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今日评论热词 >> 虎妈
一场关于虎妈的论战,随着春节到来而提前结束,人们转头扑向春晚——一出喜剧,因为它的不可笑而流行了十几年,前提条件是允许人们安全地批评它。

跨国且跨年(农历新年)的虎妈话题,作为教育话题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因为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若说有信仰,那就是信仰“下一代”了。相当部分中国父母在“下一代”身上所寄托的盼望和执着,与宗教情感相差无几——当然,这或许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人宁可坐牢,也要为倒塌的校舍和毒奶粉事件中死去的孩子讨个说法。中国宪法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同时规定,必须到经国家机关注册认可的宗教场所活动才被许可。信仰“下一代”的“拜儿子教”,显然属于未经注册的“地下教会”,所以维权前景一时暗淡。

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虎妈的本命年,不知她是否配备红腰带、红袜子、红内衣的全副武装?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陆多半幸存在这类小“法术”里。令人更好奇的是,虎妈过春节吗?吃年夜饭、看春晚吗?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问题太无厘头,但既然铺天盖地的虎妈报道都把她的方式说成是中国人的教育传统,频频升华到“中美教育之争”的高度,为什么我们不该追问一下,她是否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是否适合代表中国?

许多人对此早有意见,认为中国家长都很文明了,现在只有野蛮拦访、野蛮拆迁,哪还有这么野蛮教育的。她是菲律宾移民,华裔而已,怎能代表中国?不可以吗?那为什么中国形象宣传片里的主角可以有若干个美国公民或美国绿卡持有者?中国人心里,其实一直就没搞明白种族与国家、国家与政府、人民与公民的区别。既然大伙都乐得就着自己方便从一锅乱炖里顺手捞上合自己口味的概念,也就难免发生初一沾了种族的便宜,十五就吃了国家的瓜烙;虎年高昂大国的头,兔年就闪了政府的腰。人民的公共社会,简称公民社会。

那些“拜儿子教”的信徒,家里就这么一个“教主”,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信徒,很难落实虎妈的全套方针。他们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比虎妈的更优秀,所谓信仰“下一代”,就是顽固地相信孩子一定过得比自己好,并非孩子不争气一定要啃老,只是父母认为被啃是必须的。

他们在孩子小时候连哄带吓,大一点了宁愿自己做牛做马,只要孩子考试第一、钢琴特长……小时候要求他是完美的“教主”,德智体美劳全无瑕疵宛若这世界不配有的人;随着年纪增加标准越来越低,直到长大成人。人类社会里最基本的法律底线,是中国成年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一个满是诱惑的世界里,他终于拥有了犯各种错误的权利,完成了从“神”到人的堕落转变。

美国孩子一进幼儿园,老师会让他自己定每天的计划,比如只有一台游戏机,一群小朋友谁先玩、谁后玩,每人玩多久,老师不在他们自我管理,玩得好好的。中国的幼儿园老师必须要管住,稍不留神就会天下大乱。在束缚与娇惯的张力里,中国孩子在人前的表演与家里的放纵之间转换,缺乏经历在群体中确立自我形象所需的破碎与整合,几乎没有与“非信徒”互动的能力和意愿。

其结果仅举一例:就在距我所在城市两小时车程的某间大学,该校在中国学生大量涌现之前是根本不需要监考的。当中国学生达到二百人时,老师们不得不瞪大眼睛出现在考场。


“信徒”们自然不会像虎妈一样,怒斥孩子是“垃圾”,他们有他们的办法。一位年轻网友满腔悲愤地写道:“优秀的孩子们啊,请别让我妈认识你!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让人心情不好的优秀孩子,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试年级第一。”

“拜儿子教”的父母们过早步入自己的精神死亡,他们的“文明教义”里包含了太多虚伪和扭曲;虎妈以爱为名表露的强烈控制欲,则显得那么凛冽彪悍。一个是岳不群,一个是左冷禅。

强者为了某个所谓传统而胁迫弱者,告诉对方这是为了你好,的确是中国传统。虎妈因此能这么义无返顾。抑或虎妈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弱者,以近乎自我虐待和代际虐待的方式将生存压力内化?

子曰:“君子不器”。“拜儿子教”的信徒耗费大半生的精力,不过是让孩子从“不是东西”到“是个东西”,培养出一件好用的器具。无论为中国政府所用,还是亟美国人民所需,除了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多数华人看不到自己对于世界的意义。从虎妈能够允许女儿成为网球选手,已经看出文化基因变异的可能。与其选择体育运动,多数华人宁愿让孩子出现在各类音乐课上,他们重视“精神竞技”胜过肉体训练,以至于美国许多城市的学校乐队演出中,黄色面孔几乎覆盖了整个乐队的一半。

虎妈身上的所谓文化传承,似乎表现在她的父亲怎样对她,她就怎样对待她的孩子,粗砺得甚至意识不到爱是需要反省和学习的。

美国基督教思想家尤金·毕德生专门为孩子的父母写了一本《清晨的甘露》,在书中他提醒:“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是上帝所赐的礼物,没有任何专家能把一本实战手册交到父母手里,父母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做父母,而是做人,是在生活中更真实更完整地呈现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是对父母生命状态的提问。当中国的父母们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忧心的时候,一切就有救了。■(原载财新网)

">
美籍华裔女教授蔡美儿高调张扬中国式家庭教育,点爆了美国,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这位被称为“虎妈”的华裔所引起的争议,居然延烧到了中国,却让美国人感到有些意外。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就是虎妈式的。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中国,至少在城市,虎妈式的教育,已经早就变味了。

说起来,几千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就是虎妈式的,不大注重孩子的自主性,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强制,甚至还要加上棍棒。按现代儿童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当然不好,不符合儿童的心理,不尊重儿童的人格。但是,我们也得承认,这样的教育,也教出来一些人才。那么些杰出人士,大体上在家里都是这样过来的。相反,在转型时期,那些不按老一套教儿子的名人,比如胡适、鲁迅和老舍,他们教出来的儿子反而不如老子优秀。人有自由的天性,也有逃避自由的天性,儿童更是如此。如果父母的意志适合这个孩子的实际,强制灌输进去,只要没有引起激烈的反弹,还就是能有效。当然,这样的成功,背后的风险也很大,古来不成材的人也多了去了,即使像虎妈这样的美籍华人,也不见得教育个个成功,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其实问题最大的,是现在的中国家庭。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起来,一点都不好。过去严父式的棍棒教育,早已经被放弃,一边是溺爱,一边是苛责;一边恨不得让孩子学会世界上所有的本事,一边拿孩子对常规学习的抗拒却毫无办法。他们的家庭教育,就是鼓励孩子学习,只要学习,就可以不做任何家务,甚至学校的卫生,都由家长代劳。孩子花钱,只要家长有这个能力,就没有节制,怎么花,都不会受到责备。当然,如果孩子真的反抗,不听招呼,家长基本上束手无策。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丝毫的权威,说句话,还不如孩子的玩伴管用。

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变了,没有人敢用棍棒教出孝子来,强制伴随着收买,强制按家长的意志学一大堆东西,得到的是不用干家务,花钱如流水。如果孩子最终不肯学了,依然还可以骄纵如故,往后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家长也只有徒呼奈何。当然,即使这样的教育,也有成功的例子,也有的孩子,虽然自理能力低下,但确实学了一堆的特长,在学校成绩也不错,最后还能考出国去,变成什么“哈佛女孩”之类的榜样。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国内这样的家庭教育,旧的已去,新的不来,所带来的隐患,实际上要比美国的华裔虎妈大到不知多少倍。虎妈严苛的督责式教育,毕竟有美国的社会和学校作为补充,而我们这里却没有。不仅没有,学校和社会,在教育方面,跟家庭教育一样不靠谱。在这种整体教育环境下,孩子不知感恩,没有责任,不懂自立。最终的恶果,往往在孩子成人、走向社会之后,才可能充分显现。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虎妈”的那些“铁律”,相当多一部分在很多中国家长看来也是不能接受的。“虎妈”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妈妈”,“虎妈教学模式”也远不能和“中国式教学模式”画等号。

一本《虎妈战歌》让中西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为“虎妈式中式教育”叫好者有之,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摧残孩子个性、主张教育模式应该“西化”者也不少,还有人则从“欧美人才危机”、“中国崛起”等很宏观的角度去品头论足。不论哪一种观点,支持者都是既有华人,也有洋人。

看到“虎妈”蔡美儿的事迹,不由地想起加拿大轰动一时的“麦克琳事件”。

去年11月,加拿大知名的杂志《麦克琳》曾刊出文章,称加拿大大学过于“亚洲化”,女皇、西部、麦吉尔等名牌大学里充斥着“过多的亚裔学生”,并借一些受访者之口,称这些亚裔学生的家长“威逼利诱子女非进名牌大学不可”,说亚裔学生是“靠成为分数机器进入名校”,然后“放弃社会活动和交际死读书”,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这话题不但让许多社团、名人和媒体卷入其中,连加拿大联邦部长也参与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麦克琳》指责中国学生“太用功”、“分数机器”和“放弃社交”等,许多洋人中的名流为中国学生辩护,如多伦多大学校长和约克大学教授先后公开表示,《麦克琳》的指责有“种族歧视”之嫌,亚裔家长有权选择子女教育方式,而联邦移民部长肯尼则认为,对某个族裔学生太多或太少品头论足很不合适,亚裔学生勤奋好读,所以升学更多,这是很正常的,“难道成绩好升学机会就高也有错吗”?

不难看出,过于执着地将中西教育模式对立起来,非黑即白,舍此即彼,是既不符合事实,也并不恰当。

说“不符合事实”,是因为中西方教育模式,本就没有如此分明的畛域。都说中式教育主张灌输,但平民教育始祖孔子就强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分明是启发式教育、快乐式教育的理论;都说西式教育主张个性、快乐,但在诸如本国历史、价值观等科目上,各国几无例外地采用“灌输”法。


不仅如此,中西方教育模式早已互相借鉴和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许多家长也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模式优点,主张启发式教学,并尊重子女个性和意愿;同样,许多西方家庭也借鉴中式教学方法,对子女基础学习抓得较紧,加拿大一些省份出现各种形式的中学“重点班”,也被认为是向东方教育模式的一种学习和借鉴。

至于“虎妈教学模式”,或许对她的孩子有效,但不意味着对每个孩子都有效。“虎妈”的那些“铁律”,相当多一部分在很多中国家长看来也是不能接受的。“虎妈”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妈妈”,“虎妈教学模式”也远不能和“中国式教学模式”画等号。

“虎妈”之所以在美国反响强烈,或是因为美国人虽习惯于“启发式教育”对待孩子,美国社会却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对待异国文化,而对疑似来自一个突然崛起大国的“异端教育模式”感到本能警惕,对其得失过度敏感;而《麦克琳》的争议之所以在加拿大变得阵线混沌,则可能是因为这个“调色板国家”原本就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见称。

">
“虎妈”引发的激烈反应有其深层原因,美国人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虎妈”正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统治世界的“虎崽”,而“意志薄弱”、“纵容放任”的西方人的后代没有做好在严酷无情的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准备

A

新年伊始,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凭借她的《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白热化辩论,并一举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争议的妈妈。

在这本出版当日即攀升到亚马逊网站销量排行第六名的新书中,蔡美儿宣扬了一种据说是“中国式”的教育方式——简言之,即以课业成功为唯一导向的专断高压的管束和灌输。例如,蔡美儿的育儿经中包括:“绝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拿不到A,以及不尊崇家长的决定选修自己喜欢的任何乐器等等。所有这一切,显然与历来崇尚“尊重儿童个性”、“游戏优先”……的西式教育理念全然背道而驰。

1月8日,《华尔街日报》书评版以《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为题刊登了这本畅销书的部分节选,立即引起极大关注。据称,短短不到一周之内,《华尔街日报》网站上出现了4000多条相关评论;而在Facebook上,更有10万多人次加入了关于“虎妈”的大讨论。总的来看,虽然也有人认为蔡美儿的做法不无道理,但更多美国家长用“震惊”和“恐怖”这样的字眼儿来形容自己对“虎妈”教育的反应,有人甚至表示,她对待女儿的方式几近“虐待”,是“危险”的样板……


B

将近一个月来,我一直饶有趣味地旁观着海外媒体对“虎妈”和所谓“中国式”教育的众说纷纭。但说句实话,作为一个“中国儿子”和“中国父亲”,我对中西教育模式之争本身并无十分浓厚的兴致。我个人更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在于:蔡美儿究竟触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以至于他们为之如此兴奋、躁动和不安?

我注意到,除了始作俑者《华尔街日报》,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杂志等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报章都对“虎妈”现象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也不甘人后;蔡美儿和她的书还上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新闻和专题节目镜头;至于那些读书类的报纸杂志,更是对“虎妈”连篇累牍……最有趣的是,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年达沃斯论坛上,个人身份与“世界经济”一点也沾不上边的蔡美儿竟也受邀前往发言。期间,哈佛大学前校长、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还一本正经地与她同台辩论……

C

表面上看,“虎妈”蔡美儿触动的仅仅是一场有关教育问题的争论,但若从更为深层和隐秘的层面观察,“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

崇尚个人主义,鼓励冒险创新、反对政府管制……这些便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对绝大多数头脑并不复杂的美国民众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上善的要求。而随着美国在过去的20世纪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所认同的这种内在“善”的价值又同外在的“成功”根深蒂固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正是美国人追求的“正确的价值观”,造就了美国今日的世界第一。

新世纪头10年对骄傲的“扬基小子”来说,真可谓流年不利:先是深不见底的反恐战争泥淖严重消耗并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实力;之后,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又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经济及政治、军事各方面实力的迅速崛起,更令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此消彼长之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当下的美国国内,尤其是精英阶层,一股怀疑和失败的论调甚嚣尘上。由此,在我看来,不论参与争论的美国人意识到与否,“中国虎妈”之所谓红遍美利坚,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越儿童教育领域。蔡美儿的教育方法所象征的,其实就是近来论述汗牛充栋的所谓“中国模式”。


D

因此,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一语中的:“中国虎妈”捅到了美国的“痛处”。文章指出,“虎妈”引发的激烈反应有其深层原因,美国人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虎妈”正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统治世界的“虎崽”,而“意志薄弱”、“纵容放任”的西方人的后代没有做好在严酷无情的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准备。“通过犀利的笔触,蔡美儿已使整个国家的父母开始自问:我们是她所说的输家吗?”

奥巴马总统大概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虎妈”的影响。他在1月25日发表的任内第二次国情咨文,就旗帜鲜明地以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演讲中他四次提及中国,并且耐人寻味地说,“(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更早、用的时间也更长,并且更强调于数学和科学……”

《时代》周刊有些自我安慰似的指出,这种国家身份危机并非新出现的事物。文章列举了20世纪中曾同样引起美国人巨大不安的竞争对手——前苏联和日本及其相继衰落的例子,末了,以典型的美式乐观主义思维劝导读者说,美国人应该检讨自己的自满态度以及美国将永居第一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她更宏大的主题作为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这种激励是我们国人过去时常拥有的。”

E

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时代》周刊的剖析虽然切中要害,但仍不能很好解释笼罩在美国民众内心的焦虑。如我之前已经提到的,在这个问题上,同属西方,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分歧。欧洲人也同美国人一样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20世纪的挫败和衰落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他们自视为“善”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与“成功”画等号。因此,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心安理得目送昔日荣耀的逝去,只要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继续保存下去。相反,美国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不足以使它的人民切身感知人类历史的这种无奈和复杂性。

我一点也不认为美国人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为了看得见的未来竞争的成功而对“虎妈”及其“中国模式”心悦诚服。但在此刻,一定有一个问题像大山一般沉重地压在“山姆大叔”的头顶上:假如“美国精神”在同当代“中国模式”的决战中注定要败下阵来,那美国应该如何作出选择?

">
名校才女教授,一双漂亮的混血女儿,严苛辛辣的育儿经……这一串符号,注定会在跨国文化的隔阂和反差中不断发酵,令美国华裔虎妈一炮走红,成为远隔重洋的两个国度里共同关注的火爆话题。

的确,教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从来就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人人对此都有话可说,甚至可以说到滔滔不绝。一直以来,无论有识之士怎么呼吁,中国教育似乎都冲不破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状况,家长们对校园内外那种对学生压得喘不过气的高强度考试、密集培训班、成堆家庭作业等做法都深感揪心,为孩子们捏着一把汗。但是,在去年12月公布的 《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项目(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的测试结果中,美国学生的成绩竟然处在中游,阅读能力排第17,科学第23,数学第31,总体成绩第17。来自上海的学生大获全胜,以上3项测评都位居第一。这时,大家又似乎为中国教育的改革成效找到了证明和依据。现在美国虎妈的横空出世,其对中国式严苛家教的成功描绘,更是让一些人松了口气,终于在对照中明白,我们不必再纠结,连美国人都羡慕起中国式教育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改革?

这其实是建立在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误解之上。

首先,在这场热论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总是惯于把对手的实力想象得比实际拥有的更为强大。奥巴马总统在去年12月的一次有关教育的讲话中就提醒人们,美国现在已经处在像前苏联人造卫星领先上天的时刻一样,教育落后的现实让美国人感到羞辱。而虎妈的强势宣言,再次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认为西方式教育受到了东方式教育的挑战,难怪《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会以 “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为标题。尽管也有不少人对虎妈说“不”,但西方媒体显然在这个话题上更多的是反思与检讨。从来没有像这次的热论一样,东西双方都一致对对方的教育模式投以羡慕的目光。

其次,虽然一直以来,国人对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的鼓励式和宽松式教育模式颇为羡慕和欣赏,并以此为据批评中国式教育的种种弊端,认为美国的学校教育宽松自由,尊重个性,没有升学压力,更没有密集考试,甚至少有家庭作业等等。

但国人并不真正理解美国教育。两国教育方式背后是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巨大鸿沟,双方的观察都有雾里观花似的偏颇之处。当我们走近美国教育之后,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像国内想象的那样。他们的学校教育也有严格规章,作业成堆、考试不断、竞争激烈等等。


我女儿曾在北京最有名的一所中学读了三年,如今正在美国一所公立高中就读,两边学校教育的差异,她深有体会。仅仅上了一学期课后,她就回家宣称:“今后谁要再跟我说美国的中学没有作业,我就跟谁急。”她每天3点放学后都带回大堆的家庭作业,和她的同学们一样,每天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在这些家庭作业上,周末更甚。而这些作业更是花样翻新,有写项目设计的、调查报告的,有做PPT演讲陈述的,还要求表现元素多样,绘画、图表自不能少。学校里的学习也并非像国内时想象的那样悠闲自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无时不在,甚至还有更严厉的做法,比如,为了不让学生在较多的闲暇时间玩耍、打闹,课间只有5分钟休息时间,而每门课都得换教室,老师的教室是固定的,学生上课找各科老师,每个学生都得在这5分钟之内紧张地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之间。每周有大考小考,每一门考试成绩都直接关系着今后的大学录取……

但可以说,即使这些状况也都只是美国教育的表面现象;正如虎妈的中国式严苛家规也是表象一样。作为熟知虎妈家规并运用自如的中国妈妈们,我们并不应该有了虎妈所描绘的所谓“中国式家教”的“成功模式”,就理直气壮,盲目“拷贝”。首先,虎妈的严苛模式仍然是在美国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加之优越的家庭环境,她的个案并无多大普遍性。这让人想起几年前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类似育儿经书,也是火爆一时,洛阳纸贵,但最终能拷贝成功的又有几人?其次,作为中国妈妈,我们更应深究的是,中国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我们的孩子缺失了什么。

举个例子,也许能对我们的探究有所启发。

女儿在美国学校的世界历史课不久前讲到了西方启蒙运动,老师在简短的背景介绍之后,便让二十几个学生一起做起了游戏。她给学生假设了一个场景:学生们因轮船事故被困到了一个荒岛上,不幸的是,老师全都遇难,二十几个人必须组织起来开始寻找生存机会。于是讨论开始了,老师问,你们要怎么办?学生答,首先得选出一个领袖带领大家行动;又问,一个领袖行吗?你们认为几个合适?为什么?学生们回答热烈,有选一个的,有选多个的,有说轮流当的。讨论深入下去,每个学生都兴趣高昂。他们思索着、相互探究这个小社会的生存之路,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该怎么去合理组织,建立什么样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会出现什么样的缺陷等等。几次课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竟然建立起了一个与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方案相类似的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的小社会。通过这样的历史课,那些抽象的普世价值等观念从此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女儿告诉我说,有了这样的历史课,国内那些花了无数个夜晚抓耳挠腮、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竟然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不管是中国式还是美国式,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应该是共通的,那就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无畏的探索精神,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作业多不算弊病,怎么做、做什么才是关键。虎妈以及所有的育儿经都用不着盲目拷贝,每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都只是个案,一花一世界,一孩子一模式,倒是虎妈引发的这场对东西方家教的重新审视具有独特的价值。

">
关于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女士育子书的非议,在美国依然余震不断,“中国虎妈”、《虎妈妈的战歌》、《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胜一筹》这些字眼、标题还在诸多媒体纷飞。国内对彪悍“虎妈”的报道告一段落了,这就好比一场球赛,在垃圾时间里,这边已无心恋战,那边却还玩得兴起。

想起了捞面。面条入锅,大火沸腾,滚水澎湃,哪怕你此时垂涎三尺,这时绝不是捞面的好时机,地球人都知道,扬汤止沸、波澜不惊时,此时才好捞面。“虎妈”风波也是如此,大戏高潮迭起时,所有思考都好似一叶扁舟堕入大海风暴中,是非难辨。此时,这边的“虎妈”之热正在凉去,不妨捞面吧。

“虎妈”风波源于《华尔街日报》月初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胜一筹》,里面历数了华裔耶鲁教授蔡美儿的育子经历,其中最引人注目处莫过于“虎妈”对女儿近乎严苛无情的教育经历:不许干这不许干那,必须做这必须做那。这篇文章在美国舆论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时代》周刊这类标杆性媒体,甚至连续不断刊发各类议论。一时之间,美国人对中国式教育发出各种声音,“世界是平的”,国内舆论也对此热闹了一番。

但在所有声音中,有一个人的声音如空谷足音,她就是蔡美儿。前不久,她在《华尔街日报》专门答问:“教育子女没有简单公式,我并不认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更好,那个标题(指《华尔街日报》当初所拟标题)太过招摇,不是我选的。我能想到的最佳实用方法是,爱、理解和懂得你的孩子应该是首要的,节选部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点。”她还讲了很多,大意是反思了教育方式,自己已经改变。


这恐怕才是真相——— 《华尔街日报》截取了“虎妈”书中最不美国、最彪悍苛刻的一部分内容,才导致一篇普通的图书节选成为中美教育乃至文化争议的导火索。实事求是地说,“虎妈”的某些育子环节代表不了中国家长教育,大部分美国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只言片语而慷慨表达,好似盲人摸象。但是,与其说是一家美国主流媒体无意中通过议题设置,影响了舆论走向,不如说是由于交流不够、了解不深,美国人在中美教育热议中踢了一脚乌龙球。你看,很多国人也并不认同彪悍“虎妈”。

最后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虎妈蔡美儿的育子书,何以让美国舆论如此追捧?有美国人在《时代》周刊发言,说他们充满爱和宽容的教育价值观里,难以想见如此苛刻的教育——— 这是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还有人发言,说这暴露了美国人的忧虑,他们害怕虎妈这种东方教育模式造就的年轻一代,会让东方人改变世界规则,让美国人从此边缘化——— 这是从国家乃至国际发展走向引发的焦虑。还有美国人在表达自信,说这种教育培养不出原创力、创新力,将来根本形成不了竞争力……此外还有很多,但中国崛起刺激了大洋彼岸民众的种种思考,大概是很给力的一个诱因吧。

“虎妈”风波,我们不必太在意和解读,不过,通过“虎妈”风波,中美两国民众通过现代媒体实现了一次规模不小的思想交流,沟通消除歧见、交流加深了解,即使它是一脚乌龙球,也是价值不菲。

">
她是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写了她如何以“东方”的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女儿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女儿吃饭。这本书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这场讨论也达到一个高潮(1月25日《重庆晚报》)。

东方教育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以严为主,打骂伴随。可先前不说,单论当下,还有多少父母如蔡美儿这样对待子女?当一个母亲以虎妈面目出现时,又怎样处理与子女的关系,怎能给孩子上好人性人格这一课?虽说虎妈扛着东方教育的招牌出现,但事实上,如洪晃所说:“我在中国所认识的诸位母亲中,没人会像她那样对待孩子,身为法学教授的蔡女士在自命不凡这方面,可算是孤芳自赏了。”

蔡美儿的育女之道具有浓浓的个体性,不能说这就是东方教育之道。如蔡美儿所说,她的书不是教子指南,而是她为人母十余年的回忆录。既是回忆与创作,那就不免有失准失当之处。如果真有人按书中所述之法教女,最终可能会痛骂蔡美儿误人不浅。

许多人被一个“虎”字迷住了眼,单看到虎妈的“野蛮”。虎妈教女为何会成功?严是表相,不应该忽视的是其中有爱。如果没有爱作基底,严就失去了支撑。按蔡美儿的最新说法,东方式的家庭教育如能配合母爱、理解和家长参与,定能帮助孩子长大后过幸福生活。这里已能显明地看出蔡美儿教育中有爱存在,这也是所有教育成功的前提。

爱和严的协调,正是虎妈教女中被我们忽视的。对虎妈教女,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

">
原题:成功与快乐之间

蔡美儿的教育理念可能培养出人人称赞的有为青年,但她的女儿们是否快乐,家庭是否亲密无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整整一周,美国人都在讨论《华尔街日报》最近登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华人母亲是更好的母亲?》。大家从社会、经济、教育、法律等等角度讨论这篇寥寥数千字的文章,盛况空前。

文章的主题很简单。作者蔡美儿说,华人母亲为什么往往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因为她们对孩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西方父母往往对孩子不加批评,而是一味鼓励。在发现孩子在音乐或数学等方面表现不好的时候,西方的父母往往因为害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不会继续严格要求孩子,自欺欺人地认为孩子在其他的方面是特殊的。东方父母则会在发现孩子的弱点时要求孩子通过不断练习来克服这些弱点。她认为,孩子的性格中往往有软弱的、不能自律的方面,而通过父母的严格要求,孩子能够克服这些弱点,获得成功,并且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

蔡美儿举了她自己的例子。她说,她从不允许她的两个女儿做下面任何一件事:

○在别人家过夜;

○和同学出去玩;

○演校园剧,或者抱怨自己不能演校园剧;

○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自己选择课外活动;

○在任何科目上得不到A;

○在任何除了体育和戏剧之外的科目上不是第一名;

○不弹钢琴或拉小提琴,或弹奏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

蔡美儿回忆道,她的小女儿路易莎7岁时有一首曲子就是弹不好,她因此拒绝继续练习。蔡美儿用了母亲能用的各种手段,威胁恐吓路易莎,但路易莎坚决不肯配合。她因此当面称她女儿是个“偷懒,懦弱,自暴自弃,冷漠的人”。她的丈夫试图劝说她不要对女儿如此严格,但她拒绝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这种说辞,继续强迫女儿练习。终于路易莎练成了这首曲子,别人都称赞路易莎能弹奏这样难的曲子,而路易莎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这篇文章在我们国人看来,也许觉得蔡美儿不过是个一般严格的母亲。我们所习惯的严母的概念是要让孩子“头悬梁锥刺骨”的。蔡美儿对孩子们的种种要求,也许现在贴在许多中国孩子的墙上。

读这样的一篇文章,对美国家长而言,却无疑具有观看恐怖片的效果。文章一出,批判之声四起。许多美国家长觉得蔡美儿对孩子们的要求完全是虐待儿童,更可怕的是,她还写了一本书《虎妈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来宣扬她的观念,并从版权中获利。

如果只是任何一个普通的母亲讲述她如何培养出一两个天才儿童的故事,影响恐怕远远没有蔡美儿的文章来的大。蔡美儿自己便是美国理想中成功女性的典范:她和她先生都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蔡美儿毕业于哈佛大学本科和法学院,从事学术研究之前,她一直在纽约某著名律师事务所做律师。

父母在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和在培养儿女方面的成功,从来无法画等号。蔡美儿文章的风波,根源并不在此。广大美国读者所不能理解的是,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如此可怕的母亲,居然觉得自己的为人父母之道很成功,并且大肆宣传。

换一个角度来看,蔡美儿的文章带来的是一种对教育观的挑战。蔡美儿同意美国教育观中对孩子自尊心的重视,却认为应该通过相反的方式来保存孩子的自尊心。她觉得,与其保存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纵容他们变成弱者,东方父母通过家庭的严格要求不断锤炼孩子,帮助他们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本领才是正确的选择。

美国人无法同意这种观点,但他们不能不想到,蔡美儿的孩子们在音乐上的成就是他们能够认同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蔡美儿很可能也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的,而蔡美儿是任何美国人都很难驳斥的成功典范。


这场讨论也已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注意。如果把讨论进一步升级,可能会上升到东西方文化无论怎样交流也无法融合这种文明冲突的理论上去。当然,这毫无意义。笔者本人没有做母亲的体验,当然也没有任何心得。我对整个讨论的关注,出发点基本上是看我受人尊敬的同行如何卷入了与其本职工作毫无关联的一场争论中。然而出于看客的心情,我发现自始至终讨论焦点集中在“怎样培养出成功的孩子”,而不是“怎样培养出快乐的孩子”。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和个人快乐之间的对应关系往往很小。后者因为难以量化,有时会被家长忽略,但却又是孩子是否能够具有完整人格的重要因素。此外,子女是否功成名就,和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正相关的联系。蔡美儿的教育理念可能培养出人人称赞的有为青年,但她的女儿们是否快乐,家庭是否亲密无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中国虎妈 2011-01-26
说起美国人眼中的中国,近来最让美国大众上心的,既不是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幕上每天300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也不是中国新近签下的200架波音飞机的大订单,而是中国虎妈的育儿经。

蔡美儿,是这位虎妈的中文名字。虎妈(Tiger Mother)的名号,则来自她新近出版的一本书——《虎妈的战歌》。在这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里,蔡美儿讲述了培养两个女儿的故事,推销她所称“中国式教育”的成功经验。

与美国式教育相比,虎妈的育儿方式是威权、严苛,有时候甚至是残酷的。她不允许女儿的成绩在A以下。在一次测试中大女儿只得了第二,虎妈让大女儿每天补习测试20遍。她不会像其他美国父母那样轻易地赞许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女儿表现不佳时称其为“垃圾”。为让孩子发觉自己的潜力,她会将她们逼到极限。小女儿怎么也弹不会一段钢琴曲,她不许女儿放弃,甚至以烧掉毛绒玩具为威胁,直到小女儿练到深夜学会弹奏为止。

虎妈的这些中国式教育理念和方法,大多来自她的父母。蔡美儿的父母是华人,早年从菲律宾移民到美国。蔡美儿出生于美国,在美国长大,现在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在前不久《时代周刊》的一次访谈中,蔡美儿将自己现在的生活归功于父母的中国式教育。在她看来,虽然小时候受到严格限制,无可选择,但正是这样,长大以后才可能过上有更多选择的生活。


虎妈的中国式育儿经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仅《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的在线阅读量就超过100万,并吸引了7000多条评论。蔡美儿引以为傲的“中国式”育儿经,被《时代周刊》批评为政治不正确。该刊的报道说,甚至在《虎妈的战歌》正式出版之前,美国的每一个广场、超市、咖啡馆里,大家就在谈论这一令人难以置信、让人愤怒的育儿方式。

尽管有悖于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但虎妈中国式教育的实效性却是难以否认的。按蔡美儿的看法,美国家长缺乏权威,不利于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华人重视子女的教育,这在美国是有名的。去年年底,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中拔得头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美国经济的滑坡,虎妈的中国式育儿经给美国公众带来的不仅是指责,还有恐慌。按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斯的说法,这个中国家长非常努力,她的孩子也将击溃我们的孩子。更令人恐惧的,还有10亿个她。

虎妈蔡美儿,其实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的“中国式”育儿经,照美国媒体的说法,甚至引起了全国性的恐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人的危机感。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火箭和航天航空、80年代日本的工业技术和财富,曾是触发这种危机感的源头,现在轮到了中国。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恐慌?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此时登陆美国,是加重还是减缓了这种危机感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