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本月底,我国芯片银行卡的使用将告别“刷”卡转向“插”卡,明年将逐步停止新发磁条银行卡。目前,银行卡换“芯”正在加速,然而全国银联磁条标准卡存量达34.42亿张,据核算,银行换“芯”一般要收取3至20元不等的工本费,也有银行称,换卡业务最高收费40元。而这笔费用究竟该由谁来买单,迄今仍有不小的争议。 正方:收费换“芯”,别说银行贪心 【对换“芯”的好处,银行和储户可谓“利益均沾”。在此情境下,储户付费换“芯”,其实也是为安全保障升级埋单。】 对于银行卡换“芯”是否该向储户收费的问题,眼下最流行的观点是:安全是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更加安全,成本理应由银行来承担。站在储户的角度,这说法当然会讨公众欢心。但基于银行视角,银行卡换芯,又何尝不是为了储户的切身利益,为什么消费者就不该承担费用呢? 就像有网友说的,苹果出iPhone6了,消费者可否要求苹果免费更换旧机呢?以此比对银行卡“芯”,或许不甚恰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银行卡换“芯”对银行和储户都有利。既然是“利益均沾”,那对应的成本分摊,自然也不能完全转嫁给一方。作为消费者的储户,也没理由当“局外人”。 应看到,央行已特别指出,对存量巨大的磁条卡,将采取自然淘汰的方式,逐步引导商业银行开展磁条卡更换芯片卡工作,不会影响到磁条卡的使用。 所以说,换芯并不是某种单方面的强制交易,有的舆论称之为消费者“被埋单”,也并不准确。要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不愿意掏钱,大可以选择不换,只不过要承担更大的安全风险。因为无涉强制交易,银行卡换芯和更换二代身份证,本质上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国家更换二代证尚且要收费,更何况是银行更换芯片卡呢? 银行卡换芯成本,若基于分摊原则,具体到每个消费者其实没多少钱,在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储户未尝不可承受;而如果全由银行来承担,虑及磁条卡存量,其成本是笔不小的数字,影响银行方面的换芯速度不说,基于“拔毛定律”,其成本最终也必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当然,换“芯”本质是为了更安全,银行若向消费者收取相关费用,就有责任向消费者提供对应质量的安全服务;若换芯后仍出现磁条卡时代的盗刷事件,则银行应承担更大的连带责任。实质上,对消费者而言,比起换卡费用,这才是最重要的利益关切所在。因此明确换芯成本的分担规则外,银行监管部门还应明确换芯后银行的具体安全责任。这样,才能让公众觉得换“芯”换有所值。 □舒圣祥(会计师)
反方:免费换“芯”是银行应尽义务 【银行卡换“芯”,属于银行安全职责的系统性强化,银行理当承担相应成本。对通过国库利息、存贷息差等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来说,这也是拔一毛而利天下。】 对换“芯”成本问题,多家银行已自行给出答案:收取3至20元不等的工本费,VIP客户可免费更换。但该做法有转移技术升级成本之嫌。毕竟,自愿交易原则应是普遍选用的市场原则,银行卡客户自己掏钱换“芯”也应是与银行合意后才可实施的步骤。在缺乏宣传、协商等程序的前提下即进行收费,有违市场常识。而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尽管属于银行自主权利,却也缺少公开程序。 再说了,银行系统升级并不代表此前与银行卡客户之间达成的协议自行废止或变更。此前办卡时用户与银行之间事实上已经签订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除非其中有事先约定,否则增收费用就有单方面变更合同之嫌。 银行卡换“芯”的目的是为了强化银行卡交易安全,这本来就是银行的职责所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有详细要求,这本身就是对商业银行安全责任的强调。银行卡换“芯”,属于其安全职责的系统性强化,银行理当承担相应成本。 有些银行卡用户交钱换“芯”中隐含的逻辑是,作为银行卡交易安全的关联方和受益方,理当为提升交易安全买单,或者分摊费用。但保证交易安全,更多需要通过良好的用卡习惯和遵守法律法规来实现。用户交钱换“芯”不能完全起到替代作用。 事实上,如果银行强行收取换“芯”费用,不仅通过技术升级提高银行卡交易安全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带来其他反效果。已经有用户表示,如果强制收费将不换“芯”,若较真的用户多,必将影响换“芯”的推广速度和覆盖面。此外,强制收费以及差别式收费的做法还隐藏了这样的隐忧:对于客户的交易安全保证,是否因其资产能力而有所不同?不换“芯”的用户未来的安全保障水平是否会下降? 最后,银行能否承担得起百亿元计的换卡成本?答案是肯定的。中间业务本来就是银行的主要增值业务,移动支付手段的兴起再次证明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更何况,仅仅通过国库利息和存贷息差,银行就可赚得盆满钵满。拔一毛而利天下,何以不为? □徐立凡(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