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后,各地“政治圈”展现出新面貌、新气象,很多岗位更是呈现出“新老交替”的局面。如何引导新“入围”的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观、业绩观?如何激发党员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福建做法中找到答案。 自去年换届以来,福建各地陆续出台一线考察、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选人用人机制,为干事者“戴红花”、给担当者“开绿灯”、让慵懒者“挪位子”,一连串动作的实施,均以实干为“风向标”,正向激励有为干部,政策兜底担当试错,不断激发该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潜能、提振干部精气神。 用人导向正,方可激活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当前,我国既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又迈入脱贫奔小康的攻坚期,各方面工作尤其是基层一线急需一批想干事、敢担当的党员干部投身其中,方可“集中优势兵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福建通过推行“一线考察干部”,树立“以战果论英雄”鲜明导向,实际上就是在鼓励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埋头实干苦干,逐步扭正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依旧可以当“太平官”的错误认识,从而有力保证了基层一线“兵员”不断、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的局面。 实干有风险,担当有保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下,难免在某些领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就意味着在探索创新途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挫伤冲在一线、敢于探索的干部的积极性,增添其心理包袱、心理压力,牵绊住实干步伐。可见,为担当者上“意外险”、吃“定心丸”,也应是树立实干“风向标”的题中之义。福建沙县、安溪等地积极出台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失误犯错免责的政策界限,为改革创新者兜底壮胆、解压减负,才能促使其大胆上路、勇敢创新。 能上能下,是实干“风向标”的弦外之音。能上,就是要为实干者、担当者“谋位”;能下,就是要让担当不足、执行不力者“无位”。如果不能畅通上、下的渠道,就会出现“有为与无为同台”的局面,推而论之,既然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没有太大差异,又有谁愿意主动深入艰苦的基层一线?又怎么能形成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政治氛围?归根结底,让“太平官”挪位子、让不作为者下岗下课,也是对实干的一种鼓励、一种保护,从而也能更好规正选人用人的航向。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