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灌肠养生”变“自残养生”
2021-12-15 09:37:09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北京市面上出现了多家主打“灌肠”类养生项目的美容养生机构。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美容养生机构称,该项目是利用机器,将水注入消费者肠道内,以此达到“排毒养颜”的效果。商家称,消费者可以自助操作机器。还有商家称此类项目并非医疗项目,也不会由医护人员来进行操作。(1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但凡有过灌肠经历的患者都知道,灌肠往往不是一段“轻松愉悦”的过程,与一般美容养生项目的舒适体验大相径庭。大部分人对灌肠并不了解,允许消费者“自助操作”,其专业性着实令人堪忧。且不难猜想,正是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医疗人员的专业精神,对灌肠这类可能接触粪便的医疗服务,才用“自助”表达“抗拒”。 美容养生机构毕竟不是医疗机构,供水、消毒、日常维护的卫生要求并不高,自行灌肠所面对的安全风险可不小。实际上,面对此类服务,亦有肛肠科专家向记者表示,用灌肠排毒养颜的说法尚没有医学证据的支撑。有卫生部门曾发文称,灌肠是医疗行为,要求在医疗机构开展,并由医务人员操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肠穿孔甚至败血症。 走进“颜值社会”,可能受各类广告文宣的影响,不少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排毒焦虑”。盲目地认为,“排毒”就可“美颜”,排毒即是“排便”。不排除有人利用大众对“排毒”的刻板印象,将与排便相关的“灌肠”包装成养生项目,进而大肆敛财。倘若出现伤人事故,便用“消费者不按规程操作”为由,推诿扯皮。 纵观近几年饱受诟病的美容类新闻,我们见过有人执着切胃减肥,有人挑断小腿神经。为提高颜值,总有消费者愿意承受常人不愿承受的痛苦,“自助灌肠”不外如是。美容不应该建立在“自残”之上,健康安全才是“高颜值”的基础标准。对于渲染大众排毒焦虑的“自残类养生项目”,还是要严格打击。 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指导,及时取缔不安全不规范的“灌肠”类养生项目。通过完善相关规定,于医疗服务与养生服务之间,画出明确界线。防范有心人谎称借医疗服务,提供不安全的美容保健项目。(严奇)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