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赔付”为游客权益搭配“保险”
2016-08-08 18:18:17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
现实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权益保障和维护,却一直面临诸多隐忧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游客权益被侵害后,索赔的证据、流程等非常复杂,往往会让游客望而却步。正因为如此,福建省开展的“先行赔付”模式,一定程度上缩短和减少了维权程序,有助于净化旅游市场秩序。 众所周知,当前的“先行赔付”制度,在网络购物领域有所体现。比如,网络平台无法提供商家真实信息的,应当承担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同时,“先行赔付”制度也体现在广告发布领域。比如,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的,也应承担先行赔付责任。在旅游消费领域内,福建省出台“先行赔付”制度,由省级旅游理赔基金先行赔付给游客,无疑是有益创新和尝试。 不可否认,当前国家层面的立法中,并没有关于旅游纠纷“先行赔付”的规定。不过,福建省的规定,并不与法律的缺位相冲突,反而是对法律空白的有效补充。从这个方面来说,游客与旅行社、景区之间,其实正是建立了旅游合同关系,适用于《合同法》的调整。然而,依赖于《合同法》的调整,游客只能按照合同相对性原则,向旅行社、景区等主张权利。如此之下,维权途径可谓障碍重重、路途漫漫,而且常常会出现维权不能的尴尬,使游客处于弱势地位。 应该说,所谓的“先行赔付”制度,也并不是游客的所有诉求都会得到满足,只有诉求具有法律依据才能获得赔付。一方面,如此的规定,规避了一些游客的无理诉求,确保了合法性的前提和依据。另一方面,“先行赔付”之后,赔付部门可以另行向旅行社、景区等主张索赔权利,要求旅行社、景区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并没有弱化或消除赔偿义务主体的责任。由此,游客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责任主体也会受到惩罚,这无疑是一种可行性的做法。 净化旅游市场秩序,应以游客权益维护为中心,在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过程中,为游客权益搭配可靠的“保险”。唯有如此,游客才能在旅游后满意而归,旅游市场秩序才能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良,而旅游产业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
相关阅读:
- [ 08-08]旅游景区“火箭升A”之问
- [ 08-08]“厕所革命”严重滞后乃中国景区劣根性
- [ 07-21]争“夜郎”之名:同质化旅游规划应缓行
- [ 07-13]看旅游警察如何打击“天价餐”
- [ 07-11]你的举手之劳事关“厦门人民”形象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