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让干部从无谓的“留痕”中解脱出来

2021-07-29 10:58:26 作者:袁文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晚间与朋友视频通话,没聊几句,朋友便发开了牢骚:在前几日的暴雨灾害中,某小区车库和的地下室全部被淹,不少车辆和居民的生活物资被泡。朋友连续几个晚上参加了所在小区的排水救灾,帮助居民从水中捞取物资。然而,在向单位上报简要情况时,单位却非要提供1-2张现场照片,说是要“留痕”。朋友在电话中抱怨说: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谁有心思拍照片?有拍照的时间不如多从水中多捞一两件物资。

我们都知道,所谓“留痕”,是通过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等“痕迹”有效还原工作的开展情况,这既可以防范一些地方、部门以及某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言行,又能压实责任、推动落实、强化监督,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还便于查找不足、对标补短,以此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很显然,这是抓工作落实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工作推进的一种手段。

然而,如果工作中一味地奉行“留痕”,只强调“痕迹”,不注重“实际”,只强调“留痕”,不考核“实效”,就很容易导致“留痕”过多过滥、变味变调。譬如工作生活学习中,领导开口就要有记录,大会小会都要出纪要,下基层调研就要拍图片并发微信群,下乡帮扶就要拍影像,检查工作就要设台账,考核就要建档案……如此这般,使基层干部陷入大量无谓的“留痕”之中,分身乏术、疲于奔命,不得不安排专人加班加点编材料、补照片、造痕迹、凑业绩。如果参加抢险救灾为了“留痕”而安排专人拍照,必定会有“作秀”之嫌,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变味变调的“留痕”,既加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又带来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看似“留痕”,实则“无痕”,看似已“留迹”,实则没“留心”,滋生了“造假”“作秀”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形成了“干得好不如写得好”“工作好不如材料好”的错误工作导向,导致许多基层干部把精力和能力都放在“重痕留迹”上,而在“重绩留心”上则大打折扣,严重背离了“留痕”的初衷。

所以,把干部从无谓的“留痕”中解脱出来,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节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密切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把整治“留痕”列入作风建设的重点,列入常态化的工作,把过多过滥、变味变调“留痕”清除掉,并固化为管理制度,升华为长效机制,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留痕”中解脱出来,进而在属于自己的发力点上建功立业,把“痕”印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留在广大群众的口碑中。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