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网站有关此消息的报道

近日,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美元。这则新闻经报道后,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一时间,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公众因何为巨额捐款而焦虑

其实,看到这则新闻,可能很多的情绪都很复杂和纠结。甚至,我们很难立场鲜明地站到“正方”抑或“反方”的立场上,来考量巨额捐款给耶鲁大学这一事件。因为,张磊自由支配自己所赚的钱,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捐给耶鲁,抑或是北大、清华,我们都无权干涉,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丝失落,甚至是埋怨:这钱要是捐给中国的大学该多好!在失落之余,我们还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不但是对8888888美元巨额捐款“流失”的焦虑,更有对人才流失的一种焦虑。因为,像张磊这种人才流失现象,并不是个案。

比如,2009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曾透露,1978年以来,中国共有139万人以公费和自费等方式出国留学。在所有出国留学者中,目前只有39万人返回中国,占总数的28%。

中国留学生回国率低于30%——这个现实,显然才是问题的实质,才是公众对于张磊巨额捐款耶鲁大学焦虑和纠结的核心所在。而张磊巨额捐款耶鲁大学事件,只不过是中国留学生人才流失现象中又一个引起争议的个案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将人才流失上升到国家危机的层面。大量的人才流失,对增强国家竞争力不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所以,套用一句流行语,哥焦虑的,不是8888888美元,而是人才。而这,才是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引发争议的根本所在。(西安晚报:石敬涛)

下一页:国内学校靠什么赢得学子捐赠


国内学校靠什么赢得学子捐赠

张磊对“改变了他的一生”的耶鲁大学如此情有独钟,与对国内母校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在慈善助学方面,质疑张磊“肥水不流外人田”无疑有些狭隘,也有偏离公益慈善事业意义之嫌,但国内大学“慈善竞争”的旁落,很难让人相信这仅仅是张磊的一念之差。

大学教育并非义务教育,担当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作为捐赠者,会有自己的选择倾向,能够影响捐赠者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外乎那么几个,比如学校的教育潜质,比如善款的有效利用,再比如捐赠者对母校的感情。

就学校教育潜质来看,近年来国内大学发展充分体现了“规模效应”。2007年,时任教育部长的周济曾坦言,全国高校债务高达2000亿元。庞大债务的形成,主要因为一些高校贪大求全,盲目建设,在高校硬件设施发展的背后,不少人对教育质量的下滑深为忧心。

其实,最可能左右捐赠者抉择的当是善款的流向。捐赠者当然希望善款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效用,而善款能否被有效利用,既要在资金分配上尊重捐赠者意愿,更应在具体实施中,尽可能让捐赠者掌握善款用途的第一手资料,让捐款捐物被合理运用。

当然,学校如果更能激发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更能令一个学生留恋,学生的感恩之心自然会油然而生。张磊捐赠耶鲁的善举应为人称道,也应引起国内教育界的反思,到底是什么成为阻碍捐赠者反哺母校的障碍?这不仅仅事关赢得学子的反哺捐赠,更事关高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所在。(西安晚报:禾刀)

下一页:别问学生捐多少先问母校给了学生什么


别问学生捐多少先问母校给了学生什么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的纪录。”这则新闻引起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的钱无可厚非。(1月10日《环球时报》)

其实在探讨是否应该捐赠或者捐给谁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校友的捐款率是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度。

据我所知,在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上是私立大学,他们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校友的捐赠和学生的学费。比如哈佛大学在金融危机前的校友捐助基金达到380亿美元。而我们的大学,每年究竟有多少校友的捐赠收入或者对学校本身有多大的认同度?可以说,我们的捐赠是相当少的,当然这也与我们国内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美国那样的程度有关,但这也反映了学生对于国内大学认同度低的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大学竞相攀比,追求规模重于质量,后来的本科评估,开始重视质量,但多数流于形式,而不少大学自身的发展,经济上早就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而随着就业问题的凸显,甚至出现学生“被就业”的丑闻。试想,“被就业”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能高吗?怎么可能会想到回馈母校呢?

反观耶鲁大学捐赠人张磊,他说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研究者,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反思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下我们中国的大学,给学生实质上带来了什么呢?是否包括我们的名校,又有哪个大学都敢说改变了学生的一生?这是很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京报:姜朝晖)


“中国人向耶鲁捐款”是种鞭策

“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1月8日,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1月10日新华网)

笔者揣测张磊所以将巨款捐给耶鲁大学而非中国高校,或许是因其认为捐款给耶鲁大学所能发挥的效用更大。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大学,不但研究能力与教育水平高居世界高校首位,而且更有一套符合教育事业特点、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制。对其进行捐款,显然能够保证获得更大的教育成果产出,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而反观我国部分高校,其负责人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比如建设豪华建筑包括奢侈的校门等,在这种情形下给中国高校捐款,让人担心所捐款项不能被用于教育事业本身。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还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现象,严重制约科研能力与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在官本位体制盛行之下,所捐款项究竟能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上发挥多大效用,也让人怀疑。当人们对捐赠抱着这样的担心与怀疑,其向中国高校捐款的积极性也就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磊的捐款行为值得中国教育界“反省”,将类似张磊这样的捐款行为当作对自身的一种鞭策,鞭策自己在教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改革,并藉此而使中国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 (广州日报:魏文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