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南网评:万寿岩遗址“新生”历程,照见文物保护理念
2020-05-19 15:39:06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5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万寿岩“新生”》,并配发“人民论坛”评论《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连日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光明日报》头版等重磅报道了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情况。 抚触远古,方知去来。因此,回溯历史,是生存本能,亦是文化自觉。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曾获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至约18.5万年前。万寿岩遗址的幸运留存,给了我们又一次抚触远古的机会。 如果说绿水青山是生态的金山银山,那么,历史遗存就是精神的金山银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万年前,古人类即在万寿岩活动。谁能料想,尚处于文明发端的祖先们为了应对喀斯特溶洞的滴水侵蚀问题而修筑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也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史。万寿岩遗址的留存告诉我们,人和自然最好的关系就是和谐共生。从“活下去”到“活起来”,万寿岩是八闽大地的万寿岩,更是万里神州的万寿岩。 万寿岩遗址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如果万寿岩遗址毁于多变的喀斯特地貌,成为人类长河中被自然毁弃的存在,我们或能接受;而如果毁于我们自己过度开发之手,那一定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从当地村民开始,无数人为了万寿岩遗址保护开始了近三十年的鼓与呼。人们最初的出发点是非常质朴的——村民们所关心的并非“我们从哪里来”的哲学终极问题,他们“担心矿山的开采会让历史悠久的万寿岩消失”。正是这种厚植于国人的朴素“根”意识彻底叩开了万寿岩遗址真正的幸运之门。 万寿岩遗址诉说着文物保护的战略远见。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明确提出整体保护万寿岩遗址的4点意见,并强调:“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言简意赅,一锤定音,万寿岩遗址彻底“从炸药下抢救了下来”。二十年后再回望这份批示,可以清楚地看到背后真正的含义:万寿岩遗址等文物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绝响,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富矿。今天,这样的理念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共识。“何其幸也”的万寿岩遗址,在世纪之交才得以延续它的幸运。 值得一说的是,此后的二十年,三明市先后完成了地方立法、遗址展示、遗址博物馆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在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开发的同时,三明市还特地将当年矿产开采的遗址一并保留了下来,这当是最好的反思和警示。至此,万寿岩遗址再无倾覆和被毁之忧。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万寿岩遗址大概就是中国历史遗存保护的成功样本。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万寿岩遗址,这个“抢救回来的史前家园”,照见我们向前的初心,为我们逐梦筑梦聚力凝魂!(蒋洪钰)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