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照片是消费底线的“砸脚游戏”
2016-01-27 14:59: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1月26日,微信朋友圈推出“红包照片”功能,好友需要支付红包才能查看朋友圈照片、点赞或评论。“红包照片”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引起广泛热议。有网友随即表示,“现如今,想看清一个人还是得靠钱”。不过,随后微信立即取消了该功能,关于此事,腾讯官方回应:“红包照片”仅在昨天限时公测,发布的红包照片也将在当日24点被删除。据官方回应,此功能除夕夜将再次开放。(1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 微信“红包照片”功能的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模糊技术”处理的手法,让人在好奇之下去打赏。一时间,朋友圈中不断出现着各种“马赛克”式的图片,事态的发展也出乎意外:先是略带善意的小众化引诱,然后就是夹杂色诱式的恶意套现,为了红包一些人也是“蛮拼的”。当各种不雅照片不断袭来,有涉黄之虞的微信新产品,也就只好面临着“短命的结局”。 匆忙下线源于雅照片的“红包诱引”,让整个朋友圈出现了涉黄的风险,一些公安机构在微博上的提醒,自然让平台方有所顾忌,再加上这种未经付费都看不到的图片,平台方自己也无法在事前进行预警。朋友圈如果被全面视觉污染,并出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苗头和可能,那么平台将应为此承担连带责任。因为从某种意义讲,恰是这种被雾霾的技术功能出炉,为“不法诱取红包”而提供了便利。 从舆情来看,被相关方盛赞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多少人抱以好感。相反,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的“杀熟行为”,已让很多人对其安全性、道德性和合法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平台方在推出相关功能之时,如何做好自身的把关,表面上是一个技术应对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的边界问题。否则就可能透支朋友圈的信任,让红利的功利作用污染整个朋友圈的生态。 正如有人指出,所谓的微产品、微创新,除了插科打诨骗哄朋友打点零钱到自己账上,换取要红包者短暂的快感与兴奋,以及由此激发的互相效仿之外,究其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正向价值,又到底愉悦了用户什么?犹记得, 1月10日,“微信的故事” 微信公开课PRO版活动上线测试,但迅速就产生了“是病毒”的谣言,谣言产生两小时内,有数百万用户开始解绑微信支付关联的银行卡,并在微信提现。 微信故事成病毒,红包照片又涉黄,共同的结局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朋友圈中也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在移动支付方兴未艾的当下,市场的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进行技术创新以更加新奇的产品吸引受众,确实也极为必要。不过,这种创新应当以方便受众为最高标准,同时应严格恪守道德边界,预防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否则就可能在无法控制安全性的基础上,让诸如“照片红包”之类的游戏,最后变成一种损人不利己的“砸脚游戏”。 发红包的本意是表示祝愿、祝贺,属于朋友圈中真诚的情感表达,若是变成了要红包、骗红包,并给朋友圈带来污染,显然会事与愿违,最终让人兴味索然。朋友圈的熟人效应,更应恪守最基本的边界,否则其可能让谣言或者不雅照片,像病毒一样疯传。时下,随着微商中假货式的“杀熟”,红包游戏的“诱骗化”,朋友圈中已越来越有被污染化之势,群体间的信任也在不断降低。很显然,“照片红包”是这种信任式消费的极端化,也是相关平台方剑走偏锋的强烈预警。 不过,诸多事实证明,若是平台方未能给予技术性控制,并最大化彰显和体现道德性,那么就可能被市场和法律双重抛弃。有竞争意识和应对行为,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当然值得肯定,不过若心思与动作都完全走形,那么最终就难免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