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摔跤吧!爸爸》成为电影市场的焦点。电影中对于体育竞技场景惟妙惟肖的刻画,展现了印度电影的语言特点和技术水平。当然,对公众而言,更为直观的是其映射出的印度文化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摔跤吧!爸爸》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电影?影片中,生活在封闭山村里的两个小姑娘,被怀抱着世界冠军梦想的父亲严苛地训练为两名优秀的世界级摔跤选手。两个女孩借助对“摔跤”这一充满着男性荷尔蒙运动的介入,完成了对男性世界的入侵与挑衅,这样的对抗所取得的成功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女性解放的意象。 然而,实际上,在这一对抗中,两个女孩的胜利却建立在其对于男性世界基本规则的遵循之上:放弃女孩原本被规定的生活方式和轨迹,转而开始摸爬滚打式的力量性训练(在女性与男性之间做简单的二选一的选择本身,恰是被当代女性主义诟病的性别压抑之一),以至于女孩的长发都成为其走向胜利之途的一种障碍:姐姐在留起头发之后竟会陷入首场不胜的魔咒。更为重要的是,在两个女孩向男性世界挑战的道路上,自始至终无法摆脱,甚至需要有意顺从的是男性统治的另一个核心权力象征:父亲的角色以及其特有的统治方式。 事实上,如果两个女孩的生活轨迹被置换为两个男孩的成长历程,这一故事将具有同样的励志效果:其所要克服的疲劳、困倦、伤痛、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是完全一致的。将整个故事设定为两个女孩的成长历程,只是为整部电影增加了些许特别性,以及可能为其带来更多关注与荣誉的女性主义色彩。 从电影发展史看,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常常为票房和口碑预先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今天的电影市场中沾染些许女性主义底色,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总是包含着一种毫不妥协的社会批判向度,它表现为情节中规训与挑衅所构筑的张力关系的设定。这一向度或者如《罗拉快跑》一般,虽无剧烈的矛盾冲突,却挑衅着男性世界作为他者眼光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或者如《男孩不哭》一般,剥开一些人宽容的伪善,将其对于少数群体问题的歧视展露无遗。 规训与挑衅近乎成为女性主义电影共有的基础脚本。其批判力度随着与之抵抗的对象的不断扩张而扩张着:最先或许是单纯的男女对立,随后则拓展为父权制的压抑,现在以性别问题为核心的对抗将少数群体、社会边缘人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对抗都纳入女性主义话语体系当中。由此,女性主义电影的涵盖范围得以扩张。但不管怎样,规训所带来的压抑与挑衅总是其基本设定。因此,我们不要急于给任何一部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电影贴上一个女性主义电影的标签,这样可能给它带来更大的荣誉,但也可能为其带来更多的批评。 |
相关阅读:
- [ 04-25]电影导演应该从哪里来
- [ 04-24]参差多态才有“最好的电影”
- [ 04-17]驱散电影票房造假的雾霾
- [ 03-27]电影票房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 03-23]立足传统打造中国电影品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