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记者700元买到同事行踪”等情况,公安部已查明系相关单位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所为,3名涉案人员已抓捕归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负责人称,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新型犯罪,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泛滥程度令人不寒而栗。而互联网上体量巨大、相互交织的黑色产业与灰色产业,则使监管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据媒体调查,目前这些领域多处于无管理状态。与行踪诡异的犯罪分子、点多面广的案发态势相比,监管部门已显得势单力薄、应接不暇。因此,仿效“吹哨人制度”,将大量通晓技术、知晓内幕的业界人员和民间高手招募到反信息泄露和诈骗犯罪的旗下,让这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吹哨人”成为犯罪分子的噩梦,是当下“最不坏”的选择。 源自19世纪末期美国的“吹哨人”制度,就是知情人爆料并最高可从违规者罚金中提取30%奖金的制度。由于知情人往往又是内部人,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吹响哨声,对不遵纪守法的企业能起到“堡垒从内部攻破”的作用,可大幅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打击效率。“吹哨人”曾经给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成效卓著的颠覆性变革。与食品安全监管相似,信息泄露和诈骗犯罪中有太多的环节,监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与查处,比如房地产等企业用户信息动辄外泄,大型互联网企业数据库动辄沦陷,除了技术漏洞,更有“内鬼”作祟,没有知情人及时“吹哨”,就难以对那些违规企业和人员实施精准打击。 与增加执法人员和财政投入来加强监管的方式相比,市场化的“吹哨人”制度,其实质就是政府下放权力,吸引市民加入监管,政府省资源,公众获安全,违规者受惩罚,“吹哨人”得实惠,可谓多赢。“吹哨人”制度的关键词是重奖和保密,用立法的形式承诺提取高比例罚金奖励“吹哨人”,并严格保密,不妨尽快提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从宏观上看,“吹哨人”这一监管机制的创新,有望扭转目前骗子嚣张、监管乏力、市民无助的被动态势,使猫鼠博弈中鼠方长期占优的窘境发生逆转。防不胜防、疲于奔命的将不再是猫方。相反,那些作奸犯科的鼠辈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赏金猎人般的“吹哨人”盯上并告发,得到应有的惩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吹哨人”或是信息泄露和诈骗犯罪的终结者。当然,驱策“吹哨人”孜孜以求的源动力,除了丰厚的罚金提成、健全的法制保障,还有人性中的那份良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