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考生“@飞不高的小蜜蜂”,将晚自习前拍摄的该班半裸群男苦读照传上微博,“赤膊班”一时引发争议。“@飞不高的小蜜蜂”强调,这不是摆拍,是真实写照。“我们是体育班,汗腺发达,风扇根本没什么作用。”

(5月10日《人民网》)

继“吊瓶班”之后再现“赤膊班”,科举时代“头悬梁、锥刺股”的自虐式苦读方法正逐一穿越到现实中,不知是该惊喜还是该哀伤。原本是紧张有序的复习备考教室,为何总会出现与课堂不符的奇观类“拼搏精神”?

一是缺少考前解压关怀。临近高考,压力不言而喻,无论是家庭、学校抑或社会,都应学会主动给考生释放压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然而,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依然雷声大雨点小。如果学校能够在课前课后多灌输一些解压方法,主动帮助考生思想放下包袱,还需要考生们“赤膊上阵”自我解压吗?

二是缺少合格的备考环境。“赤膊班”不能怪考生们“汗腺发达”,而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安装空调,考生们热得汗流浃背不得已而为之。在东莞这样富庶而高温的南方城市,高考教室里居然没有空调,这很难让人想象这就是一直在喊“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所为,连最基本的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都不能保障,你还能指望学校提供怎样的人文关怀?

三是“高考”环境的过度膨胀。“屋里不烧火,屋外不冒烟”,如果学校不唯高考成绩是瞻,心理不揣着评优考核的政策指标,不一味地逼迫考生苦读苦学,恐怕也不会出现考生们“赤膊”来降温宁神。实际上,谁也不想打高考制度的板子,毕竟这是孩子成才相对公平的途径。然而事实是学校和家长过度宣传“高考决定命运”,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这种炼狱式压迫催逼出各式各样的“考前焦虑症”,“赤膊班”的出现就是一个有力例证。

“赤膊班”也好,“吊瓶班”也罢,都不是解决高考问题的快餐,治本之策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应试教育体制的革新。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学校端正教学态度、摈除功利教学理念,学校要切实从各方面关心学生成长,家庭和社会也应积极参与改革科学健康的高考环境。

">
高考时节热烘烘,老师家长欲掉魂;欲问吊瓶赤膊故,因为要进大学门。

前几天网上惊现“吊瓶班”,据说是一人一瓶氨基酸,昨天又爆出了“赤膊班”,十几个男生个个赤膊上阵,在教室里做苦读状———因为班里的女生在为他们拍照片。他们是恶搞作秀还是所谓常态化已经不重要,他们即使是恶搞作秀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官员可以秀,明星可以炒,我们的学生哥学生妹为什么不可以?

表达和围观是互联网催生的一种社会现象,高考时表达辛苦,毕业时表达放纵,现在的学生已经完全知道怎么表达和怎么赢取围观,娱乐化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诉求,这是网络文化的特征,甚至可能是中国网络文化的特征。不论艰辛还是快乐,都不能正儿八经,相信吊瓶班、赤膊班之后,还会有更吸引眼球的高招,但最后我们感受到的还是对高考制度的无奈和依赖。

说无奈,是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总阀门,人人都有一大堆不满的理由但却找不到人人满意的改革方案;说依赖,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所隐含的“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虽经35年风风雨雨,较之其他的“在××面前人人平等”更靠谱,更持续,更让老百姓感觉可信。

对于平民百姓子弟来说,我们已经找不到比高考更具公平性的更普遍有效的社会原则和传统。35年来,已经有两至三代人参加了全国高考,每到高考季,全社会都对高考生予以期望和关怀,保持考场周边的安静,“快递”迟到的考生,点点滴滴的感动都在证明,我们的社会其实都在悉心维护这个传统,尽管它已经饱受不正风气的侵蚀。

吊瓶班也好,赤膊班也罢,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沉重与辛苦让我们心痛,但是我们对应试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口诛笔伐容易,让学生们轻松起来也不是无法企及———在现实的环境中,找到一种不损伤其公平核心价值的改革路径却非常困难,当形形色色的“素质”门槛替代分数时,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会是哪些人,我们心里都清楚。

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的,这不光是说改革要从上层推动,而是我们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等等,都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才有公平的框架,才有公平的进程,才不会为权贵和利益集团包裹私利而污名。

赤膊班的学生们可能更多的是在表达他们拼搏的状态,让他们在高考之前批判应试教育是不厚道的,一茬一茬的年轻人为这个制度付出了很多不该付出的东西,作为过来人虽然心有戚戚焉,却也只能希望他们将来不要忘记:“那一年,我们一起赤膊的日子。”           

□锐圆

">
图片来源:网络

□华西都市报评论员林小明

8日晚,广东一学校群男半裸苦读照被传上微博。不到一天,转发过千。网友“@飞不高的小蜜蜂”写道:“东莞某班高三学子为迎战高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酷热天气下仍坚守学习岗位,全体赤膊上阵,笑对炎热,任凭闷热逼人,汗水挥洒,只为战胜高考!”(5月10日《广州日报》)

有人曾评价道:高考真的很奇妙,多一分或少一分,你就可能和完全陌生的另一群人同窗。想想还真是这样,在面对高考时,人们更多的是难以把握。于是,寒窗苦读,就显得让人动容。前有“吊瓶班”,今现“赤膊班”,将高考的丛林生态浓缩眼底。无论是赞还是贬,或许不去过多解读,才更有益于他们轻装前行。

无论是被指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还是被责唯升学率是瞻,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形态中,高考是人们向上流动的管道,而且是相对显性的公平竞争。在没有更优的选才路径时,考试应当仁不让地成为次优选择。游戏规则既已制定,该做的就是尽量做好游戏。

但是,与“吊瓶班”不同的是,“赤膊班”更值得我们竖大拇指。因为,前者背后可能存在利益纠葛,甚至以损害学子身体健康为代价;而后者的表象,更具有现实的励志意义,形象地诠释着何谓“爱拼才会赢”。“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赤膊班”所表现出的认真,或许带有戏说的仪式感,但它所透露的信息表达却让人叹服:拼爹不如自己拼。

当然,就像该校校长所说那样:这种拼搏方式值得鼓励,但可能方法存在不妥。其实,我更想说的是:这种方式不应受到批评,显而易见这可能更多的是种仪式表现,只是与平常见惯的宣誓等有所不同。尽管这种方式,没有超越大家骨子里能抵达的认识: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需要思考的或是,何时才能做到寓教于乐,快乐学习,而不是以苦为荣。

“赤膊班”还可以如是解读,即一种集体情绪的宣泄,让学子们可以苦中作乐,更为放松地前行。倘若不意识到这层意义,那么这样的现象就可能被无限解读,被过分地解构,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吊瓶班”也好,“赤膊班”也罢,在一个宽容的社会及现实背景下,其中都所蕴含着积极意义:自觉地为达到阶段性彼岸而奋斗。“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网传被称为“凌晨哈佛夜读图”受到了普遍赞誉。所以,为何不给这些赤膊学子一些善意的掌声呢?

">
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称,高考临近,湖北孝感一中惊现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并配发图片引起网友热议。图片显示,教室内很多同学边打吊瓶边复习,场面颇为壮观。对此,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5月6日《长江商报》)

又到一年高考时,仿若顽疾般,每年与高考相关的各式各样的怪相都让人嗟叹。周而复始地上演着一幕幕千奇百怪的方式,归宿至一点都是为了在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胜利方。“吊瓶班”自然小丑般地将高考的高压环境演绎的淋漓尽致,生动而又滑稽无比,也伴着无限殇肠,毕竟这就是极具特色环境下的产物。

尽管高考制度备受诟病,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高考综合症也运用而生:或考生心烦意乱,最终心理疾病衍生;或身体吃不消,最终导致考生健康状况大滑坡。甚至还出现考生为此轻生,最终以悲剧收场。真正问题所在,依旧是考试制度下对考生的高压所致,学生开始拼命般的追逐考一个高分,进一个名校,找一个好工作。

一边自习一边打吊针,第一感觉是刻苦,第二感觉是高考环境下的残酷与无奈。当下,学生早已沦为“考试工具”、“考试机器”的代名词,“应试教育”仿若魔咒般,一直纠缠着考试大军,学生也只能习惯性的在这座独木桥上摩肩擦踵,不假思索的拼命。哪怕吊着药瓶看着书,印证着网友“阿斯特兰卡 ”所说的“为了能考个好大学,挨几针也是值得的。”

“吊瓶高考预备班”只是高考环境衍生的众像中的一种,只是繁杂的高考病症中的一种。家长看后的心疼自然可以理解,但要对其喊停自然也不切实际,毕竟还很多学校连吊瓶也不打,让学生埋头伏案作业。殊不知,“吊瓶班”终究难以纾解高考带来的高压,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教育困惑和难题。

“吊瓶班”难为缺血教育输血。尽管社会一致对高考改革寄予希冀,但应试教育依旧显得格外苍白无血。根治“吊瓶班”的病根子,终究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诺言,摆脱追逐分数的高考惯例。只有早日驱散应试教育的气氛,早点为学生减压减负,放能终结“吊瓶班”的另类怪相。

">
□时言平(重庆媒体人)

最近,正是高考学子最后冲刺和鏖战的阶段。不过,日前微博上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的图片引起关注,并引发民众的广泛热议。对此,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5月6日《长江商报》)

“吊瓶班”的壮观场面,不禁让人想到了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新时代的悬梁刺股。但让人不解的是:姑且不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又何苦弄得那么残酷甚至几近于残忍。

按照校方的解释,这些学生是在打氨基酸补充能量。由此所投射的信息是,过载的高考压力已经严重地透支了学生的身体。请问,学生身体素质如此不济,又何以称得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显然,在学校和老师眼中,有的只是升学率的指标罢了。而升学率,跟德智体美劳没有关系,唯独跟分数有关系;成绩,跟独立思考的智识没有关系,跟储藏记忆的脑容量有关系。

这就不禁让人疑惑: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完成类似的测试,实验室也许几小时或者几天就可以,何必花费学生十几年的光景?大脑是用来开发的,不是用来填充和灌输的。由“吊瓶班”却不难洞见,高考机制下的教育,是在填塞大脑,而不是在开发智慧。

这,也就大概能够解释各种高考营养品热卖的原因了。可所谓“补脑”良药,无非就像是孝感一中挂在课堂上的氨基酸吊瓶一样,不过是短期内维持和激发体能的药物而已。知识的养成机制,本不应如此残酷,更不该如此残忍;挂着瓶子复习,若是个例,或可视为悬梁刺股般自我勉励的励志故事,但集体挂吊瓶,这就恐怕绝不是励志故事那么简单。

吊瓶里氨基酸所输送的对象,是一群为改变命运、在单一路径中拼命突围的孱弱躯体。功利的教育、逼仄的上升路径,制造了这么一群考试的机器。将人的大脑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将读书变成一场体能消耗的恶战。透过“吊瓶班”,很容易看到我们的过去,只是,谁又来改变这种不合理,无论是给大脑还是年轻的身体,多些歇息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

悬梁刺股是自我激励使然,“吊瓶班”是诸多环境压力使然。如果说,自我勉励的悬梁刺股式刻苦让人钦佩,那么成长高压下的挂吊瓶补充能量的“吊瓶班”却难免让人觉得残酷和沉重。

">
湖北省教育厅官员不知道有关氨基酸的补贴一事,孝感一中的“国家补贴”说从何而来?如果没有,那又是谁给了孝感一中这么大的胆子,也需要湖北有关各方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媒体有关湖北孝感一中高三某班学生集体打吊瓶的报道,乍一看吓人一跳,细一看就不免疑窦丛生:首先是国家什么时候有过这项补贴?作为一直关注教育的家长,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其次,所谓的氨基酸注射,对人体“补充能量”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是否得到国家医疗卫生权威部门的认可?面对湖北孝感一中办公室夏主任对媒体的答复,人们在觉得匪夷所思之余,更多的是感觉到了这里面的蹊跷。嗣后,孝感一中对媒体的补充答复更是扑朔迷离。及至看了有关专家对氨基酸的解释和对孝感一中某主任答复媒体的批驳后,疑惑便更加浓重了:这不会是一场校方与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联手吧?这件事怎么越看越像一场忽悠呢?

就在该条新闻爆出后不久,即有不少医学专家发文证实:用氨基酸补身体纯粹是骗人的把戏。氨基酸只是有助于某些患者的临床需要,且口服亦可,不必非要注射。对一般身体正常的人们来说,正常的膳食结构,就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没有必要额外服用。反之,如果不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盲目乱补,不仅于身体无益还会有害。因为它将加大肝脏和肾脏负担;特别是采取静脉注射氨基酸,部分人还会有不良反应,如心慌、头晕、恶心等。

孝感一中学生集体打吊瓶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有多少人?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到底知情不知情?

现在教育界某些人,总会在某个时候忘记教育的宗旨,为了一时一事的利益,可以麻木到拿莘莘学子的身心健康和国家教育的信誉为砝码,为个人乃至部门利益开路,不惜与利益集团相互勾结,为虎作伥。

几天前,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有关“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的”一席谈话言犹在耳,其实是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及高考制度种种弊病抨击。而诸多资深教育家所痛陈的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五大危机”,更是令人瞠目。而这些教授所指出的各种现象,不仅高校中存在,而且正在向初高中这种相对低端的教育机构蔓延。孝感一中学生集体打吊瓶,是不是有关人和机构利益勾连的一个现实注脚,有待有关部门深一步的调查。

湖北省教育厅官员不知道有关氨基酸的补贴一事,孝感一中曾经的“国家补贴”说从何而来?如果没有,那又是谁给了孝感一中这么大的胆子,也需要有关各方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此刻,作为家长的我只是想:把孩子交到这样一群人手里,家长能放心吗?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乃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