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微权力”变成“饮血刀”
2017-04-10 11:25:15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瑶我来说两句 |
当下,脱贫攻坚如火如荼,惠民资金源源不断,“小官大贪”“雁过拔毛”这类屡屡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案件,令人揪心。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开曝光了八起扶贫领域的典型案例,对那些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表明了坚决查处的决心。(4月6日 新华网) 梳理这八起典型案件不难发现,当前扶贫领域的腐败案件大多发生在县、乡镇、村这些基层干部中,这些“小官”手中掌握着扶贫工作的名单、标准、效果评估等权力,看似无伤大局的“微权力”实则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大到成千上百万的专项资金,小到几百元的惠民补助、一个帮扶名额,“微权力”一旦变质,就成了饮血的尖刀,刀刀扎进老百姓的心头肉。 基层腐败产生的危害之大不亚于“老虎”,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队伍刻不容缓。 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至今,仍有部分基层干部对贪腐行为的思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基层干部打政策的擦边球,甚至采取虚开发票、加大工程量、报假账等方式侵吞套取惠民资金,把本该属于贫困群众的资金装进腰包。从思想层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唯有从干部的思想源头上掐断贪腐的苗头,才能发挥出扶贫资金保民生的效果。 此外,补齐制度短板,健全和完善扶贫领域的法律制度是运用好扶贫资金的关键。各地需建立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充分完善资金分配、审核审批、发放管理等环节的实施和监管制度,坚决不让“拦路虎”钻空子。同时,还要敢于给权力“关笼子”。充分利用大数据扶贫平台和网络政务公开的便利,将各项扶贫项目、标准、数额等相关信息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扶贫资金不是“唐僧肉”,“微权力”并非“饮血刀”。官员干部越过“雷池”、踩了红线的行为,定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
相关阅读:
- [ 03-31]兰考“摘帽”是精准扶贫样本
- [ 03-28]扶贫脱贫的真实性远比数字脱贫更重要
- [ 03-24]扶贫怎么下“绣花”功夫
- [ 03-23]精准扶贫离不开良善村治
- [ 03-01]“精准”为帆助力湖南扶贫乘风破浪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