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福州新闻网 随着城镇化加快和外出务工农民人数的增加,农村小学教育成为了教育短板的一块新短板,生源锐减和师资力量薄弱是突出表征。杨玲梅工作的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点。杨铃梅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上的教师,很多时候也是孩子们生活上的“母亲”,她也为此“感到很幸福”。杨玲梅是时代变迁下的农村教育的坚守者,以教学水平和资历本可调到中心小学的她却毅然选择留下,奉献精神值得褒扬。然而,个人奉献只关乎敬业与爱心,并不能解决农村小学教育中的所有问题。 一方面,师资队伍的明显薄弱。单人校是一师一校,“工作在20年以上、45—55岁的老教师就成了特殊教学点的‘顶梁柱’”。中部某省统计部门去年发布的一项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专项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印证这个状况:超过45%的农村小学教师仅有大专文化程度,占据主流,且呈现出年轻人偏少、女教师居多的特点,近四成的农村小学教师同时带三门及三门以上的课程,专职一门课程的代课教师比例不足14%。 加之,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多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或者是父母为半文盲,家庭、家长很难承担起学生课余应有的教育责任。客观上教师须为全能型教师,这就对其综合教学素养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既要上好课,还要照顾学生生活,无疑对其参加相关教师培训,通过研修等途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明显的牵制,很难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更制约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开设,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整体教育教学质效的提升。有文章指出,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小学生娱乐方式基本上是在校园里打闹,或者是在地上打弹珠等,这也增加了农村小学生的安全隐患。而且,有限的教学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利用率较低的现象。 补长农村小学教育短板,特别是“单人校”的薄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此方面,福建正在加快作为。福建省教育厅今年初要求,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在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继续保留在校生数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对于在校生数小于100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福建将通过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促进这类学校从“小而差”向“小而优”转化,以稳定区域内生源。期待这些纸上教育“良政”尽快兑现为教育“善治”。 |
相关阅读:
- [ 01-28]学院频繁更名暴露教育产业化弊端
- [ 01-27]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
- [ 01-25]教育国际化该如何“化”
- [ 01-25]谈谈朋友圈拉票与教育
- [ 01-21]情感教育不仅是“青春无悔”
- [ 01-20]不是所有教育问题都必然成为“大众痰盂”
- [ 01-19]解决乡村教育,梦想托付给社会
- [ 01-19]助学金“拍照事件”,给教育打上冷漠的印记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