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粽”情端午,更应深耕文化

2017-05-31 10:01:31 吴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端午,绕不开粽子、龙舟和屈原。当个人记忆融于家国情怀,当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升为国家工程,端午等传统文化正在更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加大了走出国门的步伐。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呷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在汨罗江畔的一座乡村小院里,83岁的李娭毑将新鲜粽叶卷好握在手心,舀一勺伴着红枣的糯米填进去,再用天然草叶将粽子裹紧,一个红枣粽做好了。(新华网 5月28日)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一到农历五月,端午的氛围就越发浓重,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一项项习俗在大江南北别无二致,也正是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积淀着端午节深厚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更受到国人的重视,自08年,端午和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一起新增为国家法定假日,古老的节日也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中。然而,形式上的重视并不能代替文化的根植和加固,当我们享受着粽子的美味、观赏着龙舟的激情,可还有人清楚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对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能述说几分?

无疑,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象征,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端午的文化符号,毕竟除了端午节这段时间,没人会吃粽子吧。但粽子不是端午的全部,龙舟也不是,只有这一项项的传统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叠加起来,才构成了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的端午节。可惜的是,当前确有这种现象,即端午节深厚的文化积淀被人为的简化了,称端午节是“粽子节”、“龙舟节”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导致了一些年轻人、小朋友只知“粽子”、“龙舟”,不知三闾大夫,即便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也并不了解其后的真实历史,因而也就无从谈起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各种节日也成为商家竞相营销逐利的手段,消费、购物狂潮往往盖过了节日文化的氛围,想在年轻人的思想意识里根植文化传统几乎不可能。因而笔者认为,对文化内涵的弱化,不仅是端午节,也是一些其它传统节日正面临的尴尬处境,这种历史文化传统越发势微的情况不容乐观。

显然,端午节不是简单的“粽子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早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并且有举行龙舟竞渡的祭祀习俗,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该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老百姓自发包肉粽、倒雄黄酒纪念屈原,后世统治者为了树立忠君爱国的标签,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还有其它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演变中,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意义深厚、文化丰富的端午节。“粽子节”概括不了端午节的精神内涵,更无法代表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端午文化。2008年我国把端午节设立为法定假日,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则成功被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足以彰显端午节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尽管,法定假日被许多人仅仅用来消费、娱乐,传统文化在商业化的步步紧逼下发展疲软,但是笔者依然相信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必须要深耕根植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就应当有这种意识和觉悟,在内心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文化自信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当中,用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强大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