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污泥浊水,如今碧波荡漾;以前臭不可闻,如今花香扑鼻;以前周围居民怨声载道,如今市民慕名而来……短短一年时间,北京最早的漕运河——萧太后河完成惊艳蜕变。从“牛奶河”到潺潺碧波,萧太后河的治理并不孤立存在,其背后是从首都到全国环境治理的一盘大棋。 不知从何时起,“APEC蓝”毫无征兆成为热词,刷屏社交网络,甚至出现了“晒蓝天党”。其实,这种被笑称是“行为艺术”的社会现象,无非是表达了人们渴望蓝天常驻的朴素愿望。蓝天、绿水、青山,当下公众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投以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在不小的程度上,环境指数决定了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如果你翻开手机相册快速滑动还保留的环境照片,或者把这几年来哪怕是碎片搜集到的环境信息做个简单的拼图,都不难感受到,“它”在发生变化。这些积极的变化,给了公众莫大的信心和激励。 毕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公众的呼吁得到回应,激荡的是力量,凝聚的是共识,反映在现实中,那就是无处不在的监督之眼。在近来查处的环保案件中,有相当部分就是顺着公众举报提供的“藤”最后摸到的“瓜”。当然,环境不管是在数字上还是感受上的改善,都还只是果,这一切都得益于更深层次的从理念到机制上的支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就是要让人民获益,这种改革共识和逻辑,贯穿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出台,定下了调子,搭起了框架;“最严环保法”出台,“长出牙齿”,树起威严;“环保钦差”全国覆盖,不留死角。“督企”“督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不偏废任何一方。绵密而持久的努力下,环境的价值得到大力强化和普及,社会发展思路和逻辑得以实现变革,成熟的环境治理已见雏形。在近期热播的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全面铺开、点上突破、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生态体制进程也因多个案例做注脚,而愈显立体、深刻。 继续拿蓝天来说,相关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珠三角区域下降31.9%。 近5年来,环境生态的改善与环保体制机制的重塑,是改革方案含金量的充分展现,更是公众获得感更为持久和强劲的源泉。日渐进入良性的政府与社会互动、中央与地方互动,无不显示着建设美丽中国,成就巨大,未来可期。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