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13年的青春已逝,正义别再缺席

2015-12-23  第024期

2002年,云南省巧家县一幼儿园发生投毒案,1名2岁女童因“摄入毒鼠强”身亡。幼儿园17岁的保姆钱仁凤因“投放危险物质罪”被云南省高院判处无期徒刑。2015年12月21日下午3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再审判决书,钱仁凤被无罪释放。此时她失去自由已超过13年。[详细]

若说钱仁风的坚韧是风,检察院的给力则是火

对于一个收监时年仅17岁的少女来说,13年的冤狱意味着永远回不去的青春、爱情、亲情等等人生最美好的体验被粗暴剥夺。有人说钱仁风比呼格吉勒图等人幸运,可是这样的“幸运”却是多么地苦涩和沉重。[详细]

若没有云南省检察院复查近两年并提出再审建议,纵使六月飞雪,怕也难以逆转事态走向。作为公诉机关的地方检察院,敢于推翻冤假错案的来龙去脉,在“法官终身责任”等约束冤假错案的制度设计尚未出台的背景下,着实令人心生暖意。[详细]

冤者虽被无罪释放,但还有更多的责任人待“审判”

对于一起事关人命的案件,有重大嫌疑的“真凶”被司法机关选择性无视,却通过刑讯逼供等方式来制造冤案,这之中到底只是司法办案程序上的疏漏,还是司法程序受到了某种“不可抗力”的左右,令人遐想。

该案目前的局面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其背后相关的责任该如何承担,司法的制度漏洞该如何修补,当事人被囚禁的青春如何获得应有的补偿,案件的真相和真凶何时“归位”,都仍有复杂的程序需要补上。[详细]

正义已经迟到,但绝不能再缺席

相比钱仁风,命运钟摆另一端的呼格吉勒图已经错过了生命的列车。如何避免类似惨痛的教训?只有不断强化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判案,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纠错机制,建立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才能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体现公平正义,才会重建起人们对法治的信仰。[详细]

罪与罚,善与恶,终究逃不过历史的眼。钱仁凤虽得以沉冤得雪,但逝去13年的宝贵青春已一去不返,愿钱仁风之幸与不幸,成为推进司法变革的厚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