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2月2日向媒体披露,该局已于上月底下发关于抑制楼市炒作通知,准备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2月4日《羊城晚报》)

三亚此举显然是针对外地炒房人。有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4000亿资金流动到海南炒房,十万浙商进驻海南。因而,海南楼市不断上演神话———三亚某楼盘创造了一天之内涨价50%的“奇迹”。对此炒房之风,理应严厉遏制。

但我们看到,三亚有关方面早知道国际旅游岛效应会引发炒房、抬高三亚房价,却不见提前应对。在炒房之风盛行的情况下想遏制炒房,却不见出台更有力度的政策,“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的规定,不客气地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试问,有关方面是否能鉴别身份证的真伪?如果不能,那么炒房人就可以拿假身份证来炒房;即使能鉴别身份证的真伪,炒房人是不是可以借一些身份证来炒房?开发商和炒房人是不是可以合谋回避这一规定?

三亚此举意图可疑。因为炒房人没有看到政府出台土地、税收、信贷等组合拳,政府遏制房价的意愿不强;不是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1套房,而是规定一个身份证能买5套房,又传达给炒房人一个信息———限制买房或许是因为房源紧缺,“物以稀为贵”,更助长了炒房人的信心。

在我看来,如果当地政府真心想遏制炒房,办法非常多,比如说打出组合拳,拳拳有力;再比如说,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1套房;又如,给炒房人上一堂风险课,讲一讲上世纪90年代海南那场楼市泡沫破裂的悲惨故事。但遗憾的是,当地政府没有这么做。

我以为,炒房之风不仅增加了当地人的买房负担,而且增加了当地楼市泡沫。三亚楼市或者海南楼市的泡沫一旦破裂,上世纪90年代那场楼市悲剧又将重演,更不排除中国楼市的灾难性危机因此出现,因为一个地方楼市泡沫一旦破裂就可能动摇整个楼市的信心。

">
海南这几天有两类人成为岛内明星,一类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买房人,身上揣着大笔资金来到三亚,只求阿弥陀佛能买上一套房子,尽管一平方米一天涨一万元也在所不惜;另一类是来自本地满脸愁容的椒农,由于辣椒价格大幅下跌又运不出岛内,只得忍痛将大量滞销的辣椒当作垃圾倒掉。

一边是人声鼎沸的“一房难求”,一边是形单影只的“椒烂街头”。这样的景象令人恍若隔世。为什么那些只画了个圈圈甚至连楼盘影子都没见的画饼,不用吆喝就能卖到几百万、几千万,而那些新鲜欲滴、真正才是海南特产的辣椒却无人问津?解读这样的经济现象,应从海南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商轻农”意识展开反省。

我们有必要将这两件事合并为同类项的是,海南的房子和辣椒都是“反季节”产品。前者是冒着“国十一条”的打压“反季节”野蛮生长,结出颇为怪异的果实并卖了个好价钱,而后者是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号召乖乖生长,到头来却遇到了颗椒无收的尴尬。如果一味责怪辣椒滞销是交通运输之梗的话,那又怎么解释那些抢房“飞行团”的长途跋涉和不计旅费?又如何解释那些事到临头却年年轮回的“卖蕉难”、“卖芒果难”和“卖西瓜难”?

可见,在对待两个产业的“一快一慢”、“一强一弱”的态度和立场上,政府还是选择了挣快钱,在GDP中摘那些野蛮生长的果子。海南去年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的316.63亿元,相当于2008年海南全年的财政收入。


但必须正视的是,海南第一轮地产泡沫过后的15年里,除了本地人以旅游旺季订不上酒店而引以为豪,以及是次房价疯狂的翻跟头外,海南的人均工资和消费水平恐怕还无法让自己轻看“卖辣椒”那样的小事。更要紧的是,海南当地居民的自助性购房比例还处于全国低位。如果连自己的“住房难”问题都没解决,又如何让当地居民分享到日后国际旅游岛的成果?

海南向世人展现的,不应该形成强烈反差的贫富AB两面,更不能出现一边是面朝大海的海景房,另一边是黎寨苗村的茅草屋。衡量海南能不能建成国际旅游岛的标准,不能按照内地投资客钞票“搬家”的速度,而应观其是不是国际投资客的真实购买和度假型居住。

更重要的是,在海南始终没有解决好“卖难”与“买难”问题之前,这本值得警醒的教科书可能暴露的,还不仅仅是海南农产品产销体系的不完善、种植及上市信息不畅通,而是必须在结构调整中学会建立保护原住民的利益,通过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实现岛内与岛外人士的共荣共损。毕竟游客们不愿看到别墅林立与“三块一碗粉”的恍若隔世。

当然,如果一个地方连帮农民卖辣椒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好,甚至有劳总理的批示方能为椒民排忧解难。那么,即便卖了多少套房子也是一种“海市蜃楼”。(作者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部主任)

">
面对蜂拥而至的炒房客,三亚终于想出了一招:一张身份证只能买5套房。

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表示,部分炒房团动辄就购买了十多套房甚至更多,三亚市的此举意在防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过度炒作。

这一招很牛,照李局长的意思,一下子就能把炒房团的炒房量减少了一半还多。三亚市民可以松一口气了,这一来过度炒作就没了,房价也不会涨上了天。可炒房客躲在一边偷偷地笑:身份证这玩艺儿,咱多了不敢说,凑个十本八本的难度不大。原来闹半天还是想炒几套房就能炒几套,白紧张了一回。

海南最近的楼市很热闹,热闹是炒出来的,有公开资料称,目前三亚市场已售楼房中,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一些人定了房当天就在门口加价卖。就这场面,政府本来应该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来降降虚火,不曾想耍了一记“花枪”。

如果说政策是风向标,“一个身份证限购5套房”又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表面上它是在打击炒房行为,背后却在向炒房客暗送秋波。如果冲着三亚的风光买房度假休闲用,一套足矣。买个四套五套明摆着就是为了炒一把。现在政策一下子把界线定为5套房,不是鼓励和纵容是什么?据说现在连一些开发商都害怕了开始限制炒房,政府部门的觉悟真还不如开发商。

想抑制炒房风就拿出点真格的,别用这种只配扔进厕所的红头文件来充门面。靠“一个身份证限购5套房”就想抑制炒房?傻子都想得到结果。政策制订者当然不是傻子,但他们有自己的考量——三亚老百姓面对这阵子楼市虚火很冒火,这股子民意不理不睬说不过去,但要让他们放弃掉这红红火火的大好局面和节节攀升的GDP数字也是万分不舍。既要保住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又得对民意“意思意思”,这种矛盾心理下,“四不像”的政策应运而生。类似的政策并非三亚独有,前段时间,南京出台过“开发商捂盘最高罚1万元”,两者可谓交相辉映。

在所谓政绩和民意之间,官员的天平很容易向前者倾斜。这种倾斜也表明,对于官员考核我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民意所占的分数过低,远不如一堆经济数据有说服力。什么时候尊重民意不再是一句空话,官员才不敢拿出“一个身份证只能买5套房”之类的政策来糊弄人。

">
三亚的房子热得烫手。海南省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2月2日披露,称该局已于上月底下发关于抑制楼市炒作的通知,准备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购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买5套房。(《扬子晚报》2月4日)

一张身份证只能买5套房,这是三亚重拳出击抑制楼市炒作。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通过后,当地房价暴涨,三亚更是明显,某楼盘甚至一天涨价50%。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三亚已售楼房中,投资投机性购房达80%以上。面对此般“喜人”景象,开发商自然乐得赚个盆满钵满,投资客也幸福地看涨,只苦了当地未曾来得及或未能买房的市民,自然怨声颇多—独独当地政府的姿态复杂得很:房地产是支柱,涨落都关乎GDP,涨多了固然高兴,但民生层面又说不过去,不抑制这种非理性增长就显得枉负责任。

百般纠结,终于祭出这个“一人只买5套房”的禁令。禁令一出,众生哑然。“一人只买5套房”,还不如说“炒楼打屁屁”、“炒楼刮鼻子”可爱。随便弄个身份证,就能以5套的倍数大肆购楼。这个政策顶多也只是提醒那些准备去三亚炒房的爱房人士:以后去炒,得多带几张身份证!想了半天,我实在没想不通:为什么一张身份证买5套之内就不算炒房,难道一人住5套房才叫合理需求?于是有人说,这政策可以拿到春晚去压轴了。但显然,我们低估了这貌似滑稽的抑制政策的“醉翁之意”。


一方面,这个政策披着“抑制炒房”的外衣登场,不管老百姓捧场还是砸场,起码形式上回应了民意,也堵住了那些对炒房深恶痛绝的人士的嘴,政府责任这一关算是过了;另一方面,“一人只买5套房”类似于电视直销节目中声嘶力竭的忽悠——只剩下最后N组备货,先到先得!

尤记得2008年,当地政府官员就曾表态,“把三亚的房子贱卖了是一种犯罪”,及至眼下与房子专门打交道的部门,出台如此“抑制炒房”的公共政策,恐怕不只是一个笑话吧。海南要建国际旅游岛,但正如经济学家郎咸平所言,“观光区能否成功与地产发展成反比”,比如去拉斯韦加斯就是去游玩,因此,美国政府坚决不允许开发商打着旅游区名义随意抬升房价。回到房子问题上来,房价让我们愁肠百结,其实并没有人指望它卖得比水果还便宜,只是长期诡异如斯,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还是温总理说得好,房价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决心”——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决心。对此而言,“一人只买5套房”也许是个值得玩味的范例。

">
海南省三亚市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李洪海2月2日向媒体披露,该局已于上月底下发关于抑制楼市炒作通知,准备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2月4日《扬子晚报》)

不可否认,三亚市抑制炒房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及时的。但是,“对前往三亚购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购房的措施,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的政策却显然是打错了板子。

限制外地人买房、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购5套房没道理。市场经济了,房子也是商品。既然商品房是向全社会公开发售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买。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买家有这个消费能力,买多少是他的自由——没有一部法律规定公民在一个地方买房套数的上限。

先不说三亚市的这个政策于法无据,即使是“于法有据”也难以真正起到抑制炒房的效果。炒房者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出若干个对策——无论谁,只需要携带多个身份证(七大姨、八大姑甚至更多的)或者请别人代劳,就可规避该数量限购政策。而要想稳定房市,需要政府行之有效的调控政策,而不是这样无法落实的“政策秀”:

房价为什么会高?我认为最简单的方面就是:一是政府对卖地财政的渴望,二是政府唯GDP论英雄。各地“地王”的争相涌现,房价不高才怪。也曾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GDP主义是房价上涨的深层次推手——如果房价不能升值或升值空间很小,还会有人炒房吗?房价还会高吗?

“一证只能购5套房”的政策颇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实际上,只要抑制住政府的利益诉求和政绩饥渴也就抑制住了房价。房价高企的现实是民众难以抹平的悲怆,受伤的早已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群。房价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住房首先应是社会政策,其次才是经济政策。这就要求政府不能以牺牲民生福祉来追求高GDP,不能以全社会的长期痛楚来满足短期的快感。卖地财政必须得到制止,而类似“某楼盘甚至创造了一天之内涨价50%的‘奇迹’”的非理性暴涨也需要及时干预。当然,这就看我们有没有釜底抽薪的魄力和壮士断臂的勇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