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了35分钟,作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觉。(中国新闻网9月17日)

92岁高龄的院士站着演讲,本身就是一座道德丰碑,而首都多所高校多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们,却成片趴在桌子上睡觉,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这不仅仅是对吴良镛院士的不恭,更是自身道德水准低下的自我暴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胸怀大志、报效祖国是全社会对悻悻学子的热切希望。为什么当今一些学子自我放纵到了这种程度?笔者认为,是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了问题,只重视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轻视了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的教育,从而导致了高学历、低道德问题的发生,导致了积极向上、爱国奉献精神的缺失。

古人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孔老夫子也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青少年的道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道德比智慧、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智慧再高,无德就会使智慧失去光芒;知识再多,无德就会使知识无法发挥作用;能力再强,无德就会使才能害人害己,甚至祸国殃民。因此,我们决不能对“92岁院士站着演讲学生成片睡觉”现象熟视无睹,而应该切实把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位,努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从点滴做起,养成以德为荣的优良品格。

当然,作为学生自己,特别是年龄已经不小、学历已经不低的研究生们,应该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那样: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要把老院士讲的“大道理”看轻了,那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对传统精华的提炼。因此,即使觉得再枯燥无味也应该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在学习中培育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担当,对知识的崇敬精神,对正气的昂扬激情,从而走好人生路,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

近日,一组名为《老院士站着讲 大学生趴着睡》的照片在网上热传。根据所配文字说明,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9月16日中青在线)

说起来,“台上唾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这样的场景公众并不陌生。别说是一场普通的报告会,即便是像两会这样的严肃场合,也经常有媒体抓拍到打哈欠、趴桌上睡觉的情况。但鉴于这一次作报告的是被誉为“中国人居之父”的吴良镛院士,此事还是引起了舆论的广泛热议。特别是按照自称参加了这个大会的@陈亚勋 的说法,包括吴良镛在内的三位院士“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科研”“讲的都很实用”,一时间,对于在场学生“为什么有睡觉的”不理解和指责,渐渐压过对于此类报告会陈词滥调的指责,甚至有人借此一棍子否定如今的研究生。相比前一种指责,这种否定同样过头了。

不可否认,作为我国建筑领域的泰山北斗,吴良镛院士无论是在科研造诣,还是人格精神方面都令人尊敬、值得学习。不过,从此次他演讲的题目《志存高远身体力行》来看,恐怕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宣导,而非专业的学术报告。用时下流行的话讲,这一次的大会报告更像是一碗“心灵鸡汤”。

当然,即便是“心灵鸡汤”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某些身处低谷或者陷入迷茫的人来说,时不时喝上一碗“心灵鸡汤”可以起到提振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不乏诟病之声,但如今书店里卖的最好,微信圈里被转最多的还是这一类的书籍和文章。但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需要“心灵鸡汤”,就一定也有人腻歪这种理想灌输。考虑到此类专门针对“首都多所高校新入学研究生”的报告会,听众并非自愿前来听讲,而更多的是被学校组织来接受“教育”,所以出现有人趴着打瞌睡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事实上,那些趴着睡觉的学生,恐怕并不像有些人指责的那样就一定是不思进取的学渣,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吴老的演讲内容不感兴趣。在别的什么报告会现场,或者换一个演讲主题,说不定他们就是坐在第一排,听讲、提问最积极的那一位,也未可知。

学术报告、名人演讲是大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过来者,我至今怀念那些站在桌子上、挤在角落里聆听报告的美好时光,它让我收获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道理。而对于那些“被要求”参与的大会,则多半已经没有印象了。这个道理能不能套用到这次事件的解释上,我不好说,但对于高校的管理者而言,的确是时候反思一下:过去那种统一组织、命令式的报告会究竟有多少价值了。毕竟,大学生不是小孩子,他们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更有选择听不听报告、听哪个报告会的自由。

从9月16日晚至今,“九旬院士站着作报告、90后学生趴着睡觉”一事持续发酵。对此,现场学生称,对站着作报告的92岁院士吴良镛“发自肺腑的敬佩”,但声音小、语速慢等导致后排少数学生睡觉。吴良镛未正面回应,仅透露报告题目是自己定的,且尽量选择了学生能了解的讲。曾任其科学秘书的清大教授武廷海,则对部分学生睡觉表示理解。(2014年9月18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讲座,下面有人睡着,放在我国现在大学课堂里,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何这件事情却被无限夸大并成为媒体公众热议的对象。主要原因则在于作报告的是一位92岁高龄的院士,而听报告的是一些首都高校近6000名刚考上研究生的天之骄子。

宇宙间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有其原因,但是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仅凭主观臆断,仅依碎片信息,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对当事人口诛笔伐,难免有些有失偏颇。

在网友批评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注意到了那些睡觉的部分学生和站立的教授此二者之间所形成的鲜明、强烈对比,而忽略到了不少细节问题,不妨跟随笔者来一一进行梳理。

其一,有学生反映,吴院士声音小、语速慢。这样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也正常,睡觉也是无可厚非。况且从照片的摄像角度看,大多是从后面拍摄,可能有些学生是趴在桌子上听报告也不是不可能,为何偏偏要给他们扣上睡觉的帽子。

其二,有学生反映,听演讲是学校组织的,“也有被逼去的,研究生听讲座要记学分,至少十次,听完还要签字。”也有在场学生微博透露,辅导员让同学来凑人数,故“听话地过来参加”。这就说明了有些学生来听报告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外力所迫而不得不来。这样不情愿的来,睡觉也是无可非议。

其三,当天同学们吃完饭没有午休,下午1点就赶往人民大会堂。在天气较热之时,没有午休,很可能中午精神状态就不太好,这也是有人睡觉的原因。

综合上述来看,有学生在听报告时睡觉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件事除了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知识之外,还折射出了高校在学术活动的安排、组织上,以及培养学生求知理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单靠学生内修其德就可以解决的。总体来看,对于这件事情,既不能把睡觉的学生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忽视其中显现出来的诸多问题。

  CFP供图

昨日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拄着拐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大批后排的学生却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本来是一条不怎么起眼的新闻,却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只因为新闻呈现出了反差巨大的两幅画面:院士与研究生,老人与年轻人,站着讲课与趴着睡觉,的确十分扎眼。但在对此评头论足之前,有一些基本的新闻事实还有待厘清。比如舆论一边倒批评睡觉大学生之后,有当事人发微博上叫冤,称吴良镛院士作报告时基本没人睡觉,反倒是此后的学生代表发言空洞无物,才有听讲学生打瞌睡。另外,仅有的几张学生睡觉照片都未能反映出整个大会堂内的情况,“一片片”倒下的描述是否站得住脚,也值得拷问。总而言之,媒体报道是否有偏差之处,有待解释。

若院士报告、学生睡觉的事实成立,学生的态度首先就是不对的。有报道称,讲稿是吴老准备多日自己写的,92岁高龄还坚持站着作报告。与这位台上的老者相比,台下呼呼大睡的年轻人显然还缺点尊重。当然也有人为学生开脱,称报告枯燥无趣、没有吸引力,学生睡觉也是难免的。从报告内容来看,吴良镛院士主要从其生平出发,朴素务实地讲了一些人生感悟,其中并没有太多官话套话。退一步说,哪怕对内容好恶可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枯燥无趣”也不能为“睡觉有理”正名。有很多知识本就是枯燥的,否则做学问为何要“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有趣与否来判断有益与否,这不是可取的治学态度。

一场报告会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首要一点,就是作报告的人与听报告的人是否能“对上号”。因此,笔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有睡觉的权力,但应有不参加的权力。按理说,愿意来听吴良镛院士报告的大学生或社会人士,肯定不止大会堂所能容纳的6000人,要是这些人在场,他们会打瞌睡吗?而实际上,这场报告会恐怕并非自愿报名前来,而是学校组织而来。真正有兴趣的人没机会来,没啥兴趣的人不得不来,才出现睡觉的尴尬一幕。出席报告会的人数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来的人是否都带着一颗期待的心而来,而不是无奈被迫才来,这一点组织者最该反思。

遗憾的是,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我们参加的种种报告会、讲座,相当一部分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学校、单位组织动员必须参加,不参加的甚至要扣学分、扣工资、取消评奖资格等。在这种机制之下,参加者不过是人到心不到,睡觉、看闲书自然不在话下。无论是台上作报告的人,还是台下听报告的人,甚至是幕后的主办方,都将其看作一场大家心知肚明、互不揭穿的秀,根本不在乎受众愿不愿意参加、有没有收获,这才是最可怕的结果。

反过来看,实际上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听众爆棚、气氛热烈的讲座,也许主题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共同点是都可公开自愿报名,充分赋予公众选择权。因此,这场尴尬的院士报告会当给我们一些启发,屡见不鲜的“被参加”、“被听课”应尽早休矣,与其强迫那些“要我参加”的人到场,不如让“我要参加”的人有机会亲临现场,才能让作报告的人更有动力,听报告的人真有收获。

【92岁的吴良镛院士作报告,台下学生却成片睡去,这反映的是圈层固化导致的兴趣窄化,是社会共识的越来越难以凝聚,而未必是对大师、知识的不尊重。由此说这代年轻人“不可救药”,有些想多了。】

呦呦君台鉴:

见信如晤!

今天想向你说个事儿:9月16日,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在大会堂作报告,台下六千余名各高校研究生新生中,成片趴在桌上睡去。吴老诚恳已极,谦逊已极,92岁的他,坚持站着用35分钟讲完。须知,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吴老倾心相待,新生们成片睡去,这种对长者不敬,这种对学术高峰麻木无感,岂不令人心痛?

这一代年轻人,奇葩着实不少。这两天,某名牌大学历史学院一位同学就和我说,在他开始上研究生课时,被生生惊呆了:一位史学研究生,把竖排书籍横着读;《明史》课上,教授安排同学们课前购买或借阅二十四史正史,结果上课时,有同学带来的竟是某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明史故事》!他对绿皮点校本二十四史闻所未闻。

这位同学大为困惑:他们十几年的书是怎么读的?为何就失去对知识与学术的敬畏?这一代年轻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无可救药了吗?

从“成片睡去”的一张张照片上,我看到了一个个“信息茧房”。要看到,如今转型中国恰遇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崛起。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同时,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层与群落。这些圈层和群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话语体系。人们越来越只爱听自己想听的声音、看自己想看的图景。信息多了,沟通方便了,但孤岛也越来越多了。人们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沟通,关心自己的事情,沉浸其中,很少有兴趣、有精力去接触、讨论、钻研其他领域的和公共领域的事情。

于是,圈层固化、群落极化,圈层与圈层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在此背景下,即便吴良镛是建筑大师,是科学高峰,台下六千多名年轻学生,如果对建筑无感,对科学迟钝,只关心发表本领域论文,只关心未来工作福利待遇,麻木地睡去,也就不可避免了。

“信息茧房”的出现,不仅使得吴老精心准备的演讲被睡觉屏蔽,也说明主流化共识越来越难以凝聚。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但这些“趴下”的年轻人,真的像网上所批判的那样“敬”字缺失、不见“大师”吗?我并不那么担心。

这次“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其特定的价值承载,但也要看到,之前有不少报告会动辄倒鸡汤、搞教条,弄得不少学生已心怀警惕;以至于,当吴良镛先生真情实意地与其交流人生顿悟的时候,很多人已预设了心灵隔离墙。

再者,该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其实也可改进:比如,主办方事先采取以研究生资格主动领票制,以吴老的号召力,感兴趣的人想必会群涌而至;为避免后排听众看不清,还可以更合理地设置大屏幕;在时间安排上,也更讲究等等。如此一来,睡觉的人想必会少些,而吴老一番苦心,也不会就此被辜负。

实质上,今天的大学里真实情况是:凡是像样的讲座,要抢座占座,同学们踮着脚、仰着脖子听几个小时的场景,比比皆是。种种景象让我确信:这一代年轻人的求知欲望,并不弱于他们的前辈,且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两代学人的知识准备、社会的经济准备,现在这代年轻人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而这,若辅以更接地气的网络化表达方式,想必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致。

所以不要着急,不必担心。随着时代变化,我相信学生们会走出一个个“信息茧房”,而他们对大师的尊敬、对学术的敬畏,也不会轻易“趴下”。

你觉得呢?

顺颂 大安!

□鹿鸣(媒体人)

【一些策划味道浓厚的新闻报道,在博得了网民关注的同时,却成为模糊信息的扩散器和网络浮躁的推动器。这种策划新闻表面上看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由其人为制造出的矛盾,让不同群体之间的宽容越来越少、误解越来越多,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向6000余名新入学研究生作题为《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主题报告。有网络媒体报道称,就在吴老站着作报告的35分钟内,后排听报告的研究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九旬院士作报告,学生睡倒一片”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发酵,引发热议。(相关报道见9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睡倒一片”的新闻见诸网络后,迅速激起众多网民的不平甚至是愤怒,一时恶评如潮:学生素质低下、不懂尊师;不修身,何以修学业等等。甚至还有这样极端的评价,“对师道缺乏起码尊重的研究生,很难想象他们能敬畏人类的良知,招这样的研究生有意义吗?”激动的不止网民,在一番“以小见大”的讨论过后,有网络媒体对事件给出这样的定性:“院士站着讲,佩服!研究生趴着睡,可耻!”

一则事实存疑的新闻报道,何以引出网上众多上纲上线的批判?一边是九旬老人站立35分钟,一边是青年学子呼呼大睡……报道中出现的由年龄差别、行为差别而产生的强烈矛盾冲突,无疑发挥了火上浇油的重要作用。

具体分析有关新闻事实,“学生睡倒”的新闻报道有图有真相,乍一看确凿无误。但是,学生睡觉和院士演讲,两件事是否同时发生,从图片中无从得知。退一步讲,即使演讲时有人睡着,具体人数在文章中没有准确统计,因此也难以说明问题。“学生睡倒一片”的报道,没有提及许多同学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的细节,没有深入探究一些同学犯困的原因——报告会3点开始,而同学们中午12点就在路上。新闻报道中更是过滤了一些关键事实,“吴老上台讲话时,掌声一直不停,甚至有几次不小心打断演讲。”从目前可知的信息分析,所谓“九旬院士作报告,学生睡倒一片”的报道,大致可以定性为“策划新闻”,而所谓“策划新闻”,说得直接些就是人为制造新闻。

从某种意义上看,“学生睡倒一片”这则策划新闻是“成功”的。它从一个普通的会议中挖掘出一个“不敬”的细节,同时忽略全体学生对吴老表达敬意的部分,由此制造出强烈的对立效果。这种操作,“成功”地制造出一起看似颇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引起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这则新闻“成功”地找到了网络世界的“尖叫点”,让众多网民受众产生了“点击冲动”。这种截取局部、脱离事件全貌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偏激的情绪。一些舆论将学生睡觉的问题上升到“尊师重道”、“治学态度”的高度,过度解读之后,充满语言暴力的各类恶评也扑面而来。这种舆论氛围,无疑会让参会的6000余名新入学的青年学子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并生出许多困惑和委屈。

人们经常感叹网络浮躁,而媒体应牢记社会责任,做新闻舆论的净化器和网络的稳定器。一些策划味道浓厚的新闻报道,在博得了网民关注的同时,却成为模糊信息的扩散器和网络浮躁的推动器。这种策划新闻表面上看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由其人为制造出的矛盾,让不同群体之间的宽容越来越少、误解越来越多,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不利于构建社会和谐。

策划新闻误人误事,此风断不可长!

【那些新入学的研究生有可能无法以其娇贵之躯正襟危坐听完35分钟的演讲,有可能无法理解一位92岁老人散漫的人生感悟,尽管有人披露这与现场情况有出入,但这些不礼貌的细节说起来,实在与老先生没有什么关系。如是而为,大不该。】

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坚持站立35分钟,为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作演讲,台下学生却一片片地趴在桌上睡去。

此事引发热议后,有人发帖称,“这就是我们听的讲座。我的视线内吴良镛院士报告的时候睡觉的人很少,因为他讲得有条有理,朴实动人。第二位发言人有些枯燥,逐渐有人开始睡……”这话看似为学生开脱,却恰恰证明了有学生睡觉。

这是非常有趣味的一件事。孟子云: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吴良镛先生三者俱占,院士,其爵也;执教清华68年,其德也;92岁,其齿也。或有人为爵居其首而不平。好,不平有理,只是今天我们不说这个。我们说一说在一般场合,礼让老人、妇女、儿童,态度和蔼而得体,这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受过高等教育的22岁左右的成年人,若因此而见责怪,应该有所担承。尤其是在这样庄重的场合,尤其是在刚刚成为研究生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在师生关系层面理一理这件事,再说一句古语——师道尊严。此说亦有可商榷处,若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不应该用刻板的古训一言以蔽之。这样说也有道理,毕竟此事已经有些年头儿了。国营机械厂的王师傅说,我当徒弟的时候,午休时给师傅打一盆水,洗手,师傅还在忙,我就先洗了。师傅过来,一脚踢了水盆,说,打水去。现在午休时,我给徒弟打水,让徒弟洗手,我在一旁问,徒儿,水凉不凉?

此间是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师徒之间微妙关系的悄然改变,重要的是学术生态的悄然改变。当学生以逢迎老师为务,当学习目的只是在考试中过关,当大学时光与社会担当并不发生关系,或者,当有的老师只为应付差事而授课,当学术研究变成不择手段地发表所谓的论文,当学术腐败成为常态,我们又怎样对作为个体的老师与学生提出具体的约束与要求呢?而若依此思路深入下去,就会发现,我们在这里遭遇到一个大问题。学术传承究竟需要怎样的方式?学术与社会的关系真的已经复杂到说不清的地步了吗?

而简单的道理则是,你作为学生,不应该这样上课。当然可以用诸如昨天熬夜之类的理由予以辩解,可是,你不知道学生守则吗?你作为成年人,不知道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吗?又有可能,整场报告会过于冗长,听讲者有些疲倦,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睡觉的情形。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有无道理可讲,而只在于这样的情形应不应该出现。

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演讲共35分钟,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演讲稿是吴老亲自准备多日并撰写的,吴老以92岁高龄坚持站着演讲,工作人员担心意外而坐在吴老身后。也许,那个工作人员有些不对,他不应该搬个椅子坐在吴老身后,而应该站在吴老身后。除此之外,于老先生而言,没有任何不妥当。

那些新入学的研究生有可能无法以其娇贵之躯正襟危坐听完35分钟的演讲,有可能无法理解一位92岁老人散漫的人生感悟,尽管有人披露这与现场情况有出入,但这些不礼貌的细节说起来,实在与老先生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就只剩一件事了——如是而为,大不该。

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作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中青在线9月16日)

在讲座上“睡倒”的学生并非多数,但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并引发争议。有的微博在转发时评论说,“其实不论是否自愿,即便内容枯燥,传达出来的希冀却是真切的吧?起码要做到对场合的尊重,对知识人才的尊重。年轻一代应该反思:不修身,何以修学业?”

此情此景,的确让人不是个滋味。何况吴院士已是92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新入学的研究生们总该有起码的尊重吧?而且报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5分钟。因此,研究生们的这一睡,不但引发了“不修身,何以修学业”的质疑,也让主办方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能邀请到吴良镛院士这样学问、学风俱佳的科学家,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确实非常难得。但根据一些报告会的举办惯例,不管报告内容听众是否感兴趣,确保报告会的上座率,几乎成了报告会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发票、组织听众、考勤等,就成了报告会的一项重大工作。很多时候,决定一场报告会举办的效果,不是报告会内容本身有多精彩,而是上座率是多少,至于这些被组织来的观众,是否出于自愿,是否对报告内容感兴趣,就不是主办方的关注重点了。

按说,以吴良镛院士在学界的影响力,他出来作报告,应该会有很多各界人士自发前往听讲的。如果面向社会发布其报告会消息,在高校云集的北京,恐怕会一票难求。笔者所在的城市南京有个已经举办了10年的“市民学堂”,每次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能容纳1200多人的会场都挤满了前来听讲的市民。遇上名气稍微有点大的专家学者,会场的走廊甚至讲台上,都坐满了市民。如果吴良镛院士能在“市民学堂”上作报告,现场会有多火爆,笔者能够想象出一二来。是“市民学堂”的报告场场精彩?还是主办方组织有方?或者是南京市民比北京的研究生更“修身”?

南京“市民学堂”和其他的一些报告会之所以受欢迎,是前往听讲的市民对于报告会有选择权,他们前去听讲,固然是冲着专家学者的身份而去,但更多的是冲着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内容而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主动选择听报告的人来说,因兴趣而选择用时间换听报告,尊重自己选择的同时,自然会尊重场合、尊重作报告的专家学者。相反,被动听报告的话,他们的意愿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就不太可能配合主办方尊重会场、尊重作报告的嘉宾。

因此,对邀请院士作报告这样的事,主办方切勿仅仅一片好心,不能单纯追求现场观众座无虚席的效果。一场报告会的效果应该体现在报告人和观众双方的心灵交流上,体现在双方的互动和共鸣上。如此,哪怕会场只有寥寥数人,只要能让他们获益,这样的报告会也是善莫大焉。

9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用35分钟讲完报告,让不少人动容。但台下大批后排90后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9月17日《新华日报》)

台上是90多岁老人站着讲报告,台下则是大批90后年轻学生纷纷睡倒,此情此景,令人心寒。这些学生,都已经读到研究生,都算是有志于学并学有所成的人,不可能听不懂吴良镛先生的报告,如何却纷纷睡倒呢?

这就要从吴院士的报告内容来看了,吴院士讲的是《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 为题的报告,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很现实,过于功利,对理想不感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如果身边有人还坚持理想主义,则会被人笑为“脑残”,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大批90后学生面对科学界的权威92岁高龄的师者演讲却纷纷睡倒的缘故。

但面对已经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学生就算没有兴趣,也应该表现出对老人对师者的起码尊重,老人站在台上卖力地讲,自己则在台下沉沉睡去,这已经没有了起码的作为学生所需具有的素养,也缺乏一种为人所需具备的起码的道德与礼貌。

9月12日,复旦大学2014 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面对近3000多名复旦大学新生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致辞中引述了爱因斯坦的话,“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而已。”但现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生越来越多,知识变得工具化,道德修养与理想情怀却被抛掷一旁,于是出现了马家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之类的极端例子,也有了大批的高校高材生,变成了像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的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世故、老到,精于算计,像钱理群所说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这些在台下呼呼大睡的学生,更容易滑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高尚的理想没有兴趣,则容易变得现实而势利;对师者不尊重,缺乏起码的礼貌,则容易变得恶俗而缺乏素质与教养。不能寄希望于这种学生,能成为怀揣理想的仰望星空的人。而没有了那些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者,社会则难以得到进步,人类也难以得到发展。

本应肩负社会赋予的重任的大学学子们,却在面对本应该受到尊重,本应树为自己榜样而仰望的也在仰望星空的耄耋师者演讲关于“星空”的故事时,毫无礼貌地睡去,想问,就算他们偶尔睡眼朦胧地睁眼看一下星空,又能看得懂看得清些什么呢?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9月17日,浙江在线)

从举办部门来说,这个新闻是个“灾难”。如果没这个“题外新闻”,活动主办方会在官网上挂出类似这样的新闻:“16日下午,(主办方名)有幸邀请到了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为首都6000名研究生做了题为《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报告。同学们认真听讲,对照自身学习成长经历,从吴老的奋斗治学讲座中收获良多。全场几乎没有学生走动,只有学生专心致志的边听边记。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洗礼,希望今后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当然,新闻还会搭配几张大片学生专心听讲、神情严肃的抓拍照片。

可是不知哪位“好事者”抓拍了大片学生睡倒的照片,然后有都市类报纸(或商业类网站)记者跟进(或者根本就是他们带着“放大镜”主动发掘的),从“大片学生睡倒”倒逼出热门新闻应有的“槽点”,好的槽点当然要有矛盾张力,于是挖掘出“92岁高龄院士站着为6000研究生做讲座,大片学生睡到”的绝佳槽点。看起来像标题党,可却具备热门新闻的全部要素,这就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热门新闻的产生流程。

本来好好的正面新闻却变成完全失控的“话题新闻”,还引发大量人群的围观争议。对主办方来说,这当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好新闻”,可对社会来说,“院士报告学生睡倒一片”绝对是个“好新闻”。因为它从常态事件中衍生出真实的社会深层问题,让我们得以换一个角度审视被琐屑庸常掩盖的教育问题。

院士站着给学生做讲座没什么问题,6000研究生接受人生励志教育也没什么不妥。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睡到?院士到哪里都受到顶礼膜拜,可是主办方和院士花过多少心思研究怎样让90后研究生感兴趣让讲座在学生中内化?

给学生更多选择权,想听吴院士讲座的让他们听吴院士讲座,想听李教授讲座的让他们听李教授讲座,这样的安排不是更好?还有更多的教育深层问题,吴院士分享了不少个人成长奋斗的故事,可是现今学生的实践教育本身匮乏,经历不多的学生如何对吴院士横跨数十年的人生经历产生共鸣?类似这样的问题都有待研究破题。

虽然正面活动衍生出了看似负面的“题外新闻”,可这次活动的价值却是很大,价值就在于 “院士报告学生睡倒一片”的“题外新闻” 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视角,能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反思并解决问题。表面上看,教育主办方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时,不妨准备的更加精细、个性化,更多考虑受众效果;深层次看,90后学生的教育问题还有更多值得反思改进的地方,这才是这个活动、这个新闻最大的价值所在。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的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9月17日 人民网)

这是一场给六千多名刚入学的研究生做的报告。然而,92岁教授站着把报告做完之后,台下也有不少学生们趴着打起了瞌睡。一边耄耋老人在和时间赛跑,一边是青春少年睡着了光阴。这种视觉上的落差感,让旁观者一时按捺不住了。

“不修身,何以修学业?”“不感兴趣可以,但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批评者的立场毫无疑问是站在了尊重和态度的角度出发。平心而论,笔者是没有能亲临人民大会堂聆听学术界泰斗的宝贵机会,所以内心也对在场学子们“暴殄天物”的瞌睡所扼腕。

总结来看,对场合的尊重,对权威的尊重,最后到对知识和自我素质的“照镜子”,都无一例外地浮出水面。只是做为过来人,对于讲座上瞌睡却也有自己的一番心路历程。譬如就不怎么爱坐第一排,除了气场弱小怕被主讲者聚焦到之外,也担心在听讲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疲态会导致尴尬。

这就是考验组织者能力的时候。请到了重量级的嘉宾无疑是揽了“金刚钻”,但如果把报告会的“瓷器活”做好,的确要花一番功夫。现场秩序、音响效果还都是其次,就怕到场人数不够,扫了演讲者的雅兴。于是乎,很多被“拉壮丁”的情况出现。如果当场演讲的内容不是自己主观感兴趣的,听讲者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加上时间是下午这个人体困乏的阶段,是难免有一些听众打起了瞌睡。

现代人喜欢被什么样的演讲所打动?有调查表明,那些临场性的幽默发挥、对自己命运产生积极影响的都在其中。俞敏洪的校园讲座往往是人头攒动,马云的点津被奉为经典教科书,现在名声不太好的李阳,活跃现场的能力你不得不服。这些都是现象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让津津有味,在于他们揣摩了听众的心理,打造了自己演讲的技能。他们用自己的修行收获了听众的点赞。

当然,笔者绝对不是在此说吴良镛院士的报告不吸引人。恰恰相反,吴良镛院士作为“人民建筑家”,能现场聆听他的淳淳教诲,恐怕也是人生之福气。只是,组织者有没有过多考虑到吴良镛院士92岁的高龄,在体力上是否能支撑起半个多小时的站立演讲?如果说站着是对听众仪式般的尊重,那坐着又何尝不是种听众对泰斗的尊敬呢?都已经有怕出意外而搬到吴老身后的椅子,为何干吗不力劝老者坐下?这并非是种计较,是在考虑到身体力行的严谨性。

瞌睡的学生其实是“恰好”被镜头扑捉到,但殊不知还有更多的学生在洗耳恭听。在这个本领恐慌的年代,任何一个知识获取途径都被挤得满满当当。著名大学网络公开课的火爆便是一例。对于那些“午眠不觉晓”的学生们,不用我们去叫,他们自然会醒。研究生出身的他们,恐怕也不会因为一场瞌睡,就被定义成扶不起的阿斗。而人生的考验,也不仅是在这个昏睡的午后。青春的慵懒,你我都曾有。如果要冠以“年轻一代人”的反思,恐怕也是种过激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