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最新原创> 正文

农村“攀比”买轿车,何错之有?

2016-02-17 11:04:43谢伟锋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记者春节期间在鄂西山区采访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大批“有车族”。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儿,然而据一些村干部介绍,不少农村“有车族”其实负债累累,买辆小轿车并非因为生活富足,而是出于相互攀比“争脸面”。(2月16日 新华网)

汽车开始在农村热销,和城市的保有量日趋饱和,以及农村需求潜力逐渐被深挖有关。尤其是在规定排量能够享受购置税和燃油价格持续低迷的语境下,富裕起来的农民则更加有了买汽车的底气。

然而,还有一些情况,就是有些农民并没有生活富足,但他们却购买了汽车,而且“买车的钱都是东扯西拉凑的”。有媒体看到这种情况,认为这就是一种攀比,是在争脸皮。咋一看,确实如此,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这不是攀比是什么?然而,仔细一想,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购买汽车的前提就一定是要“生活富足”吗?这不一定吧。城里人购买汽车,应该算是富足的,但情况是很多人购买汽车都需要按揭贷款。而4S店也深谙此道,基本上都有金融服务来帮扶。当然,没有一次性付车款,或许和生活富足没直接联系,但至少证明用“明天的钱来买今天的车”并不鲜见。而很多农民无法提供正式工作单位证明,走不了金融服务的通道,也就只能“东拼西凑”的来付车款。这其实是一个性质和语境。但城里人借钱,就是赶时髦,农村人借钱,就是攀比,这显然有失公允。

如果不靠借钱,等到手中积蓄足够了再购买汽车,这就应该是“量入为出”,也就不算攀比了。但农民却很可能不干,这倒和攀比没什么关系。因为,农村的交通工具匮乏,极大地缩短了农民的社交半径,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很可能就丧失了创业致富的好机会。而一部轿车,不仅拉风,还能够真正的让自己“走出去”,从而博取更多的赚钱良机。因此,超前汽车消费这笔账,农民算的很清楚。

但为什么会有“攀比”的看法呢?倒不是城乡的二元割裂导致的,而是农村的基础建设没跟上来。很多坑坑洼洼的道路,让轿车是无用武之地。那些买了轿车的农民,也就让人产生这是冲动消费的结果。其实,农民自己是有苦说不出。

不管是城市和农村,居住其中的人群,他们的财富积累起来,都是不容易。而购买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也绝非“争脸面”“拍脑袋”那么简单。我们看到市场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乐见农村消费眼光的水涨船高。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让这种“攀比”越来越盛。如此,“走出去”的农民,才会带动更多的生产要素。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