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记忆碎片》海报 资料图片 中韩合作的悬疑犯罪电影《记忆碎片》因与好莱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电影同名,受到电影爱好者的关注。 从叙事结构复杂的《记忆碎片》到概念专业艰深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被誉为“新千年库布里克”的诺兰以创作“烧脑”影片见长,善于用叙事的奇谋与意识的诡谲引领观众展开“头脑风暴”。这种“烧脑”类型片对观众具有强大吸引力,一旦某部电影宣传使用“烧脑”字样,就像说“我的电影只有聪明人才看得懂”,仿佛给观众下了道战书,很多人为证明自己的脑力或希望发现创作者逻辑上的破绽去观看。中韩合拍版《记忆碎片》和诺兰的一样,采取复杂叙事结构,以与记忆有关的悬疑犯罪为题材——诺兰的电影讲述的是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子根据自己支离破碎的记忆拼凑出完整故事,找到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而中韩合作影片则由因掉到井里撞到脑袋而“断片儿”的大明担当核心人物,串联起七星公寓许多人的记忆片段,组接出一个人死亡的完整过程。与诺兰版不同的是,中韩合拍版虽然“烧”了脑,却没怎么“烧开”。创作者试图通过闪回和反转,不断颠覆观众对事情发展的原有认知,引发他们对真相的追寻。但是影片每次发生突发状况没一会儿,创作者就绷不住将原委和盘托出,观众还没怎么动脑迷团就解开了。影片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在结尾处道出的“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这是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所构想的探讨自卫主题的思想实验。两名遭遇船难的水手都想登上只能支撑一人的木板,后来者将已在船板上的水手推下水导致其溺亡,却没有被判谋杀罪。创作者试图用这个深奥概念总结《记忆碎片》中每个出场人物的行为模式。一个令人恨之入骨的人死了,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杀了他。面对尸体,有人准备逃之夭夭,有人欲杀人灭口,有人伪造自杀现场,有人欲埋尸毁灭证据……每个人都本能地争抢“船板”自救,引发观者对“人在自保时底线在哪里”这样人性命题的追问。然而,影片在诸多细节之处存在漏洞。比如大明等人为掩盖杀人罪行,光天化日用三轮车驮着装尸体的行李箱追汽车,未免太过高调;警察看到行李箱里装着巨款,竟轻易相信几个人所谓争遗产的谎话。这些经不起推敲的内容使“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的提出和悬疑气氛的营造显得有点故弄玄虚。 创作者还在悬疑类型框架下杂糅喜剧元素。与其他人紧张慌乱的状态不同,由李菁、何云伟两位相声演员饰演的两个配角操着方言,时不时地冒出来插科打诨,说个段子,表演个小品。就像紧张的篮球比赛中场休息时啦啦队的舞蹈,创作者的意图是想让情节张弛有度,缓解受众观影的紧张情绪,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然而,全片的笑点几乎都被分摊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削弱了应有的个性和叙事的功能。过多喜剧桥段的设置也喧宾夺主,破坏了悬疑故事的叙事节奏,冲淡了惊悚情节营造的紧张氛围。有影评人甚至发出了“悬疑+喜剧,特色还是妥协”的质疑。 其实,每种类型片都有固定的观众群体,如何在巩固既有观众基础上,吸引更多潜在观众走进电影院,成为很多电影创作者探索的课题。然而,正所谓众口难调,很多电影都希望在五花八门的电影观众欣赏口味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票房收益最大化,而不惜在原有的创作框架之下“融合”“穿插”“杂糅”悬疑、惊悚、喜剧、爱情诸多艺术形式和商业元素。尤其是喜剧,作为一种大众普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夏洛特烦恼》《煎饼侠》等喜剧电影获得票房成功,让更多电影创作者看到了喜剧元素背后蕴藏着的巨大市场号召力。于是,无论是青春片还是爱情片,武打片还是惊悚片,甚至魔幻大片,喜剧元素仿佛成了万金油,哪儿都可以抹,什么毛病都能治。然而,这种多种元素一锅烩的做法,其实难度更大,对操作者的技巧要求更高。如果稍微调不好味儿,火候掌握不好,就会一塌糊涂,破坏了影片的艺术特色和叙事逻辑,浪费了原有的好食材,非但得不到潜在观众的认可,反而伤了已有观众的心。可见,电影商业元素的添加必须以保证电影艺术质量为前提。一切从创作的需求出发,为提高电影作品的质量服务,只有越来越多本着这一创作原则生产出来的作品获得观众的掌声和市场的青睐,才能使中国电影产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