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度优化和政策完善,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让我们的城市回归宜居属性,并且越来越宜居,这才是我们今天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目的。】 时隔37年,中央重启城市工作会议。而这次会议的名称更有明显的变化——1978年叫“全国城市工作会议”,这一次则升格成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既然叫“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规格更高自不待言,七位常委全体出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本月20至21日在京召开的这次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际上为此次城市工作会议确定了一个基调:以人为本。 当然,以人为本做好城市工作,绝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这方面,会议有不少重点涉及: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我以为,尤其是这个“宜居性”,道破了现代城市的根本属性。从历史来看,不宜居的城市终归是要败落乃至毁灭的,不管它们曾经多么辉煌宏大,比如沙漠中那些失落的古代城郭,就曾是人类历史上某些伟大文明的承载体。 现在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完善,人口越来越密集,资源越来越集中。这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机会及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难以忍受的不便与烦恼。所谓城市病,即是指城市由于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又处置不当所形成的种种弊端。这其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宜居性丧失。 不宜居的表现,首先是环境污染,然后是交通不畅,再就是住房困难,还有就业、上学、看病、安全、娱乐、休闲等等方面的不便、不能、不爽。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或城市表现有别、侧重不一、症状多样,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比如,雾霾锁城高楼消失,道路拥堵变身停车场,安全事故突然袭来,“重面子轻里子”让市民屡屡“看海”……这哪里是城市的模样,都跟电影里的末日景象差不多了,又何谈“宜居”? 也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做好城市工作,就是要顺乎自然、科学规划、改善生态、统筹管理,使城市真正成为人们自由聚合的风水宝地,而不是束缚自身发展的物化躯壳。一句话,通过制度优化和政策完善,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让我们的城市回归宜居属性,并且越来越宜居,这才是我们今天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目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朱达志 |
相关阅读:
- [ 12-23]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 12-23]让城市和谐宜居更美好
- [ 12-23]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
- [ 12-23]城市发展要回归到“人”
- [ 12-21]音乐节也是城市竞争力
- [ 12-18]人的安定与活力决定城市未来
- [ 12-17]公交配“导厕图”是城市文明试纸
- [ 12-17]关注城市里的时代遗弃者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