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西岸时评>时政观察> 正文

节日慰问如何“问”出实效

2016-01-26 09:55:36阮若水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责任编辑:孙劲贞我来说两句

新春将近,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访贫问苦的送温暖活动。这既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举措。开展这些活动的初衷,是要让广大困难群众能过一个安稳年,并从细微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然而,在一些地方,“走秀式慰问”“应景式慰问”现象依然存在。

比如,在一些走访慰问活动中,有的领导干部一开口就是空话、套话、大话,让群众听起来既别扭又费解;有的领导干部坐不住“冷板凳”,喝不下“大碗茶”,走访慰问活动草草收场;还有领导干部嫌累怕远,只挑几户“典型”去一下,完成任务了事;甚至有领导干部纯粹是走过场,带着记者拍完照片就拍屁股走人。

走访慰问,前提是“走”和“访”。只有敲开群众之门,走进群众家里,摸一摸群众的衣被,揭一揭群众的锅盖,尝一尝群众的饭菜,才能掌握真实情况,了解真实困难,摸清群众冷暖实情。如果不能真正地深入基层,靠逐级上报的材料、过去的经验甚至个人推断来做决策,必然会远离实际,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走访慰问,关键在“慰”和“问”。在访贫问苦的过程中,既要让慰问对象得到物质层面的慰藉,还要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问”,打开困难群众的心扉,真诚聆听群众诉求,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下基层,才能让走访慰问活动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但愿苍生俱饱暖,细微之处见真情。访贫问苦的工作,不仅要“实”,更要创新。地方领导干部对与生活困难群众的关怀慰问,不能只停留在送油、送米、送慰问金的“老三样”上。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不同诉求,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扶贫”,施之以策,授之以渔,改变“输血式”扶贫慰问的旧模式。

当然,走访慰问不是扶贫工作的全部。想办法恢复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才能走出“节日慰问暂时脱贫,节后冷清继续贫困”的循环。为此,各地要在平时把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解决好,把鳏寡孤独老人的生活保障好,把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安排好,把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措施筹划好,把精准扶贫的攻坚计划拟制好。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上,最能检验“三严三实”的落实情况。只有真情满怀地体察民情,真心实意地为民排忧,节日慰问才能“慰”出感情,“问”出实效,慰问活动才能真正温暖人心。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