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延烧多日的“万科股权危机”自进入本周后,并未等来王石上周五表示的“下周一见”。进入本周后,“万科股权危机”出现软着陆的迹象开始有所显现。(相关报道见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最值得人们细细玩味的迹象有二: 其一,昨天早晨,正在拜访瑞士信贷的王石在演讲时否定了外界关于“安邦与宝能已达成‘一致人’关系”的猜测。截至昨晚,就王石的“否定说”,安邦并未予以否认。 其二,王石发表“否定说”之后,万科集团首次出面公开回应“万科股权危机”。回应文稿中最核心的要旨有两条:一是“如果宝能系控制万科,我们没有信心说服它不改变万科的文化和经营风格。”;二是“我们双方都是深圳企业,如果因内斗而两败俱伤,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捍卫的只是万科的文化,针对的只是宝能系……” 上述两个迹象不是彼此独立的,其二是其一的合理延展。万科集团的回应使王石的身段明显变得更加柔软而富有弹性。更高明的是,万科集团将宝能与保险资本和潮汕商帮作了颇有内涵的“区隔”。 同样不该被人们忽视的是,从本周一始,宝能始终颇为意外地选择了低调乃至沉默。从周一到昨晚,围绕“万科股权危机”的所有真假难辨之报道,宝能皆未作出直接回应或申辩。 由此看出:王石明显“放低身段”却依然柔中带刚是一种行为理性,宝能选择沉默也是一种行为理性。倘若双方继续“硬扛”,最大的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而且,姚之伤注定会大于王之伤。 观察“万科股权危机”,不能用单纯的市场逻辑和资本并购规则作为判断工具。事实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大体量的资本并购个案,均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环境而随心所欲。这个世界上,纯粹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和纯粹的资本并购,从来就没有真实出现过。 宝能“蛇吞象”式的咄咄逼人,虽符合潮汕商帮的行事风格,而且宝能及前海人寿皆拍胸脯保证资金来源完全合法,但对外界而言,其资金来源及是否真很“干净”,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核心疑惑。尽管大多数人并没对“万姚之争”谁是谁非直接站队发声,但绝不代表没有想法和立场。 针对“万科危机”,证监会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市场主体之间收购、被收购的行为属于市场化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管部门不会干涉”的官方立场。有舆论把证监会的立场曲解为官方将置身事外。其实,证监会的不干涉以“合法合规”作为根本前提,自身回话余地极大。倘若宝能的并购资金存有“瑕疵”,不但证监会必管无疑,保监会、银监会乃至其他相关部门也不可能不闻不问。截至昨晚,就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是否已盯上“王姚之争”,并没见消息披露,但万科和宝能的核心高层却一定“心知肚明”。 尽管许多购房者抱怨万科楼盘价格太高,但只要资金条件允许,人们还是愿意把万科作为购房首选。如是消费理性,不但源自于万科是全球房地产界商业信用最佳的上市公司,而且还因为万科是全球地产界专心致志耕耘实业的一大典范。读一读前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翻一翻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文本,万科之经营理念、战略和坚守,与中央的期待和价值立场高度契合。 通过去杠杆化防控金融风险乃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之一。具体到万科这样的优质民营上市公司,政策正为鼓励公司创业者、管理团队、非投机性社会资本增持公司股份创造条件,以确保优质民营上市公司能一心一意继续做大做强实业。如此政策取向之变,在观察“万科危机”的走向时,可不能不予理会。毕竟,健康可持续的中国经济,是广大实业家干出来的,决不是资本玩家“玩”出来的。 今年开春后,由于监管层对资本市场场外配资尤其是高杠杆投机反应过慢、态度优柔寡断,终在初夏时节酿成一波凶悍的震荡,令股民、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集体受损。眼下中国股市尚在重新恢复元气,资本市场去杠杆化适才刚刚铺开,若监管当局对资本玩家们利用高杠杆资金收购蓝筹股和权重股的行为依然放任自流,其带来的负面示范效应,会比好不易才被平息的股市震荡更可怕。这就是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必须遵循的最大现实法则。 人们乐见“万科危机”出现软着陆迹象,与其说这是万科与宝能行为理性回归的开始,不如说这是资本市场必须遵循的最大现实法则正在悄然发挥作用。 |
相关阅读:
- [ 12-24]万科控制权争夺战将走向何方
- [ 12-22]万科之争:“教父”们的产权痛点
- [ 12-21]万科能否让收购者吞下“毒丸”
- [ 12-21]万科股权弈局能否结出多赢善果
- [ 12-19]万科股权战,资本博弈应超越情怀纷争
- [ 08-28]淘宝万科联手卖房折射啥
- [ 03-28]万科“精装不精”是在自毁品牌
- [ 03-27]戳破万科装修“质量门”那层纸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