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评论热词 >> 2014年高考

【当升学就是求学的目的,读书就会变得没有价值。大学生“枪手”也给刚结束高考、等待录取的准大学生们提一个醒,要对大学生活提前做规划,不能以放纵的心态对待高考后的生活。】

高考前夕,在山东历城,民警侦破一起组织“枪手”替考案,18名准备帮助别人作弊的在校大学生被警方控制。

在校大学生参与高考作弊,已不是新闻,舆论多将之归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淡漠和受金钱利益的驱使。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理想,陷入迷茫,无所事事,于是很容易受外界诱惑而误入歧途——他们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进入大学,却以这种方式“退出”大学,令人唏嘘不已。这给刚结束高考的准大学生们提出了警示。

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病态的一种表现。无论是每个家庭,还是社会,都高度关注高考和学生高考前这段时间的学习,高考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人生的分水岭,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常常被忽视:高考不过是一扇门,学生们由此开启新的学业生涯。如果不努力奋斗,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进了名校,也一事无成。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新生进校之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者比例极高。而我国大学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很快就让进校不久的大学新生,梦想破灭,从985高校到三本院校学生,都有相当数量对前途感到迷茫。这些学生中,约有20%沾染上网瘾,整天打网络游戏。学习学到高中毕业就结束,可谓他们的真实写照,这和高中阶段的“拼命”学习完全是判若两人。

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为“挣钱”而充当枪手,是顺理成章的。当枪手,不过是大学生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一个“侧面”而已。最近高考期间,网上有一则漫画,引起很多人共鸣——在高考期间,学生集体宣誓、父母烧香拜佛、全社会全面关注,可考上大学一年后,学生却在宿舍里玩游戏,地上堆满烟头和酒瓶。

显然,这样的大学生活,摧毁的不仅仅是某个学生个体,而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但似乎整个社会还没有对此高度重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高考,在对高考的畸形关注中迷失。这是教育严重功利化的后果,当升学就是求学的目的,读书就会变得没有价值。每年高考之前,都会传出高考生撕书、烧书的新闻,这是负面情绪的发泄,也是读书价值观被扭曲之后的现实表现。

很多舆论关注这些“枪手”会得到怎样的处罚,但我们更应该反思他们成为“枪手”的原因,说到底,如今的高考,就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每年上千万的高考生,在这个“产业”中只是工具,他们也许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高考很重要,而高考之后的人生呢?又有多少学生认真规划过?是到了该整体反思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了,再延续目前的高考制度和办学体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只是奢望。

当然,大学生“枪手”也给刚结束高考、等待录取的准大学生们提一个醒,要对大学生活提前做规划,不能以放纵的心态对待高考后的生活。

本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高考年年有,这个日子,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到如今,日子似乎已可以分成两类:高考时间和平常时间。一切因高考而改变。高考日“细致入微”的结果,可能会是让当事的考生透不过气来的沉重心理压力,也可能会是一段温暖、感动的爱的记忆——很希望是后者。】

6月,对于所有学生几乎都是“黑色的”,因为考试扎堆儿:大中小学生都面临期末考试;初三学生面临中考;高中生要逐门参加学业水平考;上了大学的,除了期末考试外,还有下个周末进行的英语四六级考。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考试,在这个周末——高考时间到了。

939万人,同时走进分散在不同城市的数十万间考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不是单独赶考,在年轻的身影背后,在尚显单薄和稚嫩的肩头,拖着、压着的,是几千万名家长的殷殷叮嘱和沉甸甸的眼神,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焦虑、牵挂和祈愿。

“既要替考生想得周到、细致入微,确保万无一失,又要让他们保持平常心,以最好的状态投入竞争,不至于过分紧张。”昨天下午,一个城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在走访考点、察看高考准备工作时,这样告诉考务人员。

“替考生想得周到、细致入微”,到什么程度?它包括父母们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而殚精竭虑设计“高考食谱”,为让孩子不奔波、多午休而在考场附近包下宾馆房间,还有一部分甚至舍弃正常家庭生活、与校为邻当了好几年“陪读家长”;它可能是送考老师们脸上保持的亲切笑容,仿佛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两句轻松玩笑或鼓励的话;在有些地方,它可能是在高考前夕升起的千万盏写满祝愿的“孔明灯”,可能是为送迟到考生而疾驰的一辆警车,可能是为保证考场安静而临时改道、一公里内限鸣的交通,是每个考点为个别特殊考生而专设的特别考场,或是为了不让考生淋雨而准备的爱心伞、搭起的入场棚;是从不带证件即不得入场的一刀切,到只要学校老师和区县教育局担保就可以让一些马大哈先入场考试、证件补送……

高考年年有,这个日子,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到如今,日子似乎已可以分成两类:高考时间和平常时间。一切因高考而改变。高考日“细致入微”的结果,可能会是让当事的考生透不过气来的沉重心理压力,也可能会是一段温暖、感动的爱的记忆——很希望是后者。

这些年,关于高考,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期盼、焦虑和不满。一面觉得它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考试”,一面又觉得“一考定终身不可取”;一面称它为这个社会中难得存在的“最一视同仁的公平机会”,一面又认为它远不及其他国家的招生办法更科学更公正。在各阶层利益冲撞、情绪紧张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高考改革很像“戴着镣铐舞蹈”,从考试科目、各科分值调整到异地高考方案,每一步都心高脚重,每一步都必激起众议与躁动。一切只因我们早已失却平常心,固执地不肯相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

世间难有绝对和完全公平的选拔模式,就像难觅一个完美人生范例一样。期待我们的社会能尽快真正建立起“立交桥式”多元人才选拔体系与人才观念,让高考,变为漫长人生诸多考试中较重要的一个。唯其如此,高考时间才会减去高压,只留“细致入微”的体贴记忆。

本报特约评论员 姜泓冰

6月7日高考语文结束后,一时间举国皆议作文题。安徽题名为《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源自不久前宋丹丹就演员该不该改剧本和各路编剧展开的骂战。不少网友表示该题十分奇葩,更有不少知名编剧加入讨论,其中《北京爱情故事》编剧李亚玲就指责:出题者不负责任近乎玩笑。

几乎每年作文题公布后,都会掀起轩然大波。虽有点赞,更多还是批评;即使那些点赞的,也是“相对不差”。有些媒体还组织一些名人写同题作文,可真要按照学生作文的标准来打分,未必比得上公布出来的“满分作文”。

有人会讲,这体现了“不在同一频道”,这就是“学生作文”和“成人文章”区别。比如经常有专业文字工作者,甚至一些所谓的大家,吐槽自己帮孩子写作文,几乎不受老师待见;而孩子写的,自己看不中,在老师那里却是大受肯定。言下之意是,现在语文教学病入膏肓,有些语文老师误人不浅。现在针对高考作文的批评,基本是这一观点的延伸。

事实真是如此吗?现行的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吗?各地作文题目真的不堪入目吗?并不排除现行的语文教学有问题,但要说一无是处,恐怕不一定。并不否认一些人能够写得一手好文章,但要说在语文教学上真比老师强,也不一定。并不否认公布出来的一些作文题,存在一点难度,但要说一定不会写出好文章,恐怕更不一定。强调这么多“不一定”,是想说明语文教学有自身特点,不要轻易地去否定现行的一切,换作指责者去教学去命题,可能更惨不忍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体现在高考作文命题上,同样如此。想要出一道为大家都认可的作文题,甚至比写一篇一致公认的好文章都难;出题者想要不撞题,不被人猜中题,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而由于自身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成年人认为的好作文题未必就是考生心目中的好作文题。可批评者似乎忘了,高考作文毕竟不是写时评,真要结合得那么紧,对一些考生来说也未必公平。

出题标准不同,评判标尺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李亚玲批评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认为“影视业小众,普通孩子无渠道深入了解行业生态。尤其无条件上网的乡村孩子和不关注影视业的孩子根本无从下笔”。看似言之凿凿,但要知道,高考作文并不是考专业知识,并不是说看了这条新闻、知晓这一行业,就一定能够写出好作文。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每年对作文的批评中,几乎都是成年人在闹腾,几乎很少看到有学生参与。这在无形中说明一点:种种傲慢种种不屑种种自以为是,在高考作文题上集中表现出来。

我们最重视教育,其实又最不尊重教育。不仅是对作文题,对平时教育教学也是如此。诚然,作文出题有商榷的地方,语文教学有改进的空间,但这一切应该在心平气和中进行。而像现在这样,如此偏执对立、自以为是,于改进有害无益。少一些自以为是,心平气和地讨论,尊重作文、尊重老师、尊重教育,这样的要求,并不为高。

乔杉(江苏编辑)

【“一考定终身”直接破坏了基础教育的生态,让本该丰富多彩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其弊端已昭然若揭。高校招生录取亟须加快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单一选拔模式,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昨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启幕。对于重庆某小区一栋居民楼里的96户居民来说,这个高考对他们并不轻松。这栋15层高楼里住着一名高考生,为了能让他休息好以迎接高考,小区物业应家长要求,在高考期间分时段停止楼内唯一一部电梯的运行。

小区物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考生家与电梯只有一墙之隔,家长担心电梯运行噪音大,会影响到考生休息。为了一名高考生更好地休息,楼内居民必须在指定时间回家或出门,否则电梯过时不候。小区物业认为暂停电梯运行是人性化举措,楼内部分居民则认为,社会过分迁就参加高考的孩子是一种弊病,“电梯都要为高考让路,矫情过头了”。

为了孩子高考而叫停电梯,这个故事或许比较极端,却是高考氛围中的典型案例。面对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很多父母高考期间都会精心打理孩子的饮食起居,为了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说话都压低嗓音。父母围着孩子转,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企图心”十分明显;考生对家长的各种用心良苦看在眼里,感动自然有,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压力。家长在强烈“企图心”的驱使下,会敏感到草木皆兵,而这种敏感和不安也会感染孩子,可能让孩子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甚至临场发挥失常。父母的言谈举动还是应该尽量保持淡定,以便对孩子形成最好的“暗示”,使孩子从容淡定,以平常心轻松应考。

今年高考不仅有“草木皆兵”,还上演了“疑神疑鬼”。高考前一天,武汉某中学门口上万名居民为即将赴考的学子送行,警车为送考车开道,众家长烧纸焚香跪拜,一时鞭炮锣鼓齐鸣。高考,已经不只是考生一个人的战斗,而几乎形成了一种“全民焦虑”。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日增,“让高考回归平常,让学生平静应考”,这样的理性声音在全民高考焦虑面前,显得格外单薄。考试期间,学生、家长以及方方面面都进入高度紧张状态。有教育界人士估算,一个30个人的考场,算上家长和参加保障的人,一般会有将近100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要求小区物业对电梯分段停驶,也就不足为奇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伴随中国高考一路走来,也是中国高考焦虑症产生的根源。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39万人,同比增长27万人,参加高考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出现小幅反弹。但这样的反弹,并不能改变中国高等教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多年大规模扩招后,目前部分省份的高考录取比例已超过80%,一些城市本科录取率也接近60%,考大学已经变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然而,“买方市场”的态势并没有缓解“独木桥”局面,许多家长考生都有名校情结或特定专业考量,对高考抱有很高期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家长和考生不再是简单地追求考上大学,名校和热门专业已经成为必须的追求。

如何改变全民为高考让步的紧张状态?如何缓解考生和家长的高考焦虑?“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直接破坏了基础教育的生态,让本该丰富多彩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其弊端已昭然若揭。高校招生录取亟须加快改革,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单一选拔模式,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高考在即,很多高中都在密集举行毕业典礼,一些学生还制作了各种个性化的毕业礼物。北京四中的学生自制了一副由学校师生照片设计而成的“三国杀”纪念卡牌,并且命名为“六班杀”。在“六班杀”中,四中校长刘长铭也被“设计”了进来,学生甚至还给校长配备了“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的特殊技能,游戏中一发动技能,对方就要掉体力。

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三国杀”是一款人人熟悉个个喜欢的游戏;将这款游戏设计制作为毕业礼物,非常契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不过,要想将“三国杀”转化为“六班杀”,单靠“拿来主义”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比如,“三国杀”里,人人个性鲜明,个个各具特色,那么,要想拿出像样的“六班杀”,首先就得总结出各位同学与老师的个性特点;而这,恰是“六班杀”的诱人之处。

既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又有生动的人物“语录”,当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配上师生之间有趣的关系以及“三国杀”的游戏规则,“六班杀”堪称中学时光的最好“载体”。在告别中学时代走出中学校园之后,六班的同学只要翻开“六班杀”,那些活泼可爱的同学、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那些充满激情奋力拼搏的中学时光,将会一起在他们的心中复活。有了“六班杀”,六班同学就有了永不褪色的中学时光。

孙曙峦(江苏市民)

对柳艳兵和易政勇来说,刚刚过去的两天异常难熬。原本,他们该和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共同奋战在考场,为过去十二年的寒窗生涯划下圆满句点。然而,现实是,身负伤痛的他们,只能躺在病床上,满怀遗憾。

这两天,柳艳兵和易政勇的故事已经为人熟知。他们是江西宜春高三考生,在5月31日,临近高考的关键时刻,两人不顾一切地与持刀歹徒搏斗,也因此受伤无法参加高考。他们的英勇行为令人称赞,他们的遗憾也成为所有听到他们事迹的人心中的遗憾。最近的一个消息是,教育部表示,待两位同学身体康复之后,教育部门将为他们组织单独考试。

乍一听,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它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弥补,给柳艳兵、易政勇一个本属于他们的,被意外所剥夺的参加考试机会。然而,落实到现实层面,它至少涉及几个基本问题。

被提到最多的,是应考状态的问题。确实,即使两位同学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康复了,但他们的精神状态能不能保证呢?可以肯定的是,从一种长期的、连贯的备考状态,到一种较长时间的休养、松弛状态,这种变化对考试发挥的影响是必然的。

更进一步看,即便排除上述问题,单独考试本身其实也成问题。鉴于此前没有单独考试的先例,就不会有一个成熟的单独考试模式存在,那么,单是怎么单独考试,足以生出很多的疑问。是事先将两位同学与高考信息隔绝,组织他们做同样的本地试卷,还是另外为他们出一份试卷?这个试卷的难度系数是怎么样的,等同于、低于或者高于已考试卷?怎么划定这个难度系数?至于录取层面,由于没有其他考生和排名作参考,怎么确定两位同学的成绩排名,与相应高校“对上号”?

不难理解,教育部组织单独考试的提议,是为了平衡高考的公平性,和对见义勇为学生的合理补偿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考试是进入大学最公平和唯一的途径,为了保证这一点,任何人都要参加考试,不得破例;另一方面,相比于那些唯高考至上,打点滴吸氧生怕被一点病菌感染,全家人围着转的考生“宝贝”,两位同学的精神又是值得嘉奖,必须嘉奖的。但是,现实来看,要保证这场单独考试的公平性是困难,甚至可以说根本做不到的。

退一步,其实,有多少人在意柳艳兵、易政勇不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的“不公平”呢?一则“保送上学”的建议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同。虽然说它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声音,但至少要承认的是,在对见义勇为者加以表彰的问题上,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则,人才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这些年,社会各界不乏对“一考定终身”方式的反思,何不以此为契机,明确分数之外的,其他需要肯定的人才标准?在这个意义上,就算无条件保送他们,也不能说是损害公平的。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学校主动联系他们,愿意将其招入学校,作为学校对人才的自由认定、自主招生的一部分,相关教育部门要做的,实际只是结合学生意愿,配合招录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种声音,即担心这次破例,会作为先例存在,并渐渐演变成一种扭曲的、不公平的入学通道。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想象中困难,两位同学的过往成绩均有记录,对应高校自主招生意愿与既往成绩,尽量让他们进入到与他们成绩相当的、满意的学校,这样不会有什么不公平,也不容易在未来“枝节”出旁门左道。所有这些努力,都只是为了让高考不会只是一个为分数是从的舞台,明确人才多元包容的立场。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新京报漫画/高俊夫

对于重庆市渝中区昆榆名仕城4号楼的居民来说,这个高考对他们并不轻松。因为担心电梯运行噪音影响休息,该栋楼要为1名高考学生分时段停运电梯,15层楼里的96户居民需要爬楼梯上下楼。高考不只是考生在考,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陪考。不论从交通、考试环境、安保等,都在升级。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对于强行进入校园的人员,按暴恐分子现场处置。”如此剑拔弩张,我们是否对高考关注有些过度了?

诉方 1人高考96户遭殃,涉嫌乱用私权

一个学生要高考,就要让全楼96户居民为此作出牺牲,这样的行为只能说是太自私。高考是一个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社会重视,家庭重视,都可以理解。高考也只是你一家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当然,只要楼上楼下的邻居们愿意,暂时停用几天电梯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你要停用几天时间的电梯,却并没有征求楼上楼下邻居们的意见,就擅自要求物业管理处按照你的要求停用电梯。参加一次高考,就搞得全楼上下鸡犬不宁,作为考生及其家长是否想过,万一你考试成绩不好,将来如何在这些为你作出牺牲的邻居面前抬头,如何给他们一个交待?

高考无小事,是指全社会都对高考重视,但每一个考生都没有特权要求其他人为你而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仅仅因为自己要参加高考,就要全楼几百人停用电梯,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权思想在作怪。因为电梯不是哪一户居民的,作为公共设施,不能由哪一户居民说了算,你一家人无权要求停用电梯,否则就是乱用私权,是将个人特权建立在公众利益之上的,是应该受到全社会谴责的。

高考无小事,公众利益更是大事,没有理由让全体公民为考生而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

□朱忠保(教师)


辩方 不必过分谴责“为高考让路”

有不少人觉得:为高考让路实在没必要,高考生不是特殊群体,我们也完全不必因为高考就给考生特殊待遇,对待高考,我们应该淡定。甚至还有人开始为学生受到这样的特殊待遇担忧:如此把孩子养大,要他们做什么用?这样下去,他们只会被宠坏。

笔者认为,我们实在没必要过分谴责“为高考让路”。毕竟十二年寒窗苦读,高考是验收学习成果最重要的机会,家长、考生们怎么淡定得了?现在为高考让路的新闻越来越多,正是体现了民众对高考对教育的关注,如果不是因为关注高考,我们也不会每年都在第一时间关心每个省份的高考题目是什么,也不会每年调侃高考,祝福高考。另外,为高考让路其实也是我们普通百姓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人帮助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帮助高考时遇到困难的考生的时候,我们总会想到如果自己遇到困难,会有好心人拉自己一把吗。这样想着,只要不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为高考让路的人和事会越来越多。

高考的确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去关心的一件大事。为高考让路,也体现了我们对知识的尊重,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其实没必要过分谴责“为高考让路”。

□孟雨蓓(大学生)

第三方 高考再重要也只是一次考试

无论我们怎么以过来人的视角,站在怎样的高度,都不能否认,高考是一个阶梯,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在过去的30多年来里,无数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正是因为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希望这几天,整个社会能为高考适当让步。在高考之际,很多城市都推出了一些具体而微的措施,比如说有些地段会交通限行,有些工厂和工地会禁止施工……由此也给社会运行,特别是部分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针对这一现象,过去有一个声音,叫没必要把高考看得太重,没必要给考生提供太多“绿色通道”,以此让考生保持平常心。

儒家有一句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进行一次时空置换,换作当初自己高考的那一刻,或者现在“家有高考生”,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态?“推己及人”是一个极好的品德,既然换到是我们也想有一个好的环境,也想让社会作出一些让步,那么现在尽其可能地为高考生们做一点贡献,又有何不可呢?

高考看淡一点。有射击经验的人都知道“有意扣扳机无意击发”的动作要领,高考同样如此,稍微看淡一点,或许会更好。

□毛建国(职员)

【建议制定相关法规,以保护那些因公共利益而不能参加高考学生的权益,让青年在维护公义时能挺身而出,无后顾之忧。】

今年高考前夕,江西宜春考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遭遇暴徒袭击,柳艳兵在负伤情况下,只身冲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菜刀,压制住歹徒。关键时刻,这个学生奋不顾身,用热血写下人生答卷。

高考是社会大事,如何对待考生见义勇为的行为,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高考究竟考查学生什么?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怎样才能让人们明白,世界上有比分数更珍贵的东西?

距今35年前的1979年,全国语文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把作家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按要求改写为《陈伊玲的故事》。原作梗概:音乐学院主持声乐考试的苏林教授发现一件怪事,考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优异,而复试时“声音发涩,毫无光彩”,与初试判若两人,考官们大失所望。陈伊玲抱歉地向老师们笑笑,离开了考场。数日后,困惑的苏教授想弄清陈伊玲两次考试声音悬殊的原因,最终发现,复试前夜,陈伊玲所住街道因台风造成火灾,陈伊玲忙于安置灾民,整夜没睡,影响了第二天的复试。苏林教授激动地告诉陈伊玲的弟弟:“请转告你姐姐,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1979年的考生,现在年过五十了,他们会忘了这个题目吗?他们会把这个题目告诉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吗?

距今17年前的1997年,全国语文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被业内简称为“是‘助人为乐’还是‘悄悄走开’?”

教育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对在考试作文中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这一次,从报道来看,宜春的两名受伤考生,特别是柳艳兵同学,虽然没有参加高考,但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态度。

近年,媒体竞相报道对高考学生的过分呵护,种种细节,已引起人们的不安,诸如因参加高考就敢于无视法规法纪,因担心噪音影响休息,让小区楼内不得使用电梯、毒死青蛙,等等。考生为自己高考而损害公共利益,即使考出一个高分,被名校录取,对这个社会又能有什么作用?故而柳艳兵这样见义勇为的学生,远比“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难得,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社会对他的赞誉,是对几千万中学生的一次教育。

网民热情呼吁,请求保送柳艳兵上大学,表现出对公平公义的向往,其情可嘉。但这种请求在程序上存在难度,需要有章可循,依法办理。昨天教育部表态,肯定柳艳兵的见义勇为,希望他们安心治疗,并表示待他们身体康复后,教育部门将为他们组织单独考试。

我希望借这一事件,从长远计,制定相关法规,以保护那些因公共利益而不能参加高考学生的权益,让青年在维护公义时能挺身而出,无后顾之忧。这次对柳艳兵二人“组织单独考试”,同时也可以考虑其他因公缺考的个案,制定一系列可以参照执行的补考补录条例以及严格的审查、执行程序。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这些措施理解为高考的“破格”、“破例”,而应视作改革、完善高考制度的正常措施。

□吴非(杂文家、江苏省特级教师)

【保障盲人高考权,需要的绝不仅是一张盲文试卷而已。教育部门应当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于目前的盲人参考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

6月7日,因为争取盲人高考权而备受关注的河南盲人李金生,走进了位于家乡的考场。他成为全国首例在普通高考中使用盲文试卷答题的人。完成了第一科语文考试,走出考场的李金生表示,自己可以说是交了白卷,虽然考试时间比普通人多40分钟,但整场考试下来,他只摸读完考试注意事项,连第一题都没“看”完。

“盲人高考”破冰,可谓来之不易,此前,由于普通高考不提供盲文试卷,不允许盲人报考,盲人要想实现大学梦,只能“单招单考”,他们所能选择的高校,本科院校仅有几所,所能学习的基本只有按摩、音乐等极少数专业。如此窄小的成才通道,严重限制了盲人的人生选择机会。因此包括李金生在内的许多人,多年持续不懈地进行呼吁,要求普通高考提供盲文试卷,以实现盲人的高考权,而今,他们的愿望终于成真。

然而,从考试的情况看,却不尽如人意。据报道,为了盲人考生参考,教育部门付出了大量努力,其中包括付出大量精力制作盲文试卷;聘请盲人教育专家、盲人教师入闱参加高考命题工作;单独安排考场等等,但是一场语文考试下来,考生李金生却还是交了白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尴尬?其中,固然有考生自身的原因,但相关的考试安排不合理也是显然的。例如,盲人通过摸读的方式进行考试,所耗费答题时间远比普通考生要长,但其考试时间仅比其他人多出40分钟,是否足够?另外,类似考试注意事项这种程式性的内容,为何要让盲人一个字一个字去摸读,直接由工作人员读给考生听,不是更合理?

盲人考一场试,本不该如此艰难。要知道,近年来,就有许多国内盲人考生参加托福、雅思考试,不少都考了高分,被国外大学所录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没有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大学,盲人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升学考试。据统计,近几十年以来,美国共有30万盲人进入各类大学或技术学校深造,盲人读硕士、博士的例子举不胜举。那么,其中的奥秘在哪?

无非是根据盲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定制更人性化的考试模式。例如重庆盲人考生郑建伟报考雅思时,英国方面事前用盲文练习题在考试环境下为他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并调整了科目顺序。考虑到盲人答题速度慢,考试时间也增加到了12个小时。许多参加雅思考试的盲人都表示,他们的考试时间在10个小时上下,是普通人考试时间的几倍。在我国香港,针对盲人参加统一考试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盲人可以向教育部门提出试卷形式、内容、考试时间、考场安排等多方面的申请,经过审核认定为合理的需要都会得到妥善安排。

由此可见,保障盲人高考权,需要的绝不仅是一张盲文试卷而已。教育部门应当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于目前的盲人参考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须知,盲人高考绝不仅是走个形式,只有帮助其克服参加考试的障碍,使其正常发挥其学习水平,盲人的升学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把高考时间放在双休日,当然并不能缓解社会的高考焦虑,却是为考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减少高考扰民,方便考试的组织。】

今年高考恰逢双周末,自2003年高考将7月改到了6月以来,至今11年,有两年高考恰逢双周末,一年逢“单周末”。2003年、2008年,高考恰逢周六、日,2009年高考的时间则为周日、周一。其他年份的高考,都在工作日进行。不少网友热议,双休日高考应成惯例。

近几年来,呼吁双休日高考的声音越来越多,教育部曾在2005年和2010年两次回应,将对此问题进行调研,但此后一直没有下文。可这么多年已过去,教育部并没有向公众交代“调研”的结果。今年高考再次“恰逢”双休日,这给高考放在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提供了进行“实证”的机会,期望教育行政部门能正视“实证”的效果,真正重视来自社会的调整高考考试时间的呼声。

双休日高考,显然有着诸多的优点。周末上班、出行的人流相对较少,这就能避免考生因拥堵而耽误考试的问题,一些考点附近的拥堵问题将能大大缓解。此外,双休日考试组织成本也减轻不少,比如教室更好安排,低年级学生不用因腾教室而调课,安排老师监考也更方便等等。公安、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能更好腾出精力,为高考保驾护航。正因为这些优点,此前,近3000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有84.76%的人支持将高考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举行。

此前教育部门曾提到,是否双休日高考对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来说影响不大。而且调整考试时间,将牵涉到中学复习迎考、考务组织、考试录取等,对工作带来不便,也不便于大家记忆;再就是,由于放在双休日,家长更方便陪考,助长了不良的“陪考风气”。

这些理由极为勉强。放在双休日既然可以改变大城市考试状况,就证明有积极作用,为何要拿小城市、农村地区改变不大说事呢?高考时间提前或延后几天,怎么就影响到考务组织?高考这么重要的考试,如果时间明确调整到双休日,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会记不住吗?——我国其他国考,诸如研究生入学考、中考、公务员考等,就放在双休日,这些考试为何没有时间略微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至于“陪考”,这是高考制度下的社会焦虑,放在非双休日,想陪考的家长还是会请假“陪考”。

把高考时间放在双休日,当然并不能缓解社会的高考焦虑,却是为考生(及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减少高考扰民。这种调整不会影响考试的组织,只会方便考试的组织,而且,从国家考试的组织看,放在某个月份的某一个双休日,已是惯例。

期待经过今年又一次双休日高考实证后,教育部门能真正正视调整高考时间这一问题,事情虽小,但却折射出教育部门是否具有服务意识,是否把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

5月31日,宜春三中学生柳艳兵和同学在中巴车遇见一男子持刀行凶,柳艳兵不顾危险,勇敢地冲了上去,将歹徒按倒在地,并最终夺下歹徒手中的凶器,保护了更多的乘客。柳艳兵此举感动了全国网友,但不幸的是,身中两刀的柳艳兵伤情较重,6月5日下午,经过家人的劝说,柳艳兵最终不得不忍痛放弃今年高考。

柳艳兵空手夺刃,保护了众多乘客的生命,因为这一勇敢举动,却要丧失今年的高考机会,实在让人惋惜和不忍。虽然说,他明年还可以参加考试,但这要等一年的时间,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这一年将意味着又一轮的苦读。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能有多少这样宝贵的“一年”可以等待?

许多人都呼吁帮帮这个勇敢的“夺刀少年”,但目前来看并不容易。由于柳艳兵不能参加考试,他就无法获得见义勇为加分的机会。有些人认为应该保送,但高考已开始,基本所有地方的保送程序早已走完。还有个办法是延期考试,但这主要针对类似洪水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误考的问题,只为柳艳兵一个人启动该程序,似乎不合适。

因此,柳艳兵唯一的机会,就是破格录取,由一所大学根据柳艳兵的学业成绩和突出表现,提出破格录取柳艳兵申请,由教育部批准后,交由当地招办办理。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教育部曾提出,对在抗震救灾当中表现突出的考生,将予以破格录取,包括免试、加分等等。在地震这场大规模人道灾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破格录取,那么在中巴车中与歹徒浴血搏斗的学生为何不可以呢?两者都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本质上没有区别。况且,柳艳兵不仅胆识过人,学业同样不俗——他的班主任告诉记者,柳艳兵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成绩在全班前10名。

那么,谁来给柳艳兵一个破格录取的机会?我们有这么多的大学,怎能让救人英雄没有学上?期待能有大学主动站出来,与柳艳兵接洽,在尊重其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其一个录取机会,也希望教育部对这样的破格录取能开绿灯。

□国华(职员)

何必抢评高考作文题 2014-06-08 22:05

【高考尚未结束,语文考试不过是第一场,考生仍在准备下面几场考试,任何七嘴八舌都有可能干扰他们的情绪,最好能让他们安静地思考和休息。】

有互联网后,每年高考第一天上午,各家都争先恐后发布各地高考作文题,随即则有业内外人士对这些题目评头品足,几天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真伪莫辨的“满分作文”“零分作文”不可思议地传扬开去。

这些现象不表明全社会关心语文教育,实在是一年一度的高考,社会各界都能随意评说两句的,就是高考作文题了;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试卷也能说道说道的,极少。

我也关注高考作文,但经验告诉我,每年网络和媒体抢先发布的高考作文题,和高考结束后正式发布的试卷,原文都有较大的出入,有的差了一两句话,便不是一回事。考试期间,试卷管理极其严格,仅凭少数接触过试卷的考场人员记忆,未必可靠。在一天之内,媒体所传的同一题目,能有七八种不同的表述,在这种状态下发议论,可能不够慎重,会闹笑话的。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家网站推出“各界名人评论高考作文题”,评论者有郎朗、李银河、刘璇、“芙蓉姐姐”等人,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他们自愿发表评论,娱乐读者,也未尝不可以。但是在高考第一天,便发布这样的消息,有欠慎重。你可以不关心高考,但犯不着去戏说非专业的话题,虽然每个人都有言说的自由。有互联网,有微博,很方便;社会人士对高考作文题有自己的见解,也值得敬佩。但心中更要有人。考生不容易,逢到这样疯狂的应试教育,全社会折腾,闹得惊天动地,好不容易就要“熬”过来了,别的忙大家也帮不上,让他们在这两天安心考试,别七嘴八舌扰乱他们的心情,就算是对他们的理解吧。

多年前,媒体热衷于抢新闻,第一场考试散场前,报社记者或电台、电视台记者会堵在考场门口,请考生或送考教师“谈谈今年的作文题”,然后迫不及待地在晚报或晚间节目中发布。那最早发议论的人,会吸引公众注意,于是个别教师借机炒作自己,有的甚至送上门去,找记者发表看法。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家晚报在高考当天便报道个别教师有关“审题”的谈话,称“如果如何如何写,就走题了”(其实他说错了),当晚就有教师和家长抗议,因为有考生听说自己的立意“走题”,绝望了。据说各地都有这种“抢风头”的大话精,信口开河,害了不少考生。

要抢这个“先”有什么意义呢?高考尚未结束,语文考试不过是第一场,考生仍在准备下面几场考试,任何七嘴八舌都有可能干扰他们的情绪,最好能让他们安静地思考和休息。过几天,他们考完了,那些非常想发发议论的人士,可以尽情言说,想说什么,悉听尊便。

□吴非(学者)

江西2名学生高考前勇斗持刀歹徒,因伤重无缘高考,教育部已委托江西教育厅看望慰问,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赞赏,并表示待他们身体康复后,教育部门将为他们组织单独考试。

“夺刀少年”不会错过考试,这下网友们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印象中,这种考试延期,往往只限于一些重大灾害,例如5·12地震后,四川和甘肃灾区12万名考生延迟参加高考,2006年,福建建瓯市因洪水而延期高考。此次,教育部给个别考生延期考试的待遇,极为罕见。

全国高考的考卷分为A卷和B卷,A卷为正式考试使用,而B卷则是为应付意外而备用。既然有备用试卷,延期考试的关怀举措能否惠及更多人?

我昨天看到新闻说,成都温江二中高三学生吴双4月遭遇车祸,颅骨粉碎性骨折,多脏器受损,但为了高考,住院期间她坚持读书学习,昨天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坐着轮椅参加高考。虽说吴双的精神可嘉,但一个如此伤重的人还要坚持考试,未免让人不忍,而且,如此身体状态,会不会影响她的发挥?

每年高考,都会听到类似带病带伤进考场的“事迹”,生命的灾祸,谁都无法逃避,谁都无法抗拒,现在却为了一场考试,硬要一个平凡的人去克服、战胜它,否则将自食其果,这样的游戏规则实在有违人性。此外,我们每年还会看到很多因各种意外而错过考试的新闻,如果有些意外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所致,那么这些学生为何不能获得一个补救的机会?

需要“单独高考”的,只是少数人,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人中的一个,疾病、灾害或社会的突发事件,会随机落在每个人身上,保护少数人的延期考试权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所有的人。希望教育部门本着人性化思维,考虑扩大“单独高考”的适用范围,将此一制度常态化。

□陈维(法律从业者)

【对于地方正在进行的破除“一锤定音”式录取模式,必须提醒:公平仍是前提】

6月7日,即将进入最紧张的“高考时间”。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真挚的祝福首先要献给那些在高温中走进高考的年轻面孔。无论你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你胸有成竹抑或不无忐忑,无论你是怎么样,我们都期待你考试顺利,能够抵达心中海阔天空的梦想。我们也不想说高考是一个特殊的时段,特殊就意味着依旧未从高考情节中走出,无法走出是沉重的。今天,只是再次找到了一个节点,得以来审视高考权利与公平的现实高度,重申我们为什么出发。

高考尚未正式启动,有关高考改革的消息已接踵出现在新闻纸上。一些地方开始尝试打破“一锤定音”的录取模式,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探路。譬如在浙江,今年有34所高校在录取时不仅看高考成绩,还要参考面试成绩和高中平时成绩,进行“三位一体”式选拔;譬如在广东,也有多所高校开始实践新的招生模式,而其中南科大的“六三一”式录取方式,分外受媒体瞩目。与此同时,少数关乎高考改革的悲情消息,亦被媒体放大。5日在网上热传的一条消息就是,深圳一“异地”考生因父亲社保差缴三月无缘高考,伤心以至大哭数场。

我们不得不将“一锤定音”和“异地”特别地标明,因为它们虽然看似不兼容,去共同深刻地构成当下的高考改革镜像。一方面,作为“最不坏”的制度,高考仍旧在承担着阶层流动与公平上升的重任,契合于时代背景的高考改革同样在进行,它们也许不成熟,但在探索中,让三十而立的高考保有着新鲜的血液、流动的活力;另一方面,如公众所见,依旧有着高考改革“难以眷顾”的人群。异地、城乡户籍、可能的大学学习费用,任何一个看似微弱的理由,都可以让一颗坚强的心与高考擦肩而过,进而构建成最深沉的遗憾与失落。

高考理当面目严肃,但一个国家的高考改革却必须包含不可替代的温度。这不是矫情与抒情,而是相较过往,尽管参考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弃考潮与读书无用论甚至都时有出现,但高考的社会性功用却越来越被聚焦。在考试层面上,它被愈加视为社会公平、阶层状况的一个观察切口,城乡、户籍、高校权力、人生选择等等,莫不都是谈及现时代高考的关键词。在教育自身的层面上,当高校教育招致沸沸扬扬的质疑,如何经由高考选择重能力不唯分数的大学新生,这一点亦变得无法逃避。高考必须提供一种更权利多元与具有现实价值的流动方式。

敢问高考改革将向何处去?答案其实已是如此明了与清晰,或者说社会的共识早已经达成。高考改革首先应是一场权利改革,最大程度地致力于让所有符合条件者都能参与,接受公正的评判与挑选。恰缘于此,对于地方正在进行的破除“一锤定音”式录取模式,必须提醒,公平仍是前提,基础性的工作仍须提前做好,不能因为追求公正而在无形中制造新的不公。其次,高考改革尤需注重教育阶段的衔接性,让大学与教育部门共同参与到招录取过程中来,教育权要更多赋予社会和专家,如此,大学才能真正招收到合格与不“脱节”的新生。

面向高考,且加快高考改革的速度与深度构建,且让高考具备更多的公正与流动元素。差不多十年前我参加高考时,高考就已是一次全民参与的“大考”,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国家对于高考的讨论和聚焦,从来都没有消减。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怎样的高考,又将迎来一场如何走向的高考改革?所有的人都在看。转型的年代,数目庞大的青年把命运交与高考,我们理当还给他们一个平等竞争的前提,与无限发展的可能。在这个季节,唯有青春与公平不可辜负。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本月7日开启,939万莘莘学子将迎来实现“大学梦”的重要时刻。30多年来,高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但也因“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论为社会诟病。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及高校先行先试,打破“一锤定音”的录取模式,探索更科学、多元的模式,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探路。

必须看到,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考仍是无可替代的“指挥棒”;选拔模式、考试机制等任何形式的“微调”,都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如果说高考考试科目以及科目分值的变化,影响的只是常态教学的话,选拔模式、考试机制变化的影响,无疑是彻头彻尾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因为以“目的朝向”视角审视,选拔模式的变化必将对“上游”——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和考生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产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影响。

而站在最为现实的角度看,每一所学校都想尽可能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而每一位考生也都试图考上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但必须看到,高中以及高中以前阶段的教育,只是常识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更多侧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选拔模式、考试机制变化后,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机制的确立,对考生学术潜质、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不但对当前“唯分数论”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是巨大的挑战,考生为“迎合”这样的选拔机制而在日常学习中“投其所好”,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很显然,和高考选拔模式、考试机制变化对“上游”产生的系列影响相比,公众更为关注的还是其落地后公正、公平的保证。现有“铁板一块”的高考选拔尽管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其起码能确保基本的公正公平。

打破高考“一锤定音”,高考选拔模式、考试机制变化后,如何确保高校自主面试、能力测试等环节不被人为操纵,成为腐败盛宴和人情盛宴,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而言,无疑都是头等大事。原因很简单,未被充分监督和制约的权力一定会导致腐败,这是“铁律”。以此而言,即便“实现高考录取刚性标准与多元评价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但此过程应该也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比如近年来重点高校农村大学生持续减少,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社会议题——而新一轮高考改革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的问题是,新的选拔模式、考试机制的建立,是否能在确保不存猫腻的绝对公平之外,一并确保类似群体差异间的相对公平?

李记(河南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