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又被骂了,可能是这次玩得有些过火了。
笔者也是“90后”,在我看来,这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自信张扬,桀骜不羁等特点的具体表现。不难看出,照片中的女大学生拿骨骼摆拍只是为了“好玩”。对死者不敬是有的,但看不出有丝毫恶意。这与古时伍子胥“出其尸,鞭之三百”等行为不具有可比性。“玩尸女”所玩的也不过是常人眼中人体骨骼的神秘,不是为了“玩尸”而“玩尸”。
求新求奇是年轻人的共同特点,不止是“90后”,各朝历代的青年人总要做些引人注目的事情来告诉世界自己的存在,释放些青春的活力嘛。如果这些现象“令人堪忧”,甚至“引犯众怒”的话,我可以拍胸脯保证:叔叔阿姨们,你们的担心有些多余的。敢问当年被报纸披露“当众接吻”的“70后”们,现如今是不是都已成长为“为害一方”的“坏叔叔”和“坏阿姨”?
当然,拿死者尸骨恶搞拍照肯定是我们的不对。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玩尸女”都已触及对死者的尊重以及职业道德的底线。被骂挨拍,自是理所应当。但媒体中“未来医务工作者素质堪忧”的断言,就似乎有些小题大作的嫌疑。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否定整个群体的素质,不能因为当下的不如人意就断言未来的前途渺茫。
骂我们可以,但不要对我们失去信心。
人常说,关键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生活中也不乏许多“老兵油子”样的人物,平时吊儿郎当,关键时刻顶得上去。笔者与同龄人确实比较“爱玩”,但在孰轻孰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是清醒的。之前汶川地震中舍己救人的小英雄们,奥运会志愿者中的在校大学生们,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难道这些“英雄”们平时都是慎言慎行,严谨拘束吗?我看未必。
回到“玩尸”事件上,这次我们是有些玩得过火。我们接受批评,也愿意改正我们言行中不当之处,但不要动则对我们未来前景堪忧。我们是优质潜力股,请宽容对待。
">
玩尸女
近日,一篇名为《某医大惊现“玩尸女”》的帖子走红网络。发帖人上传照片曝光重庆某医科大学学生的“雷人”行为: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学生手持人骨,在镜头前面摆出各种Pose。更有甚者,头上顶着颅骨当“皇冠”,面对着镜头却一脸笑容。而旁边却没有一个老师。 (引自12月8日 红网)
对于学医的学生而言,解剖是一门必修课;在这门必修课上,“尸体”又是必须去面对的“教材”。面对着尸体,对死者的态度无疑是要慎重的,而重庆该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将“教材”变成了玩物、将慎重变成了轻浮。他们在玩弄尸骨的同时,也玩弄着对死者本应有的尊重。
许是第一次接触尸骨感到新奇,许是想通过“玩”的方式来驱除心中的恐惧。但这种“戏谑”的方式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取的。抛去对死者的不尊敬不谈,就一个医学工作者而言,将来服务的是广大生理及心理都急需救助的群众,你现在便对尸骨不尊重,试问将来还会有怎样的态度去对待活人呢?
诚然,“玩尸”除了是学生本身的“不懂事”外,我们不难看出,这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必须穿白大褂、戴手套”;“操作真实的骨骼时都需要先对尸骸静默;学生操作尸体时,得有老师在旁指导。这些要求几乎是全国各大医科学校里面明文或不成文的规定。而在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尸骨可以不带手套就碰触甚至玩弄、相机可以随便带入,而看不到的却是一个老师。在管理如此宽松的地方,这类“玩尸”行为不发生才怪!
不管是学生的问题,亦或是学校的管理问题,校方无疑是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的。因为学校除了要为管理不妥埋单,更是要对学生的德育问题负责。一旦发生“不和谐”之事,社会舆论总是喜欢将“长枪短炮”、“ 笔伐口诛”对准着新闻当事人。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有素质高低之分,但在校园,尤其是医科大学这种专业性质极强的地方发生这类有悖于职业道德、有悖于社会伦理的事情,敢问这跟学校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没有一点关系吗?
其实,“玩尸”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学校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兀现的是道德教育的漏洞与社会各个层面的管理漏洞。而作为育人的学校对此的漠视,无疑使得这种境况在社会这个范畴无限扩大乃至雪上加霜。比之于对死人的不尊重,更可怕的是对活人的不尊敬。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日,医德和管理的缺失给患者带来的无疑是致命一击,这也就是为什么“左腿骨折,右腿开刀”、“医生手术自拍”等医学事故屡见之于诸报端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