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央层面出台了多项措施简政放权,实行普遍降费,但在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却大幅增加,居高不下。财政部财科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公共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明显上升,“税不够、费来凑”的现象值得警惕。 根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增幅进一步放缓至8.4%,同口径增长仅5.8%,低于年初预算目标,增速创下1988年以来最低。与此同时,民生领域支出增长较快与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税不够、费来凑”的现象。 任何一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都依赖于税收。税收占比是否合理,也可以反映出多方面的问题,比如经济运行是否健康,财政收入结构是否合理,法治化处于何种水平,企业负担是否正常等。可以说,如果非税收入增长越快占比越高,带来的问题就会越多。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艰难转型的关口,非税收入过快增长,不但蚕食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的改革红利,也让转型中的企业更加痛苦,最终会转移到消费环节——增加消费成本。“税不够、费来凑”既影响促转型、稳增长,也会增加公众和企业负担,因为存在乱收费现象,还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财政部专家提醒有关方面警惕“税不够、费来凑”十分必要。不过,在警惕之余,更值得深刻思考的是,这种乱象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拿什么来预防和治理? “税不够、费来凑”的现象与财政收入指标化有关。每个地方政府在年初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公布当年的财政收入目标,然后各地政府把财政收入指标层层向下压。而且,很多地方财政收入搞排名,如此一来,各级政府就会“压力山大”,在税收完不成指标要求的情况下,难免就会通过各种收费来增加收入。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对财政收入设定指标很有必要,但设定指标过高,再与政绩挂钩,等于是在鼓励基层乱收费。由于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都存在不确定性,各地政府就应对当年财政收入指标进行科学论证,最好设置一个合理区间。 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税不够、费来凑”的现象。由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就存在矛盾,尽管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财税体制改革滞后,问题仍未能解决,因此必须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平衡地方财权与事权。 消除“税不够、费来凑”,还应做好完善制度、约束收费权工作。多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清理收费项目,但到今天收费项目仍然偏多,有必要把一些收费项目下决心砍掉,或者“费改税”。当然,有些税种还没有纳入国家法律,存在预征税等乱象,在清理收费的同时,也要治理不合理征税,减轻企业与个人负担。(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