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垒实中国自信

2017-07-24 09:05:24 夏光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自信的崛起之路。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讲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脉络。

建设生态文明是提升中国自信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自信需要底气,从《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中可以看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使我们对于发展成就的自豪感打了很大折扣。在国际上谈到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时,我们由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而理不直气不壮。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对中国发展道路自信心的短板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增强了人们对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信心。我国人口多、资源紧、发展压力大,是世界上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国家之一,兼顾发展与保护的难度非常大。过去,我们曾为了发展而牺牲了环境,今后是不是要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呢?这个问题曾使人们苦恼、纠结。近年来,通过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整治生态环境等措施,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也出现好转态势,2016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明显上升。尽管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人们根据身边绿化面积增加、休闲生活更加舒适等切身感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是肯定和支持的。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与突出影响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理论上的创新,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我国有特殊的国情条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需要创新自己的发展理念。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与深度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论述,并转化为指导国家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和深刻,增强了人们探索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了长久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等在内的“四梁八柱”制度设计,还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行流域河长制、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等多种制度改革措施,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体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依法治国、靠制度管事管人的新趋势,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信心。

生态文化建设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根基。“建设生态文明”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是一种“文明”,即人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投入巨量资金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如果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停留在资源耗费型和环境损害型的发展模式上,那么绿水青山最终还是守不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抓住了发展方式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依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觉醒,也必然依靠千百万人共同的绿色行动。显然,包括新型生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根源。

(作者:夏光 系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