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昔日贫困县凭啥上榜创新百强

2024-12-16 08:54:09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昔日贫困县凭啥上榜创新百强(连线评论员·身边的改革故事)

李铁林 本报评论员

韩小乔 安徽日报评论员

李铁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安徽西北部的小城界首,蓬勃发展的循环经济令人瞩目。再生铅占全国市场的1/3,再生塑料占全国市场的1/10,新型动力电池占全国产能的1/5……从没有矿产资源的省级贫困县,到连续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市)”,界首怎样闯出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韩小乔:界首是安徽面积最小的县级市,人口也不多。越是资源有限,越要“变废为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不少人就开始外出做“货郎”,一批“破烂王”成为了循环经济的“先锋”,“家家户户炼铅”一度是界首废旧物品回收产业的生动写照。

告别低水平重复,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需要因势利导、整合资源。针对炼铅作坊小散乱的情况,界首通过关、停、并、转、迁等办法,有效解决粗放发展带来的低效率、重污染等问题,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同时,着力布局再生铅、再生锂、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和废旧纺织等重点板块,加速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如今,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7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茁壮成长,发展前景喜人。

李铁林:产业想要长成参天大树,既有赖于经营主体持续深耕,也需要有为政府培厚土壤。发展循环经济,当地政府如何与企业同向而行,出台了哪些改革创新举措?

韩小乔: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政府既要积极担当“敢为人先”的领跑者,也要成为“长期主义”的践行者。界首的取舍,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凡是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再难也要“取”。在上海、深圳设立离岸科创中心,16家涉企服务部门和单位入驻企业服务中心,建成9个院士工作站、16个博士后工作站,打造16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当地政府创新方式方法,打通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优环境。

凡是不符合规律和实际的,利润再高也要“舍”。曾经,一家企业有意投资十几亿元的大项目,但由于不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和预期,最终被界首果断放弃。坚持舍与得的辩证法,界首咬紧牙关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开辟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

李铁林:既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才能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经验证明,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空间有限。依托优势产业,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集群,才能更好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升级。

韩小乔:以点带面、上下延伸、协调发展,正是近年来界首的重要发展思路。当地通过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吸引了天能、南都、骆驼、雅迪等上下游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推动产业从集散到集聚再到集群。在界首市高新区田营科技园,仅天能一家企业便可直接消耗园区内产出的40%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物,大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界首市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从一家普通的棉纺织企业转向功能性新材料领域,部分产品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乘着循环经济东风,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势头正盛,界首的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李铁林: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一个缺乏区位和资源优势、工业基础薄弱的中部小县城,崛起成为循环经济的高地、绿色发展的样本,这表明发展绿色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潜力。由此来看,绿色发展并没有那么高的门槛,也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小县城同样可以回答好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命题,从发展绿色生产力中找到自己的“打法”和出路。

韩小乔:从“野蛮生长”的废品回收生意,到创新引领的循环经济产业,界首筚路蓝缕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观察范本。目前,界首正积极开展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工作。同时,界首将启动绿色产业发展指数研究,全面梳理界首循环经济产业的原料回收体系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

未来,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主导产业,界首还将紧盯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三样”开辟新赛道,加快建设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绿色动能更上一层楼。期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更多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携手并肩逐“绿”向“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澎湃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