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大学还是读技师学院?如果要做这样一道选择题,恐怕99%的人会选择前者。原因很简单,国内第一学府的门槛高于任何一所技师学院,其名誉地位也是无可比拟的。 昨日,@中国青年报在其“职业教育”版上登载了一篇“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的文章,详细披露了北大学生周浩3年前退学北大、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传奇经历。来自青海的周浩,显然就是那另类的1%。 2008年,周浩以660多分的成绩成为青海省理科前5名,他听从父母意见报考了北大生命科学专业。但从小喜欢捣鼓东西的他,对这个专业没兴趣,反而觉得“痛不欲生”。 一般来说,要想解决这类矛盾,可以通过转专业的方式来实现。不过,转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转去的学院和所在院系公共课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转专业”。不仅如此,许多高校还设置了转专业考试,将转专业提高到一定门槛,避免造成大规模的专业流动,这也使不少人无法如愿以偿。 如果周浩当时能转到工科学院,或许也不会有这出“戏码”。那么,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呢?其实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理论课程同样很多、实践类课程只有本院学生可以上。网友@Shelia一叶石质问道:“为什么不给他提供一个平台,转专业不行吗?难道每个大学生都值得这么耗费,就不能好好尊重学生的兴趣?这反映的是政策上的问题。” 经历一番激烈挣扎,周浩做出了别样抉择——“2011年冬天,周浩收起铺盖,从海淀区到了朝阳区,从北京大学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这其中的阻力,最大的来自于父母。像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周浩的父母愿意享受北大耀眼的名号,认为它一方面标志着智力和努力的阶段性结晶,另一方面预示着“钱途”滚滚的远大前程。不过,中国父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面对儿女的兴趣和前途之时,他们在一番挣扎后还能够理性地做出退让——周浩的父母或许意识到了当初强迫儿子的问题,同意他转学。 幸运的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上发现了周浩,他已经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抉择——摘下名校光环,同样能活得精彩。历经曲折终见阳光,评论员@刘著民给周浩点赞,“找到自己喜欢的,能自主选择自己人生路,在目前这个物质至上、爹妈至上、关系至上、面子至上的社会,实属难得。” 退学北大读技校,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更深层次地想,似乎还有不少名校学子像周浩一样,从一开始就被推上错误的道路,有违初心却无可奈何。正如@思想狗所言,选专业时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父母要求的;毕业工作不是追求自己喜欢的,而是追求稳定的。“多年后,我们都在感慨梦想总是遥不可及,却不曾想过当初的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是当初的选择,以前的你决定了现在的你,杀死你的不是此时的现实。现在的身不由己,你是从一开始就选择逃避。” 如今,谈梦想成为一种风潮,然而却有太多人从一开始就错过了梦想。周浩却坚定地拾回梦想,转去更适合他的技师学院。不过,技校固然是一个去处,但当前社会对职业学校的隐形歧视,还使得不少学生对其望而却步。而技校甚至已经异化成一种狂欢的戏谑——比如,有不少网友调侃“为什么不转去蓝翔?” 从大家对职业教育的戏谑,可以看出当前民众对现代教育存在认知误区。在国外,不少优秀的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同时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网友@乖巧的智齿君对比国内外的差距,感叹道:“这只能反映出当代大学教育的缺陷,实践条件缺失。优质教育资源都分布在大学,优质教育来源的第一志愿也都填在大学,可是在人才培养构成和分配方式方面的短缺,实在浪费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这位年轻人的“荒唐”做法。经济学家@王福重列举的3个观点,在一片鼓舞声中显得格外刺眼——“1.年轻不懂事;2.对高中以上水平的教育没有理解力;3.会后悔的。”对此,媒体评论员@彭晓芸却不以为然,转发反驳道:“这孩子很好啊,你这是成年人的功利与虚荣作祟吧。” “毫不后悔”的抉择似乎还待检验,但周浩的事例无疑是一个绝佳样本:教育的目的、途径与方式,是否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吻合?如果出现撕裂和冲突,又有多少人能忠于本心,打破陈规,在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下实现自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