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火车站,谢幕之后期待转型
2018-01-12 10:36:11王帅 乐小丽 邓书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晓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铁路工人在进行拨轨改线作业。 服役60年的沙县火车站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役。 曾经热闹的站台变得冷清。 候车室变成了员工活动中心。 上世纪70年代沙县站工作人员影像资料。 东南网1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乐小丽 邓书榕 文/图) 编者按 服役了60年的沙县火车站退役了。对于这座人口不足30万的“小吃之城”,沙县站有着特殊的意义——曾经,数以万计的沙县人背着锅碗瓢盆,从火车站出发,南下北上,把沙县小吃带到全国各地。那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一座老车站,见证一座城。回顾前世今生,令人感慨万分。未来,老沙县站何去何从,当地政府还未最后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她注定是沙县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缕乡愁。 像沙县火车站一样,在城市和乡村,还有不少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即将消失的乡愁地标,常常勾起人们的家园情愫。我们将继续挖掘,深入报道,并推动当地对其利用建设。 2017年12月13日凌晨,从上海南开往厦门的K1209次列车在沙县城区外拐一个弯,顺利通过大洲站,标志着鹰厦铁路沙县段转拨新线运行。从此,不再有火车贯穿沙县城区。 沙县站是位于鹰厦线中段的一个老车站。随着向莆铁路通车和三明北站开通,早在2013年,沙县站就关闭了客运业务,仅仅保留货运功能。此次鹰厦铁路沙县段改线后,服役60年的沙县火车站宣告正式退役! 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提到鹰厦铁路,那称得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老铁路之一。对沙县人而言,更意义非凡——它横穿县城中心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而承载光荣使命的沙县站,60年来,成为沙县绝对的地标和全城人的骄傲。 今年54岁的成进福是原沙县站站长,他的父亲是沙县站第一批铁路人,打小,他就听父亲讲鹰厦铁路和沙县站的历史。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按国防工程项目提前修建鹰厦铁路。1955年2月21日,王震将军率领13万铁道兵主力部队和江西、福建青年筑路队,仅用22个月就将铁路从江西鹰潭铺到了福建厦门。 当时设备简陋,物质匮乏,职工们住的是简易房,吃的是干饭就咸菜,喝的是山涧水,终日与深山密林相邻,与钢轨汽笛相伴。 1958年1月1日,鹰厦铁路穿越闽山赣水,正式运营。从此,不仅终结了福建没有铁路通外省的历史,而且对改善我国东南沿海战略态势起到了巨大作用。 鹰厦铁路由南昌铁路管理局接管,沙县站属于永安车务段管辖。 “以前沙县站很小,也很简陋,站房是木头瓦片房,候车室里只有几条木头长凳。候车室前的小广场是一片泥巴地,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在铁路边长大的成进福回忆说。 火车进站要看信号,过去用臂板信号机。木头做的臂板长约一米,宽25厘米,尾部两个圆形的外表示镜,装有红绿两色玻璃。白天,火车司机根据臂板的不同位置判断,水平为停止,倾斜为通行;夜间或视线不清时根据不同颜色的灯光判断,红灯为停止,绿灯为通行。 为了让司机看清,工作人员在外表示镜上挂上三盏煤油灯,通过旋转臂板,将不同的颜色的玻璃对准煤油灯,借灯的亮光把对应的颜色反射出来。遇到刮风下雨,煤油灯灭了,信号工人就要登高爬梯把煤油灯点亮。 原沙县站调度员陈家荣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父亲陈学龙曾在沙县站当党支部书记,儿子如今是向莆铁路三明北站的业务骨干。每一年春运,陈家荣都印象深刻:“以前火车票一票难求,候车室里人头攒动。高峰期,一天经停的客货列车有70多趟,车皮也是供不应求。” 听着鸣笛声长大 在沙县,很多人是听着火车的鸣笛声长大的。 62岁的乐新艳住在陈马新村,离沙县火车站不到5分钟的路程。 她说,记事的时候就有火车了,当时火车站周围还没有住宅区,一边是池塘、菜地,另一边是山。小时候她住在离车站不远的龙船巷,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玩。 听了大半辈子“轰隆”声的乐新艳,很容易凭听觉就分辨出客车和货车。“货车声音很重,经过时门窗震得嗡嗡作响,客车声音轻很多。”她说。 那个年代,很少人买得起手表,火车站边的住户有他们独特的“闹钟”。一列火车经过,大家赶紧起身:“11点啦,要煮饭咯。” 偶尔火车晚点,在车站停靠很久。附近的居民就把食物、水装在小篮子里,到站台售卖。“以前有客运的时候,我们这片很热闹,特别是春运,从早到晚都是人。这两年冷清多了。以后没有火车的声音,不知道会不会睡得惯。”如今车站关了,乐新艳很舍不得。 没有铁路前,沙县乃至整个三明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鹰厦线通车后,众多的工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铁路沿线,紧邻火车站的沙县贮木场就是其中之一。 40岁的高丽梅,家住贮木场对面。她记得,小时候,每天都有一车车的木头从各个乡镇运到贮木场,随后装到火车车厢里,发往外地。木头发货之前会先取下树皮,堆放在一起,左邻右舍就把树皮拿回家做燃料。 20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沙县人外出做小吃生意。火车站也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小吃业主带着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面筒炖罐,一头挑着花生酱辣椒酱,乘着火车,将沙县小吃带到全国各地。 罗永明今年57岁,早年在福州做小吃,每开一家新店,都要带一大堆东西。“那时候,整个车厢都是锅碗瓢盆和辣椒酱。火车一停下,大家就拼命挤,不挤上不了车。” 如今,很多配料店在全国开了连锁店,小吃业主需要什么,只要一个电话就送货上门。物流业的发展也减轻了小吃业主的出行负担。即使要托运,现在有高速、动车、飞机,沙县人有了更多选择。 市民的新期待 王新福家在火车站旁,闲暇时,他喜欢带着4岁的儿子站在路边看火车。他说:“城市发展了,旧的东西必定会遭到淘汰,但希望能保留一部分做纪念。” 未来老车站何去何从,当地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不少市民也有了新期待。 沙县籍大学生郭可凡说:“可以建成三明的‘高线公园’!” 著名的纽约高线公园由废弃铁路线改建而成,前身是1930年修建的哈德逊港口铁路货运专用线,于1980年功成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相关组织的保护下,高线公园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成为纽约标志性的景观。 沙县文联主席罗辉建议:“规划改造,要综合考虑想象力和可操作性。城区中心的铁路,可以通过高架桥的形式留下来。其余部分可以建成铁路公园。至于其他商业化的东西,交给市场就好。” 市民张素清建议建一个铁路历史博物馆:“以前那种老式的臂板信号灯,我们这一代人都没见过,建成博物馆以后可以让我们了解铁路发展史,展示铁路文化。” 三明市政协委员林域生,在提交的一份政协提案《关于保留改造三明火车站至沙县古县“鹰厦线”的建议》中说道:“鹰厦线承载了三明这座城市有关‘工业文明’的集体记忆,蕴藏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应当保留改造后注入三明本土文化元素,结合旅游开发,让这种见证沙溪河流域变迁的‘工业文明’留在沙溪河畔!” 沙县县委县政府对老火车站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视,在回复林域生委员提案的函中表示:“目前已委托设计单位进入前期规划阶段,拟将老鹰厦线沙县火车站区域建设成当前国内规模较大、能够全面完整反映铁路发展历史文化的铁路博物馆和铁路公园,其余路线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规划设计和利用。” 记者在当地政府了解到,目前,老火车站的后期规划建设事项,具体方案还在商议中。 时代在发展,沙县站顺利谢幕,像一个花甲老人将接力棒交给了年轻的动车站。一座老车站,见证一座城市发展,不管时代怎么变,她终将成为沙县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一缕乡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