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公共空间需要多些儿童视角

2024-05-11 10:05:15 作者:马青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公共空间需要多些儿童视角 _光明网

连日来,记者在北京探访社区的适儿化改造。在通州、丰台、海淀、西城等区的数十个小区走访后发现,部分社区的适儿化改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广场上普遍放置的是成年人的健身器材,无论是功能、材质还是尺寸,都不适合孩子们使用,因此,家长呼吁增加适合低龄儿童的娱乐设施。

每天在社区的公共空间,最常见到的群体是一老一小,老人们遛弯儿、晒太阳、社交,小朋友们在撒欢和玩耍。因此,社区改造中既要有“适老化”,也要有“适儿化”。进一步观察会发现,相比成年人的多样化选择,孩子们的空间受到了更多限制。比如,给成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械远远多于孩子们的娱乐设施,尤其是低龄幼儿,大一点的孩子还能勉强把健身器材当成攀爬玩具,可对小不点们来说,那些“庞然大物”是必须远离的危险区域。

小区里放置一个滑梯、秋千或拥有一片挖沙池,就能成为小朋友们的“天堂”。其实,这些设施的价格不算多贵,无论是将之放进城市民生项目由财政出资,还是退而求其次,让有娃家庭众筹,资金方面都不会是主要障碍。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共空间的分配是不是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

在一些老小区,公共空间本就狭小,有限的空间怎么利用才有价值?也许有些人觉得,停车位都不够,哪有地方让孩子玩滑梯?也许还有人觉得,想玩就自己买玩具去,再不行还可以去游乐场,干嘛非要在家门口挤?因为这种思维惯性的存在,很多地方哪怕是公共空间够大,也不会在空间分配上向幼儿倾斜,这就导致了低龄儿童的娱乐设施不够用的结果。换句话说,在价值排序上,儿童的排位决定了“适儿化”改造的进度。

家门口的公共空间是孩子们最常玩耍的地方,如果这里的空间受限,会直接影响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兴趣和时间,对孩子们保护视力和强健体魄都是不利的。而缺乏娱乐设施,还会限制他们的社交和探索能力。缺失了呼朋引伴的快乐,就仿佛儿童成长的拼图中缺了一角。相比成年人,孩子们本来就受到许多限制,若是没有外力主动弥补这种局限,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观照的也是其背后的家庭,一个考虑到儿童需求的社区,往往也是更加宜居、更加生机勃勃的社区。

往更高层面上说,儿童友好还在为解决老龄化、促进人口服务体系的完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儿童友好的程度,其实是一个社会文明水位的高度。

正因如此,“儿童友好”的理念正在逐渐得到推广。202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22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等文件中都明确了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大方向。

改造需要时间,更需要在细微处着手。比如,为什么在全民健身行动中,社区投放的室外健身器材都只是成年人的尺寸?因为《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中没有考虑到儿童。那么,不妨梳理一下政策法律,还存在哪些衔接中的漏洞,进而加以完善。再比如,一些公园、广场没有专门为孩子提供的设施设备,空间布局、动线对孩子来说都不友好,有些公共标识孩子们甚至看不懂,因为负责规划设计的成年人,没有俯下身去,从孩子的“一米视角”看问题。在关于低龄儿童缺乏娱乐设施的报道中,7岁的“小豆包”为更幼小的“小布丁”发声,正在提醒成年人们,不妨多听听孩子们的声音。还有最常在社交媒体上引爆舆论的“高铁熊孩子”话题,换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儿童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多一些儿童车厢,是不是就能减少冲突,各得其所?

让我们的公共空间里,容纳更多的孩子快乐玩耍。“儿童友好”建设,是时候提提速了。(马青)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