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杜绝食品安全领域谣言不能止于辟谣

2017-02-25 14:09:04 张楠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条二分四十秒左右的视频在网络广泛流传,视频中,一女子称海佳味紫菜是黑塑料袋制成,不能食用。对此,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研究人员表示,视频中确为紫菜,并非塑料袋,网友不应再信谣传谣。

与食品有关的谣言并不鲜见。2007年6月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曾引发舆论大哗,更让很多包子铺、早餐点陷入生存困境,后来证明这不过是一不良媒体从业人员一手炮制的假新闻;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关于肯德基鸡肉产品的谣言则称,这些产品的原料都来自长着8个翅膀6条腿的鸡。而黑塑料袋制成美味紫菜的说法,更是耸人听闻。

不可否认,正是因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很多人对此类问题非常敏感。但是,敏感不等于轻信,敏感可以让人们对不安全的食品保有一定程度的警惕,但轻信则会让人限入草木皆兵之境,且极易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帮凶”。

对于谣言,有些人盲目相信,有些人则未必真信,但他们都有一种乐于传播的“好奇心”。甚至,用其中一些人自己的话来说,是出于“责任感”。其实,这种心态,与那些传播血淋淋的老虎咬人视频的人并无二致——虽然残忍,但好玩呀,虽然不可信,但好玩呀。只是,好玩的背后,是公德心和责任感的缺失。

在今年2月13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起草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单位和个人利用网络、媒体、移动社交平台等载体,编造、散布、传播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属“食品安全信息欺诈”行为。对于这类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如果将来《查处办法》中的这一条能够落地,意味着有所图谋的编造、散布、传播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人将面临法律惩罚——无所图但主动参与了散布、传播并造成严重损失的人恐怕也难逃惩罚。

从减少传谣的角度来讲,法律的风险能够促使一些人在面对类似的传言时多一些理性辨识,少一些不负责任的“随手转发”,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需要每个人多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多一些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多一些对谣言的辨识能力,尤其是对那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更是要多些质疑精神,少一些冲动型的转发,避免被人利用且损人不利己的尴尬和风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