了。一个炎热的中午,面对女友的突然造访,瞅着狼藉的集体宿舍,还有那些袒胸露腹的同事,我很尴尬,也很无奈,只能苦笑着拉起女友往外跑。

1997年,我从集体宿舍迁出,搬进教工宿舍楼单间居住,那是何等的惊喜和自豪。小楼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前有一条宽阔的走廊,爬满绿藤,常年掩映在大树底下,极富诗情画意。长长的走廊,曾留下过我和学生交流谈心的温馨记忆。小楼背面,正对半山坡的一畦菜地,空旷幽静。我的书桌,就长年横亘在后墙窗前,正对着那畦菜地,我的教学之路兼文学之旅一如那片菜地,春华秋实,绿意盎然。

那是一幢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教工宿舍楼,二层高,砖瓦结构,人称风雨楼,斑斑驳驳的,极显岁月的沧桑。后来,被上级部门多次鉴定为危楼,不能住人,住在楼里的老师和家属陆续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居。

2005年,学生新宿舍楼正式投入使用,从而结束了寄宿生“白天上课在教室,晚上睡觉在教室”的历史。2009年,风雨楼拆了,我也搬进了临时宿舍,毗邻学生宿舍,共内外两间,一间为卧室,一间为书房。那时女儿已在我身边念小学,略显拥挤。没了风雨楼,校园里也就多出一片空地,宛如一道扯裂的大缺口,裸露出耀眼的黄土地。住了十二年的老楼,风雨飘摇,早就盼着拆除,可真拆了,我竟有些难以接受,心中空荡荡的。

2007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师生新食堂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教工宿舍楼正式落成,我终于搬进梦寐以求的小套房,开启了新的校园生活。

2013年2月,因组织需要,我借调县委报道组,离开了安远中学。18年来,我蜗居校园,几易小家。每次搬迁都伴随着校园的拆旧建新,见证着校园的日新月异,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进城后,我多次与公租房失之交臂,不得不租住民房,三次搬迁,居无定所。房价一天一个样,天天飙升,我只能摸着薄薄的钱袋望房兴叹。

宁化县禾坑尾限价房小区是县委、县政府2013~2015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2013年动工建设,2017年3月竣工。该项目由福建省开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绿地率35%,单体建筑15幢,总套数1308套,总投资4.6亿元。2015年,我动用公积金,忍痛在城关购买了一套政府限价房,面积不大,却是三居室。我贷款30万元,计划20年内分期归还贷款,有公积金作后盾,并无还贷压力。按计划还贷,虽无人情负担,但第一次做房奴,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为了偿还公积金贷款,力争提前还贷,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理财观,节衣缩食,开源节流。

在县城购买套房后,长年漂泊在外的妻子终于返乡创业了,既能照顾念书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也结束了夫妻多年来牛郎织女般的两地生活,一家人团圆了。

令我欣慰的是,在县、乡统一规划和扶持下,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偏远的大山深处,屋舍整齐划一,年迈的母亲也搬进了窗明几净的砖砌小洋楼,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多次重返安远中学,感受校园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我感慨,催我奋进。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站在宽敞的阳台上,眺望着鳞次栉比的县城高楼,听着远处飘渺的歌声,我心中正绘起一幅更新更美的生活蓝图。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