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最新原创> 正文

警惕“特供品”背后的特权思想

2017-02-16 09:46:22丁恒情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有业内人士指出,烟草“限价令”已执行了近5年,随着节假日期间高档香烟需求量大,部分烟品紧俏,一些商家开始在不同城市、不同商店“贩烟”、“炒烟”,稀缺香烟的价格水涨船高。制度反腐专家认为,天价烟、特供烟等本质上反映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心理”,这根源于权力配置不科学,用人体制不合理的“不正之风”,很难用纪律和规定完全控制。因此要以治本为主,加大改革力度。(2月15日《北京晨报》)

特供现象,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每当一年之初,村(社区)委员会就挨家挨户的将户口收上去,随后发下来诸如粮票、布票、肉票、豆腐票、副食票等花花绿绿的票证……从吃的米、油、蛋、肉、菜,到穿的衣裤、鞋袜,以至于锅碗瓢盆都实行定量供应,凭票购买。而对于达到一定职务级别的高级官员而言,他们有专门的特供商店,从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到酒水香烟等高级消费品,一律实行“按需供应”。

然而,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权思想,并未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而自然升级,而是作为一股特殊力量发挥着复杂作用。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特供商品司空见惯,比如,一些超市将“人民大会堂、国宴指定”的矿泉水等相关产品摆在显眼的位置;一些单位发给职工的粮油福利,也写着“机关事务管理局专供”、“军队特供”、“武警接待用”;在一些商品网购平台,标有“特供”标识的商品销售得格外火爆。

事实上,特供商品之所以成为一种时尚,关键原因也许就在于,特供的消费土壤始终存在。一方面是特供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一瓶几十元的酒,如果贴上特供的标签,就能实现“乌鸦变为凤凰”的华丽转身。所以,部分商家把特供作为营销噱头,仿佛一沾上特供,价格就可更高,质量就更有保障。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特供商品极其痴迷。在一些人看来,好像买得起特供,就比一般消费更有品位、更上档次,他们渴望拥有这样的机会,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豪感。

从这意义上来说,人们对特供产品趋之若鹜,其实不是在追逐特供产品本身,而是在追逐特供产品背后所代表的权势地位。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茅台酒厂就经常生产一些特供酒,还有一些茶叶厂、卷烟厂也有特供产品。而在这些特供产品的背后,是巨大的公款消费,甚至可能存在着腐败。虽然近年来禁止特供的规定相继出台,整顿行动也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三令五申”遏制舌尖上的腐败,禁止“特供产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特供商品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态势。正如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所说:“目前虽然用纪律把各单位的‘特供’解决了,但人们的‘特权心理’依然存在”。

特供的背后是特权,管不住特权,自然也管不住特供。更重要的是,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既要打好节假日关键时期不正之风集中反弹的攻坚战,也要打好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持久战。另外,政府权力应该受到更多的制约和监督。比如,要全面公开和严格控制三公消费的财政预算,防止超标准、超预算的消费行为出现。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铲除特供消费滋生的土壤。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