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看待杨绛先生
2016-05-30 10:54: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来,每当文化老人去世,公众都产生强烈的怀念。也有些社会老人的新闻,不时伴生一些非理性的声音。如“老人变坏”、“坏人变老”,或视老年人为社会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近日针对全国老龄事业发表的讲话很有针对性。他说: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5月29日新华社) 以105岁高龄刚刚辞世的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在受到全社会深情缅怀与祭奠的同时,网上就涌出另一种声音,称她“心安理得地写自己的岁月静好”,说她自保和利己,未能像巴金一样反思与批判,并拔出一些历史细节说事,大有升级为道德审判之势。老人尸骨未寒,就诽语纷飞,让有良知的人心里有一股彻骨之寒。 杨绛先生一辈子低调内敛。进入老年后,当别的作家停笔颐养天年,她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著书,对历史和人生进行记录和思考。一个著作等身,堪称“下半辈子比上半辈子精彩”的老人,拒绝名利,没有一本书通过炒作获取读者。她生活极简,却一心向善,捐资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贫困学子学习。她以老迈之身侍候病床上的女儿与丈夫。在悲情的日子里用笔深情地重建对逝去亲人的爱。她以超然之心孤身打扫“我们仨”的战场,整理钱钟书遗稿,把有价值的书画文献捐给国家。她连自己身后的讣告都提前写好,将后事从简嘱托于人。如果说不愿被别人打扰是老人“小小的自我”,那么更多的是老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静静地去,从容地走,对这样深明大义从心所欲的老人进行苛责,我们于心何忍。 中国已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国家正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一个健康文明的老龄社会,最终离不开有素质、有作为、充满正能量的老年人。杨绛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样本。除了文学创造不可复制,老人的品质和精神都值得学习。她以隐忍宽恕的方式关注社会,不生气;以不争平和的态度待人处事,不添乱;以担当的精神打理好个人和家庭的事,不给社会和别人添麻烦。对此,我们不必拔高,但也不能曲解和诋毁。 杨绛先生在她进入高龄之后才得到社会较多关注。但老人愈老愈清醒,她一直称自己是个业余作者,是个平凡的人,“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就杨绛先生而言,对其作品和文学建树,应该可以探讨得失与长短。但一个人放弃斗士而选择智者的生存和处事方式不应该被诟病。如果有人性人格的瑕疵,可以不否认、不掩饰,但后人应该包容理解。常言道,人一生要通过两年学会说话,却要一辈子学会闭嘴。在杨绛先生入土为安时理当要慎言,给生前誓言“不屑争”的老人一份尊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应有态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