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之风:装修精美,公寓设计,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而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12月6日《工人日报》)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并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老龄化社会给我国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家庭养老困难增大,社会化养老需求不断增大。可是,与巨大的养老需求相比,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养老机构远远不足。相对于价格较高的民办养老院,公办养老院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仍属收费性质,且由于数量少、接纳人数有限等原因,若老人的子女没有经济能力,或是孤寡老人,想进入养老院养老仍非常困难。

要改变这种状况,亟需政府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建设大批价廉物美的养老院来满足社会需求。可一些地方却恰恰走向了反面,将服务对象锁定在“富裕老人”群体,以有限的公共资源、资金兴建豪华养老机构,这对本就难以解决的社会养老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政府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养老制度,并使这种养老制度惠及普罗大众,泽被天下苍生,不仅关系到“鳏寡孤独及废疾者皆有所养”社会理想的实现,而且关乎社会公平和公民福利的维护。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建敬老院在面向全体公民的基础上,更应兼顾弱者,这也是政治伦理的必然要求,社会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豪华养老机构不能由政府来建,也不能把它交由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操控。

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建豪华养老机构,恐怕是所谓的政绩观念在作祟,把养老院当成了展示自己政绩的景点,而不是为民服务的设施,甚至将此作为赚钱的工具。但是政府不能成为富人群体的代言人,更不能为了赚钱而不顾基本的公平问题,我们希望某些地方政府能真正面向大众,关乎民生,能更多地为广大普通人群“雪中送炭”,而不是为高收入者“锦上添花”。

">
建这种豪华养老机构,其实是权力和资本玩的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养老机构只不过是权力的门面,资本的推手,它和整个社会所关注的基本福利养老扯不上关系。

12 月6日《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风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而且这些养老机构要么完全公办,要么享受土地、财政补贴、用水用电等各种优惠政策,结果却只能满足少数有钱人的养老需求。

一边是基本养老机构紧缺,大批急需享受社会养老的人欲入其门而不得,一边却是地方政府把有限的资金或资源用在建设或扶持豪华养老机构上,只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需要。这很难不让小老百姓产生疑问,这是为谁建的,又是谁建的?

据报道,浙江绍兴某豪华养老机构占地125亩,投资近1亿元,内设豪华老年公寓房258套、高标准床位168张,绿地、公共活动中心、购物和休闲设施、餐厅和门球场、地掷球场等近5万平方米。如此养老机构是为谁而建?即使隔着层“养老”的窗户纸,明眼人也自能悟出其中滋味。

据了解,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还是企业主导的大型养老机构建设,很多企业都千方百计削尖了脑袋钻进来分得一杯羹。就像开发高档别墅一样,很多开发者只是借建造豪华养老机构打擦边球圈地。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眼中,无论是建造一所别墅,还是建造一个养老院,只要能圈得土地,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所谓的养老机构不过是一张画皮,是房地产经营者寻求利润突围的一个变种。对于究竟要发展多少养老机构,发展什么样的养老机构他们毫不关心,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拿到土地。这些养老机构打着老年公寓的旗号,实际上却变成了为少数富裕老年人服务的房产开发。如在湖北武汉,曾号称“华中最大养老公寓项目”的华威老人院在占用的200余亩地中只有70余亩用作正途,其余的都装进了开发者的腰包。

建这种豪华养老机构,其实是权力和资本玩的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养老机构只不过是权力的门面,资本的推手,它和整个社会所关注的基本福利养老扯不上关系。如果地方政府一味鼓励建设这样的豪华养老机构,那些由民间投资、面向普通人的养老机构就很难得到应有的扶持。这可能诱发养老市场失范,导致社会急需的普通福利养老机构难以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