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手机送分数”,老师的苦心学生该读懂
2016-09-12 19:40:23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存手机赢积分得奖品”,像极了“通信运营公司的促销宣传”。在让学生上交手机,换取积分和奖品的课堂营销中,分数和奖品成了用来交换的产品;而教师“摇身一变”有了“课堂营销员”的角色。大学生学习并非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才干。然而,情况还不是很坏。要是有学生连分数也看不上,那“存手机赢积分得奖品”的做法,也便落了空。 此种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老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也更多了。这似乎成了又一个值得高校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推广的“法宝”。它以平时成绩和奖品吸引学生,比课堂里挂起的“手机收纳袋”前进了一步,让学生课堂上自愿上交手机有了更直接的现实好处。它避免了老师课堂上怒摔“手机”情况的发生,处理问题更有预见性,方式更文明,更值得借鉴和推广。 另外,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里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由选课已经成了很多高校里的“习惯”。“教师挂牌上课”,增强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实现了教师的课时津贴与学生选课挂钩,倒逼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采用一些方式进行课堂营销,避免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互动少,学生上课“走过场”的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如此营销办法,要发生积极作用、落实下来,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必须在乎老师用于营销的产品——分数。如果有的学生视“课程成绩”为“粪土”,没有提高课程成绩的欲望,那么此种营销方式也会失了效,发挥不了作用。而对部分大学生来说,一直还有“60分万岁”的心理,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学生上交手机,如果心依然没有留在课堂,那么交与不交也就没有了什么分别。 其次,从课堂的方面来说,分数的背后是“知识和技能”,是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的有用性。如果老师的课堂真能学到知识和技能,那么课堂自然“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营销手段,学生也会主动放下手机,认真听课。老师上课越精彩,手机对学生的诱惑力越小,学生越不容易分心。所以从根源上讲,“课堂营销”对吸引学生有一定作用,但老师最重要的还是把课上好,增加课堂的“含金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总之,课堂里老师为了让学生放下手机,煞费苦心,祭出各种招数。希望“课堂营销”背后的苦心,学生能够读懂,在课堂上自觉自律;另外老师们还需怀有一颗“不知足”、“不自满”的心,不断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我想这样的努力,及其背后的坚持与真诚,学生们能够读懂。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