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条的“失范”,助长了虚假广告及伪专家的“盛行”。长此以往,不仅扰乱了药品、保健品市场规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搭上了一些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最近一周,一位3年间活跃于数家地方电视台,身兼数职的“专家”在网上火了。据多家媒体报道,这位刘姓专家在不同民族、专家身份、产品间自如切换,先后以祖传苗医传人、蒙医第五代传人、北大专家、高级营养师等身份出现在9种不同药品和保健品广告推销节目中,涉及疾病涵盖诸多领域,而其代言的产品和企业屡被查出存在问题,广告本身更频涉虚假宣传。 近年来类似虚假广告和伪专家在各地媒体中并不鲜见,其中套路也并不高明。在信息通达的社会,这类不良广告为何仍能堂而皇之登上一些地方卫视?“百变”专家们为何换个身份换个地方就能“忽悠”万千观众? 播出平台在专家资格审查和广告内容审核上存在漏洞不容忽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法》修订后更明确要求保健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这些要求为什么没有落到实处? 首先,源于商业利益的“绑架”。近年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遭遇经营下行,广告锐减,保健品推销广告成为支撑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些播出平台在经营压力下丧失了底线。 其次是前期审查乏力。根据相关规定,广告发布者应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可见,前期的审查责任主要在发布者,可不少发布者早已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工商等监管部门多是“事后查处”。 “万能”专家及其广告制作公司,虽历经推销产品多次被查,仍能穿越“封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则暴露出针对参与制作者的惩罚机制不健全,处罚过轻。 上述多链条的“失范”,助长了虚假广告及伪专家的“盛行”。长此以往,不仅扰乱了药品、保健品市场规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搭上了一些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只有将滋生此类现象的土壤彻底根除,才能有效刹住这股虚假广告之风。 |
相关阅读:
- [ 06-23]“最忙虚假广告代言人”暴露监管失责
- [ 06-22]该拿“假药广告艺术家”怎么办?
- [ 06-22]虚假广告已成顽疾,去利治本才是良方
- [ 06-22]谁滋养了“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
- [ 05-12]不能总把广告侵权当成小事情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