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常州本地论坛上有女孩向年轻男子下跪磕头的图片,引起不少市民的热议,据说这是常州某培训机构的老师收徒时直播的场景。有人对这种“磕头拜师”的做法嗤之以鼻,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过分上纲上线,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仪式感。(7月10日《现代快报》) 磕头拜师,是培训机构的规矩。诚如这位1991年出生的师傅李振所言,“磕头是曲艺行当拜师仪式的必经环节,师傅收徒本身就是双方自愿的事,而且拜师并不是想拜就能拜。他收徒第一是看人品,第二是看专业能力。”或许,有些人对此持反对意见,甚至一些业内人士也看不顺眼,不过“下跪磕头”不违法,也就未尝不可行。 但是,笔者以为,在纠结磕头拜师妥不妥当的时候,更多的目光应该聚焦到孩子身上。“我一直跟李老师学曲艺,很喜欢这门课程。他除了上课之外,也教很多做人的道理,包括待人接物,说话做事。”此次拜师的女孩小陈是一名00后,才上三年级,她并没有觉得这样的仪式有什么不妥。可见,这就是孩子的心声。 也就是说,师傅和徒弟都觉的很正常的事情,却因为被曝光在网络上,就引起了舆论关注,足见一些人“看热闹”,甚至是“不嫌事大”的心理。的确,网络是个大杂烩,传播信息也迅捷,越是这样,越需要每位网民,用冷静和理智的头脑,来对待不期而至且良莠不齐的信息。否则,沉溺于此,只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与混乱。 不难发现,舆论的关注,势必会影响到孩子。恐怕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被无底线的揭露。无底线的、聚光灯式的关注,就如同让人扒光了衣服站在人群里,让人感受不到丝毫尊严与快乐。磕头拜师本是正常的举动,被引起广泛关注后,这个小孩就要面对媒体,也要面对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外界对师傅的质疑,其心里可会好受? 于三年级的这位小学生而言,当舆论影响到她的生活和学习氛围时,迅速回归宁静,让其回复往常生活最重要,唯其如此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靠谁?就靠猎奇心很强的诸位网民。 |
相关阅读:
- [ 07-07]提高教师工资能否遏止有偿补课
- [ 06-23]教师应成为道德的示范者
- [ 06-02]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 [ 05-25]约束“高薪挖人”能否终结高校教师孔雀东南飞
- [ 05-10]留住乡村教师,重建乡贤传统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