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模式代表的,是种粗暴、原始、功利性极强的教育方式,可它也是底层社会自发演化出来的一种自我拯救。每年高考前后,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都是媒体报道焦点。与其说人们关注毛坦厂学子的命运,不如说人们更关注毛坦厂中学折射出的高考形象和阶层形象。(6月6日《新京报》) 一年一度举世瞩目的高考大幕,已然按期拉开。每年高考前后,媒体都会掀起坊间一波抨击高考的舆论大潮。甚至连警方临时性交通措施确保考生到场、城市噪音特别管理确保考生睡眠休息,都会遭遇大量口水,“扰民”、“娇惯”的指责不绝于耳,却不反思自身对他人关系的冷漠,以及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今年的煽情显著见少,不过还是没有放过闻名遐迩的毛坦厂中学。 某报关于毛坦厂中学的新闻稿《高考仍是底层社会阶层逆袭不二之门》,被某门户网站转载时题目改为《毛坦厂为什么会把高考当成一种“宗教”》。转载文章修改题目,自然很正常,媒体追求的新闻看点、展示重点可以大不一样。不妨体味一番《毛坦厂为什么会把高考当成一种“宗教”》,与原题《高考仍是底层社会阶层逆袭不二之门》的看点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原题更能反映高考现状背后的客观原因,而“宗教”一说更显得为夺眼球而刻意煽情。 “宗教”说者,或许会振振有词。新闻中有一句“宗教仪式般的送考架势”,描述了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阵势中不乏讨吉利的“规矩”。比如头车尾号是666,司机属马,播放《好日子》《好运来》《旗开得胜》三首歌曲。其实与网络上披露的“送考母亲穿旗袍(旗开得胜),父亲穿马褂(马到成功),考生吃粽子(高中)”一样,根本算不上“宗教”,连迷信也算不上,只是讨个吉利口彩而已。谁都知道高考主要靠实力,运气是非常次要的因素。图吉利讨口彩,只是表达“运气要好”的希望而已。 有朋友说,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场面确实是悲壮。我要说,如果连这样的场面也消失了,那么对于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新生一代来说,就会悲惨得让人绝望的。因为我曾经深深陷入那种刻骨铭心的绝望,那就是你没有权利和资格参加高考。换言之,你永远没有机会向上一个阶层流动,只能去建筑工地搬砖,或是黄土里刨食。当高考大门对所有阶层的子弟开放后,有什么不值得欢欣鼓舞的?该文提了一个残忍的问题:毛坦厂中学的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会怎样?我想提一个更加残忍的问题:若没有高考,毛坦厂中学学生的命运又会怎样? 今日某报文章《考试制度的完善堪称“天下难事”》强调“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可谓一语中的。三公应是人所皆知的事,却常常被某些拥有话语权的精英人物所忘却。高考制度千不好,万不好,却有一好遮百丑,那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对公平。或有人讲,应当注重素质,注重道德,注重能力。这当然是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正确”,然而在拿不出令人信服并经实践检验能保障公道公平公正的“素质、道德、能力”评价办法之前,先收起你那一套。很显然,这种评价弹性很大,评价者自由裁量权很大,道德风险很大,三公荡然无存的可能性很大。包括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的丑闻都已足够说明。 有句名言,叫“不破不立”。其目的是立,破只是立的手段。破而不立,是很可怕的事情,想必大家深有体会。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立比破更重要。破而不立,公平湮灭。立有原则,那就是保住公平的底线,呵护公平的绿洲。对于高考制度,少些煽情,多些衷情;少些斥责,多些担责;少些怨言,多些建言;少些批判,多些研判。 |
相关阅读:
- [ 06-06]高考仍是底层社会阶层逆袭不二之门
- [ 06-06]高考,一场进入社会的成人礼
- [ 06-06]高考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 [ 06-03]“高考保姆”不是助考良药
- [ 06-01]“高考经济”别让高考心理跑偏
- [ 06-01]中高考过后,希望能宁静依旧
- [ 05-31]给高考降温才能让撕书退场
- [ 05-30]杜绝撕书,高考宣泄禁不如疏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