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2017-03-21 09:14:43 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今年是建军90周年,广东保护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近日召开。作为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省份,广东将开展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维修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走出一条符合广东省情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之路。

红色军事文化遗产是人民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力证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关于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保护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为广东全面推进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历程中,广东保存和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遗产。据统计,全省有4300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包括313处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当前,广东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工作成绩显著,开展红色主题宣传教育的基础扎实。但是与此同时,保护形势也面临严峻的一面,大部分文物保护范围不足、级别不高,很多产权不明、管理分散,部分损毁严重,濒临消失。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战略高度,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格局,充分认识保护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决不能让红色资源在我们手中失去光彩,决不能让红色记忆在我们眼前消失。这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更是一种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

每个红色军事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全省各地区要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精神文明创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常抓不懈、善作善成。在维修保护工作中,各地要抓紧制定本地区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的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坚持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强环境风貌的整体保护,统筹推进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保存状况不断改善,确保到2019年实现“险情全部排除,对外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展示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同时,还要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维护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给人以“身临其境”、庄严肃穆的感受,切忌“修旧如新”、富丽堂皇。对由于历史原因已经不复存在的红色军事旧址、建筑,原则上不再复建。确需复建的,要经过充分论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红色军事文化遗产肩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还必须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对影响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红色军事文化遗产,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红色教育阵地。要探索尝试用历史、人文、文艺等不同视角,对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再深入挖掘,再提炼升华,既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境地,也充满现实情感和人文关怀,把参观者带到历史情境、历史结构、历史叙事中去认知和感受,引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各类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单位要在展品收集、主题提炼、形式设计、科技创新等方面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大胆创新、匠心独运,把每一次陈列布展都做成引人入胜、启迪心灵的优秀作品。此外,要注重示范引领,以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为核心区域,将红色旅游、扶贫开发、文化熏陶、生态休闲等结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旅游优势,打造红色军事文化主题公园。

风正好扬帆,色纯好作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清风正气和红色底色。在新的历史航程中,描绘新的历史画卷,正需要这种正风纯色作引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让红色军事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凝聚起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