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三轮车 留住城市的乡愁
2017-02-14 16:44:36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经理洪献忠表示,新中国成立前,泉州市区就由人力车、三轮车组成了一家三轮车公司,到了1980年,这家三轮车公司改名为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可见,泉州三轮车历史悠久,不仅养活着几代人,更是几代泉州人脑海中深深的记忆,老街小巷,三轮相伴,一路哉,一路情,画面远古但又亲切。 事实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往往是经济利益成为绝对的主宰,许多积淀多年的城市景观被推土机粗暴抹去,这种只算经济账,不算人文账、情感账的短视做法,留下了种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三轮车去留的讨论,不仅是对的保护态度,更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人文体温。 很多时候,回到曾经生活的城市,微闭双眼,老井、老屋、小巷、三轮车,却不经意间成为这个城市里人们最有故事的记忆。 的确,城市三轮车的出现谈不上美观,自然也谈不上秩序,与建设美观、现代化城市似乎格格不入。可这些三轮车的存在,不仅是许多市民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他们眼中的抹不去的记忆和乡愁。三轮车,不仅是城市里习惯了三轮车慢出行的老人们的需求,更是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融入了数代泉州人的生活成长记忆,融化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中。 是的,城市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能没有根基,文化与记忆不可以出现断层。一个美好的城市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干净整洁,还应有便利的生活设施与多元包容的文化。而对于弱者生存的尊重,对卑微劳动的体认,对于城市人文情怀与多元文化的追求,这才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可爱之处,这更应是一所开放、现代化城市所需恪守的发展理念和宽广胸襟。 事实上,对城市来说,“旧”也是一种美,往往沉积着难以复制的独特气质,换言之,一座只有“新”而缺乏“旧”的城市是没有多少立体美感可言的。对于泉州三轮车的去留,既然已经引起了市民讨论,政府部门应该具备“小心呵护那些漫长历史中生长出的人情与文化”。 既然三轮车的去留让泉州市民有了情感的难舍,而且已然内化为泉州城的文化和风景,不妨规范好三轮车的运营,让三轮车师傅为外来游客讲泉州历史文化,既完成好三轮车的转型,又真正实现“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