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500余年延福古桥重建 绵延传承民俗文化
2014-11-12 10:36:31魏兴谷来源:三明日报责任编辑:洪元惠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延福古桥 雕刻专家,精雕细琢。 历经500多年风雨的双孔桥基。 桥顶上的雕花。 村民在桥上休息聊天。 [阅读提示] 永安青水延福桥“复活”啦! 11月6日,记者走进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一条清澈的绕村小河,流水潺潺;临河边,一幢幢古民居静静矗立;河中央,一座崭新的廊桥横跨两岸;桥两边的木椅上,村里的男女老少正坐在一起,聊天、谈笑,重新感受着这座500多年古桥不息的脉动。 青水延福桥,始建于1488年(明成化二十三)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74年,因受“文革”影响,延福桥被拆除。 在乡政府、村两委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建工程于今年2月21日开工,今年8月11日竣工,前后用时不到六个月。 曾经的文化、交通中心 讲到延福桥,在青水畲族乡,无人不知。该桥属廊桥建筑设计,具有典型的乡土建筑风格与建筑模式,具有极强的风俗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 “延福桥存在时,每年的三月初三及三月十五,沿河边的村庄就会凑在一起,在这座桥上演戏,搞一些民俗活动。”龙吴村老人协会副会长王承启告诉我们说,自从被拆除后,村里的人已经多年没有举行过民间文化活动了。 “之前,我们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要进城,这座桥是必经之道,挑公粮、挑盐巴等都得往这座桥经过。”王承启说,我还小的时候,这座桥可热闹了,村里人只要一空闲下来,就会在桥上休息、纳凉。 延福桥在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曾经是沿河上游村民通往永安的交通要道,覆盖12个建制村,2800户人家。桥面建筑面积320多平方米,桥身长47.2米、宽6.8米、高8.3米,桥内雕梁画栋,巨柱60根,整齐排列,进川悬柱28根,负力美观,桥瓦上檐下雕画多种栩栩如生的孔明困西城、八仙人物、瑞兽物类、财神送宝、民间戏文、人物故事和神书宝剑等民间吉祥物,装饰镶嵌闪亮,流光溢彩,是一个融寺庙、戏台、乐台、三个精巧藻井、斗拱、佛龛、檐廊屋、栅栏、双层风翼等为一体的独特结构建筑群。 村民慷慨解囊助重建 延福桥被拆除后,村民们文化活动少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随之疏远了。村两委及村里的老人们可急坏了,多次要求重建延福桥,但都因为资金困难而不了了之。直到去年青水畲族乡党委在开展“四百”活动中,乡人大代表、龙吴村村民郑书祯在收集群众建议、意见时,将重建延福桥的建议反映到乡党委、政府,引起了乡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乡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决定成立重建延福桥工作领导小组,资金拼盘由村里出一点,乡政府补一点,向上级申请一点,村民们捐助一点组成。从此以后,郑书祯又有了新身份——重建延福桥筹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沿河村的村民们听说乡政府要重建延福桥可乐坏了,大家都愿意尽自己所能捐助一点。”郑书祯如是说,就是家里经济较紧张的村民,也承诺用自己的劳动来弥补自己的捐款。 说干就干。乡里请来专家对重建延福桥进行设计及经费预算,总造价大约需要100万元。50元、100元、1000元……去年底,一场重建延福桥的捐款活动在龙吴村及周边村庄如火如荼地开展,郑书祯每天和村里的老年志愿者们走村串户收集村民的捐款,并按时将捐款存入重建延福桥的专用账户。“连续在附近几个村跑了三四个月,白天村民都出去干活了,就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有时一户人家得跑好几趟才找到人。但我都是义务的,从没向村里要过一天的务工补贴。”一脸老实憨厚相的郑书祯告诉记者说,只要能早一天将这座古桥重建起来,我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 郑书祯的努力没有白费,四个月时间,他已经从村民中收到捐款近60万元,加上村里出资3万元,乡里出资2万元,重建延福桥的启动资金筹集到位了。“我儿子郑宜均,在清华大学负责总裁培训班,也算是我们村跳出龙门的年轻人了,我打电话给他,他非常支持,立即将2万元打入指定捐款账户。”郑书祯说,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在外赚钱的年轻人,目前,捐款达2万元的就有3人。 “精神矍烁”的古廊桥 一个巴掌拍不响,十双筷子抱成团。在乡政府、村两委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建延福桥工程于今年2月21日开工。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只要空闲下来,就会主动到现场帮工,上山采木材,挖地基、浇捣水泥等一些粗活、重活村民们从不推托。若遇到一些精细活,就请外地专家,确保这座500余年古桥按原貌重现在村民眼前。 团结就是力量。重建延福桥工程于今年8月11日竣工,前后用时不到六个月。“新建的延福桥与我印象中的原桥基本吻合。”王承启说,但现在交通发达了,这座桥已经不再发挥往日交通要道的作用,但它是一座连接村民们情感的桥梁与纽带。 “延福桥重建,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让村里的民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副乡长陈胜尧说,有了这座桥,村民们又可以在桥上唱戏、舞龙灯等,村民文化活动充实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也拉近了,村民间也就和谐了。 今天的延福桥,已然失去往日的作用,但它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彰显它的历史意义和增加畲乡人民文化精华价值。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