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招聘陷阱”网络平台不能做旁观者
2018-07-24 18:01:45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近年来,中国在线招聘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较之线下人才市场的高成本,网络招聘具有无地域限制、方便高效、费用低等特点,更受到求职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职场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9%的受访职场人曾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求职。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招聘巨大的空间也为犯罪提供了温床,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虚假招聘信息、招聘骗局的危害无需重复赘述,而且相关部门也曾多次要求对互联网招聘平台实施集中整治,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在线招聘乱象已有所控,可效果离公众所期似乎还有很大距离。 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也就意味着,网络平台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有“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的法律责任。 尽管求职者有诉求,法律有明文规定,现实中受害者真正能够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向平台追责的少之又少,为何?关键还是因为网络招聘门槛低、形式多样化,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举证较难,而且损失不大者大部分选择忍气吞声,即使进行投诉,常常也因案值小、取证难、异地无法监管等原因而不了了之。 因此,防范“招聘诈骗”套路,除了监管部门不定期开展系列行动打击网络招聘诈骗行为之外,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平台责、权、利,并在相关案件的刑罚上体现其危害性的责任承担,促使平台能够自律地加强招聘信息发布方营业执照、组织代码、人脸识别、芝麻信用分等综合资质审核,从源头上掐断不法分子滋生的土壤。 骗子须严打,防骗课更需补上 学生屡屡被骗,凸显的正是个体防骗能力缺失。这也再次提醒人们,大学生要在提升防骗能力上强化自我修炼,其实揭露骗局的新闻很多,平时多看书读报,这对增强防骗意识,提升防骗能力大有裨益。骗子必须严打,防骗课更需补上,只有使防骗能力不断提升,方能最大程度避免上当受骗。(孙维国)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