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搞文创不是把文化人赶“下海”

2016-05-31 07:02:22 李六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国家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很丰厚,目前馆藏文物达到了133万余件(套)。面对如此宝库,如何梳理文物资源,如何开发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让博物馆的宝贝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不仅是摆在国博面前的课题,也是摆在所有博物馆面前的课题。

经过4年半的摸索,国博探索出开发文创的基本模式,那就是专家团队把文物研究好、研究透;设计师根据文物的原型、素材,设计文创产品;有了产品,我们找商家合作、打样,然后做质检,最后量产,在我们自己的柜台上销售。

博物馆按这种传统模式做文创,往往会遇到政策、人才、设计、投资、营销、品牌等方面的瓶颈,只靠文化机构“单打独斗”是很难解决的。虽然国博每年有760万名观众,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仍有巨大的潜在观众。为挖掘文创市场,我们选择同电商企业深度合作。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依托国博各类展览,如“古代中国”“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等,挖掘展览和展品的内在故事、历史脉络及社会看点,并结合春节、寒暑假、国庆等节点,推出新品、专题产品等。旗舰店的上线使得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市场,突破了销售瓶颈。

企业拥有设计、投资、营销优势资源,国家博物馆的优势是丰富的馆藏IP资源。博物馆或者文化机构的IP资源是什么?一是专家团队对于馆藏的研究成果;第二是专业人员用专业设备从文物藏品上采集的信息,不管是高清图片还是三维扫描数据,都成为博物馆文创版权的构成;第三是博物馆文创的品牌,无论是“国博衍艺”,还是“文创中国”,都享誉海内外。

最好的IP资源就应该跟最好的产业资源对接,这是我们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理解。发展文化产业,绝对不是让文化人下海经商办企业、搞产业,而是让文化人来梳理文化资源,把最好的文化资源同最好的产业资源强强联合,实现共赢,这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出路。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本报记者王珏采访整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