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今日评论热词 >> 人格证书
核心提示:近日,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一份“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方面。上海交大为学生开出“人格证书”,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乃至人格锻造,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造就力。

近日,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一份“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方面。该校也意识到准确描述学生“人格”的困难性,所以将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才出台考核方案。(见11月11日红网)

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对于人才很重要,但是人格能不能量化,能不能给大学生的人格分级,该不该给大学生的人格发证书,一直有人争论不休。

会推动大学生

塑造阳光人格

一个人如果具有崇高稳定的人格,他的事业和作为就能充满慷慨正义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刚刚仙逝的钱学森,为了回归祖国,历经五年艰辛,尝尽无数苦头而不改初衷。所以,培养、熏陶青年人具有阳光的人格,应该是全社会和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对人格的雕琢责任,比分数和升学率要大得多。

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教育,只管分数,而对于道德发展、精神发展乃至人格构成,看得非常轻。据报道,高校大学生咨询中首位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约占84%,而在人际关系中占首位的是社交困难,约占57%;大中学生抑郁检出率高达18%、36%。这些“人格感冒”都需要引导大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业的同时,也完成“人格学业”,成为“阳光青年”。

上海交大为学生开出“人格证书”,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乃至人格锻造,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造就力。(文/雷泓霈)


环境才能塑造人格

颁证书是哗众取宠

人格的塑造,要在一种健康氛围之下,通过潜移默化形成。大学要铸造学生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人格,就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人格高尚的大师,在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熏染下,在各种价值观的激荡争鸣中,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锻造。这是大学精神对学生人格的最良好的塑造。

反观当下的高校,楼倒是越修越高,大师却越来越少,校园环境越来越奢华,学术氛围却越来越淡,教授导师越来越忙,给学生上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与此相适应,教授、校长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贪污腐化事件时有所闻,各种高校丑闻接连发生。

在这种氛围之下,能塑造出什么高素质人才,能塑造出什么健康的人格?高校缺乏健康的“人格”,就只好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培养学生,仿佛指标达到,教育目的就达到。这类做法除了哗众取宠的效果,无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文/瞿方业)

有些人表里不一

评价者很难识别

人格有高下之分,这点毋庸置疑;较之于成绩等显性指标,人格更着重于对人精神价值层面的考量。英国有句民谚,就是:“读书在于培养完全的人格”。

但人格评价,能简单地按加减乘除法则,做量化运算吗?这问题,想起来方便,做起来难。

首先,人格的概念模糊不清,可定性而不易定量。即使将考察指标分层、分类细化,化抽象为具象,也可能引起非议,难服众口。


其次,表面光鲜内心败絮,评价者怎么去识别?都说“人心隔肚皮”,有的人阿谀奉承、善说好话,有的人为人耿直、沉默寡言,考评者交往不深或识别有误,考核结果能做到公平吗?

更可怕的是“人格考核”可能又异化为学生的“应试任务”,成为新的“语数外试卷”。为了拿高分,有些人投机钻营,甚至走后门,最后没造成学生人品提升,反使“校格”沦落。(文/佘宗明)

对人格进行考核

程序要严格设计

人格很重要。康熙说,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相信交大的技术能力,只是要提醒睿智的交大,人格这东西就譬如友情爱情,是很重要,但是真要论斤算两起来,要么会搞成行为艺术,要么会让本来美好的概念市侩化、庸俗化。

“人格证书”真要较真,还绕不开三个问题:

一是谁来认定学生的人格?人格是个比分数更敏感的问题,要设计程序,保证事关公民权利尊严的“人格认定”不会出问题。

二是如何保证其可信度?如果学生被认定为人格较差,哪个单位敢要?而如果个个人格良好,这样的认定又有多大意义?

三是学校在人格认定上有多大权力?人格这东西,上下铺的同学可能比常年难得碰面的校领导和教授更有发言权吧―――但如果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公信何在?而如果专家领导插手,莫非他们会“隔空判人格”大法?(文/宋桂芳)

">
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人格证书”所包含的内容初定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上海交大也意识到准确描述学生“人格”的困难性,所以学校会经过多层论证及检验,最终出台考核方案。(11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让人想不到的是,网友和评论人士对上海交大此举的态度完全是“一边倒”,几乎无人赞同,甚至有评论者直称“上海交大给学生发‘人格证书’是草菅人格”。他们质疑和批评的焦点集中在“人格证书”的可操作性上。但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上海交大的“人格证书”制度尚未开始实行,至于如何操作,还处于设计阶段。该校校长张杰就坦承:“出台‘人格证书’的时机还不成熟。”既然上海交大还没确定如何颁发“人格证书”、对学生人格如何评判,批评者们又为何颇具“前瞻性”地要将“人格证书”一棍子打死呢?

其实,“人格证书”最终成与不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颁发“人格证书”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这两天,在大师钱学森远去之际,“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上海交大拟颁发“人格证书”的消息在这时候公布,或许只是巧合。但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将拟颁发“人格证书”的用意归结为,“我们需要许多有创新能力的领袖人才。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培养人可能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这,不正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吗?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上海交大通过向学生颁发“人格证书”以体现对人格素质培养的重视,并没有错。当然,“人格证书”在操作层面上十分不易,但如何完善人格评判机制并落实到一纸证书上,这是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事情。笔者所关注的是,人格或将作为与知识、技能平起平坐的培养要求出现在高校里,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吗?

在大学培养体制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道德人格三者孰轻孰重,无从考量。但从现在绝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培养方案来看,理论知识仍是第一位的,实践技能正在受到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唯有道德人格培养,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上海交大拟向学生颁发“人格证书”,起码证明人家意识到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不论其最终能否操作成功,我们都不该横加指责,更不该在它还没实行时就将其全盘否定。

">
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日前称:“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据11月12日《重庆晚报》)

看起来还真煞有介事的!

我想起白居易《放言》中的几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此诗也曾被后人“移赠”于“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后却做了大汉奸的汪精卫,由中可见的是人性的复杂和人格状况变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所以如去年福建武夷山市行政执法局长吴某拿为公众所看不见摸不着的“党性”“人格”给下属担保“绝对不会打人”,也就被讥为无稽之谈。

一个人的人格状况,是其个性、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社会阅历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只有熟悉者能够略知一二或者深谙三味。而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可能是和校方直接打交道;所以尽管校方称将通过“班委会考评,或者学生‘互评’及‘自评’”、“学院、社团……初评”等方式作出“人格评价”,但可想而知,因为间接,也无从“精确制导”。而虽据称“不可能出现‘85’或‘100’这样具体的量化分数,有可能采取等级制,如‘优秀’、‘良好’等……或者是合格或不合格这样的表现形式”。但既囿于对人性的复杂和人格状况变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的忽视,而也显然是在把活生生的人作静态的“物化”处理。


其实,一个人的人格状况如何,归根结底是一种道德范畴评价;而道德,是重在自律而非他律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不难想见这“人格证书”可能会对就业等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强化他律的意味也就呼之欲出,而与道德重在自律的本质是在渐行渐远……属“剑走偏锋”了。

设若一个学生给评为人格“不合格”,那还真不啻是在道德上给宣判了“死刑”。这也令人想起晋代周处“浪子回头金不换”、三国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大学生无疑还涉世未深,尚未正式踏足社会,要走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即便谁曾有过什么道德瑕疵,也有民谚曰:“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判人人格“等级”,无疑是看问题的“发展的眼光”缺失,是在“门缝里把人看扁”,甚至涉嫌在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既然如前所述大学教育宗旨之一在学生独立健全、人格之塑造,那么又当是如何塑造呢?我想起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组织“进德会”,会员分三种,甲种“不嫖,不赌,不纳妾。”,乙种加两戒,丙种再加三戒,既照顾到“芸芸众生”个体的差异性,又是否入会悉听尊便,虽“公定罚章”而不入者概不受限,说白了,也就是一句话:“身正为范”;而绝不是既勉为其难、又高高在上的做起那“道德判官”。

">
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上海交大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11月9日告诉记者,这样一张“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11月11日《法制晚报》)

相信上过学的人都能回想起来,在中小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个操行评语的,其实与这个证书的意思也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东西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相信大家心里都基本有数,自评与互评大致相当于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而我们这里自我批评的时候不会太多,倒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很是常见,大家都是“人格闪亮的一代人杰”是指日可待的胜景。

问题的关键,倒还真不在于是否需要这个“人格证书”,而是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这种看上去很正常的东西评价着,往往到了这个年岁,依然只能觉得这事儿不对,但不知到底哪里不对?学校是否有资格做个“精神科大夫”,从而在这个人格证书上注明你的心理素质?还是学校有资格审核你的人际关系,并加上一个什么指数,然后像股指一样公布出来?又或者是学校有资格像个牧师似的,对你的价值观说三道四?

这些怀疑都是可以的,但我们更该怀疑的是,到底谁有资格来规定什么是“人格”,并且按照大家都能认可的方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尤其是成年人,因为大学毕业怎么说也是应该成年了。如果把问题延伸到这一步的话,相信任何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会说:没有人或者机构有这个资格,我的人格不需要别人去打分。

那么为什么会有一家学术机构,能够这么自信满满的冲出来做一件连没有读过大学的人都能知道不合适的事呢?我想,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权利”二字,而且从来没有从这二字上得到过约束吧。

">
上海交大要给毕业生派发“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人格很重要。康熙说,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其实这话大家都清楚,所以事到紧要关头,有人动辄就脱口而出“我以人格担保”,实在不济,还有更震撼地拿“人格”的兄弟“人头”担保的。比如,此前有国脚以人格担保绝对没有竖中指——尽管据说有上千球迷及多名记者现场目睹了这一丑陋行为;再比如周老虎事件中,“人格”从开场的震人心魄到收尾的贬值跳水。正史野史都告诉我们:人格就像股市,没有变成垃圾股套牢你之前,个个仿佛都牛气冲天。

我充分相信交大的技术能力,说这些,只是提醒睿智的交大,人格这东西就譬如友情爱情,是重要,但是真要论斤算两起来,要么就会搞成行为艺术,要么就会让本来美好的概念市侩化、庸俗化。“人格证书”真要较真,还绕不开三个问题:一是谁来认定学生的人格?想当年,那么多专家教授都会将“汉芯”看走眼,什么样的程序设计才能保证“人格认定”不会出问题?二是人格本是个动态的虚指,一旦实化,如何保证其可信度,如果学生被认定为人格较差,哪个单位敢要?而如果个个人格良好,这样的认定又有多大意义?三是学校在人格认定上有多大权力?人格这东西,应该是上下铺的同学可能比常年难得碰面的校领导和教授更有发言权吧——但如果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公信何在?而如果面都见不到的专家领导插手,莫非他们要提前修炼“隔空判人格”大法?

我以为,大学在人格问题上是应该少说多做,不要老想着像牙防组一样忙着派发认证牌牌,而应该以身作则,营造并教化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人格的濡染与影响需要更多的高校拿出“母校”般的情怀与智慧,塑造学生的人格。至于“人格证书”,还是洗洗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