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2018-01-01 13:10:37 郭翔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对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承了党重视“三农”问题的优良传统,并进行了创新发展。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美丽。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多元一体的农业农村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过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主要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发展更平衡、更充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农村,难点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也在农村,难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经之路。

二、深刻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改革创新精神,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体现出来的改革创新精神特别鲜明和充分。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确立了“三农”工作新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具体标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相比,新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生产发展改为产业兴旺,由生产到产业,范围扩大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由发展到兴旺,目标要求更高了,不仅强调发展过程,更强调达到兴旺的结果。二是把村容整洁改为生态宜居,强调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更丰富了,目标要求更高了,不仅要美丽,还要适宜居住。三是把管理民主改为治理有效,管理农村侧重的是政府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注重管理过程,强调的是管理行为的民主性;治理乡村则是由政府、社会组织、村民个人等多元主体进行共同治理,更注重结果导向,强调的是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求标准更高了,效果更好了。四是把生活宽裕改为生活富裕,要在农民收入更快增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从这四个方面总要求的变化来看,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对新农村建设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充实,在标准上的细化和提高。

第二,首次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思想,确立了把农业与农村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新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针。这是由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这是由农业与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是由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发展落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必须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第三,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想,确立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相对现代、发达的工业和城市与相对传统、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为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新思想的提出,就是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塑城乡关系,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四,首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思想,确立了把农村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体系的新安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这一思想的创新性在于,在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要求。农业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的概念,属于经济现代化的范畴。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区域现代化的概念,包含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综合现代化的特征。提出农村现代化这一创新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把农村现代化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体系当中,使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更全面、更科学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首次提出了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思想,确立了破解农业现代化瓶颈制约因素的新途径。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是传统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这种小农经济,严重阻碍着现代化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大型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影响其与国内外开放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将二者衔接起来的途径,一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大型农机装备的使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助于保障一家一户农民解决自己解决不了或者自己解决成本较高的生产业务,提高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率。

第六,首次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思想,实现从民主管理农村到有效治理乡村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反映了党和政府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跨越。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思想。这一思想的创新性在于,实现了从民主管理农村到有效治理乡村的跨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要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挥社会各类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四是要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七,首次提出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新思想,确立了乡村振兴推进主体的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素是人。一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新型农民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二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要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一要懂农业,要了解熟悉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科学指导“三农”工作;二要爱农村,要真心热爱农村事业,把努力改变农村面貌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形式;三要爱农民,要在工作中对农民充满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其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培养造就“三农”工作队伍,首先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农业和农村干部队伍,使他们能够有力地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队伍,研发更多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三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经验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队伍,能够依托并通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市场中介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联合起来,有效组织他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和市场营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总体要求上,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目标任务上,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入贯彻党中央做好“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

(一)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的关键,是在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不管是对土地的原有承包者,还是对土地的实际经营者,都给他们吃了长效定心丸。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明晰集体产权,盘活集体资产,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同时,要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使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在抓手上,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要途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通过多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路径上,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在同一农业经营主体下交叉融合,或者是在具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实现融合,实现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推进农业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最终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增值和收益分配。

(三)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可以把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小农户纳入农业现代化轨道,主要举措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是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服务主体上,应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上,应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等全方面的服务;在服务环节上,应进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服务。当前,应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社员提供的自我服务。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要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通过“三治结合”,走乡村善治之路,实现治理有效。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实现乡风文明,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四是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特别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休养生息制度,加大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步即到二〇二〇年必须确保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党庄严承诺,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作者系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