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乃至共享单车企业,都要真正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态度,不能让共享单车沦为儿童的“危险玩具”。】 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一名年仅11岁的男生在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被客车卷入车底身亡,这起发生在浙江北路天潼路路口的惨剧再次引发社会对于共享单车使用问题的关注。这也是目前发生在上海的首例不满12岁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致死案例。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出行的“新概念”产品,恍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人流密集处,在地铁站出入口、公交车站前、各小区门前都能见到多种统一颜色的共享单车。这不仅解决了市民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为绿色环保作出一份贡献。 但在实际运行中,对12岁以下儿童随意骑行共享单车却缺少有效的制约,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代刷,放任孩子骑行上下学。尤其是适逢周六日,更能看到不少孩子,成群骑行共享单车在小区路上追赶嬉闹。这给道路交通安全增添隐患,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根据相关报道,,作为服务的提供方,绝大多数共享单车企业都在其使用指南或责任条款中声明了使用规则,其中都提到,消费者的一切权利要以规范使用为前提。例如,摩拜单车与ofo单车均明确:“用户应为符合骑自行车上路的年龄(12周岁以上)及身体条件的健康人士”。ofo单车的使用规则中还写明:“若您不具备前述与您行为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则您及您的监护人应依照法律规定承担因此而导致的一切后果”。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也有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这意味着不允许12周岁以下儿童将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随意骑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企业除了在使用指南中给出提示或工作人员在实际发现时予以阻止之外,也没有更有效的防控手段。再加上有些企业提供的共享单车,车型本身就很小巧,儿童很容易上手,极易成为“熊孩子”的危险玩具。 联系新闻可以看到,在上海发生的这起由12岁以下儿童骑行共享单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为共享单车企业乃至政府和全社会,如何避免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提出了一道严肃命题。说实话,共享单车无法拒绝儿童使用,这也不是共享单车本身设计上的缺陷。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共享产品,即便企业在制度设计上如何完善、如何给出明显提醒甚至警示,对于某些“熊孩子”来说,根本就难以起到实际的约束作用,有时甚至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同时,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强求客户提供详细身份信息也是不现实的,更无法禁止儿童用家长的手机去扫码使用。还要注意的是,不少12岁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恰恰是家长的有意而为之。因此,我们除了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对骑行者给出年龄提示、履行明确告知义务之外,只能依靠家长、学校和交通执法人员的联手合作,不给“熊孩子”留下独自骑车的机会和空间,想方设法让其“处处受阻”。 显然,我们不能因为存在不少12岁以下儿童使用共享单车,容易给儿童自身带来事故伤害而阻止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无论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乃至共享单车企业,都要真正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态度,不能让共享单车沦为儿童的“危险玩具”,而这其中,家长的安全意识提升又显得尤为关键。笔者以为,在加大法规宣传,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涉及12岁以下儿童禁骑条款进行广泛普及之外,交通管理部门在发现有12岁以下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时,可以尝试对家长进行处罚,以此来“逼迫”家长加强监护和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并教育12岁以下儿童“远离”共享单车,上海这起共享单车夺走儿童生命的悲剧或将不会再次上演。 |
相关阅读:
- [ 03-28]共享单车的便捷不能被滥用
- [ 03-27]“免押金大战”,共享单车发展还需要什么?
- [ 03-27]共享单车“围困”公交车站 需“规则”疏导
- [ 03-27]共享单车频遭黑手考验管理智慧
- [ 03-27]共享单车免押金,涵养城市信用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