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三明频道>头条> 正文

福建推进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平台,如何加快提升

2016-03-28 09:34:49李珂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肖晓敏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3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对于只有1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科研机构大院大所少的福建来说,科技创新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研发力量薄弱,可谓先天不足。

短板非补不可。近年来,我省大手笔引进、共建大院大所,中科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奔驰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一流大学、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相继落户福建,推动国内外一流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仅去年,就有国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厦门)海峡研究院等10多家高端研发机构落地建设,并新启动建设9个重大研发平台。今年1月,我省又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六条措施。

那么,如何把市场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力量,打造一大批建设起点高、人才水平高、创新产出高的新型创新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

“青苹果”变“红苹果”

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在产学研合作中,两者如何找到最佳契合点?

三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金沙园内,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福建省政府、三明市政府共建的机科院海西分院,直接为企业量身定做技术方案和提供可转化的科研成果,企业中机精冲建立了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4条自动化精冲生产线投产,实现为德国奔驰等国际知名企业生产配套高端产品。海西分院成立两年多来,高端装备产业园已有9家企业入驻,新增产值6亿元。

机科院海西分院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源自体制机制的灵活,从而极大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分院与总院研发机构开展合作,骨干科技人员持股;或相对控股,当地合作企业和基金公司参股。”分院副院长姜超说。

传统院所、高校一般比较重视基础研究和学术水平,但科研成果往往停留在单元技术或者原型样机层面,可以称之为“青苹果”,好看不好吃。开展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高校院所科技资源结合企业需求,尽快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果,成为人见人爱的“红苹果”。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